A | A | A

第73章 高原天路(建兴二十五年秋,公元247年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开局穿越诸葛亮打造华夏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V3YL/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开局穿越诸葛亮打造华夏帝国

世界的屋脊,青藏高原。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子般刮过苍茫的群山,稀薄的空气令人呼吸维艰。然而,在这片被视为生命禁区的绝域,一条奇迹般的“天路”,正以惊人的韧性,一寸寸地向着拉萨河谷(此时尚未有拉萨城,为吐蕃部落聚集地)延伸。

李冰裹着厚厚的皮裘,脸上布满风霜刻痕,嘴唇因缺氧而泛着紫绀,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他站在一处刚刚用水泥加固、跨越了深涧的宏伟拱桥桥头,望着脚下如同细线般的河流和远处云雾中若隐若现的雪山,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大人!前方三十里,‘鹰嘴崖’隧道即将贯通!最后一爆的药室己埋设完毕!”一名工头顶着风雪,兴奋地跑来汇报。

“好!”李冰声音沙哑却有力,“通知下去,爆破之时,全员撤离至安全区!不得有误!”

“是!”

这条“羌藏茶马新道”的修建,堪称与天争命。高寒缺氧、暴风雪、塌方、泥石流…无数困难夺去了数百名工匠和民夫的生命。但帝国的意志和格物院的技术,结合“以工代赈”的策略,硬是克服了这一切。水泥的应用至关重要,它使得在冻土和岩壁上构筑坚固的路基、桥梁、护坡成为可能。定向爆破技术(黑火药)则大大加快了开凿隧道的速度。

更重要的是,李冰成功地运用了“茶马贸易”和“医疗援助”这两把软刀子。之前派往唐旄部落的大型商队和医疗队取得了巨大成功。充足的盐茶、治病的良药、以及汉人表现出来的诚意和强大(筑路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威慑),彻底软化了大头人的态度。唐旄部落不仅不再袭扰,反而主动派出向导和劳力参与筑路,以换取更多的贸易优惠和医疗资源。其他部落闻风效仿,从阻挠者变成了参与者。

此刻,筑路工地上,汉人工匠、羌人雇工、吐蕃各部落民夫混杂在一起,冒着严寒共同劳作。号子声、铁器敲击声、爆破的闷响声(在远处山谷回荡),交织成一曲征服天堑的壮歌。沿途,每隔五十里,便设立一个综合性的“驿站”——集兵站、仓库、邮驿、惠民药局、初级学堂(教授汉文和算术)于一体,如同一个个坚实的据点,不仅保障道路畅通,更将帝国的文化和影响力不断播撒出去。

“报——!”一匹快马沿着新修好的路段疾驰而来,信使滚鞍下马,呈上一封书信,“大人!洛阳丞相府急件!”

李冰接过信,走到避风处拆开。信是诸葛亮亲自批示,内容除了对高原天路进展的嘉许,更提出了新的战略指示:“…路通之日,非仅商队往来之时,更为王化西被之始。着李冰,于逻些(拉萨)河谷择险要处,筹建‘吐蕃都护府’雏形。以驿站为基,广纳吐蕃各部子弟入学、习医、从军。授以农具(改良青稞种)、工匠,教其筑屋、纺织、兴修水利。以医道惠民,以贸易富其民,以文化渐其俗。潜移默化,使其心向汉,则高原永固,可为将来经略天竺(印度)之基…”

李冰深吸一口冰凉的空气,将书信小心收好。他明白,丞相的目光早己超越了这条路的本身,投向了更遥远的未来。这条用汗水、鲜血、水泥和茶砖铺就的“天路”,终将成为帝国融入世界屋脊、并通向更南方大陆的主动脉。他转身,望向那条在苍茫群山中倔强前行的灰色细线,眼中充满了坚定的光芒。



    (http://www.220book.com/book/V3Y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开局穿越诸葛亮打造华夏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V3Y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