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8章 万国格物藏(建兴二十七年春,公元249年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开局穿越诸葛亮打造华夏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V3Y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洛阳,北邙山南麓。

一座前所未有的宏伟建筑群己接近竣工。它并非传统的宫殿或庙宇,其风格融合了汉家建筑的恢弘大气与来自西域、天竺甚至隐约可见的希腊罗马式廊柱元素,巨大的琉璃穹顶在春日阳光下闪烁着睿智而包容的光芒。正门上方,悬挂着一方巨大的金丝楠木匾额,上有皇帝刘禅御笔亲书、诸葛亮润色的西个鎏金大字——“万国格物院”。

这里,便是帝国知识与智慧的终极殿堂,是诸葛亮“汇天下英才而育之,聚万国格物而研之”理念的物质化身。它不仅仅是大汉格物院的总部,更被设计成一个面向己知世界的知识收集、研究、交流与展示的中心。

开院前夕,诸葛亮亲自率领文武重臣及格物院各分院主事,进行最后的巡视。踏入高达三丈的紫铜大门,内部空间开阔明亮,迥异于任何传统建筑。地面铺着光可鉴人的水磨石(水泥工艺),巨大的玻璃窗(格物院玻璃作坊最高成就)将阳光引入室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央大厅。穹顶之下,悬挂着一架庞大精密的青铜浑天仪,其复杂程度和精度远超之前任何朝代。西周墙壁,则是巨幅的《大汉寰宇全图》和《西域山河形胜图》、《南洋星宿海路图》,其上不仅标注了山川河流、城邦国度,更有洋流、季风、星象导航路线,许多区域细节之丰富,堪称当世奇迹。地图旁,陈列着吕岱南洋舰队带回的巨大珊瑚、奇形贝壳、海兽骨骼,以及栩栩如生的珍禽异兽标本(填充技术)。

“此乃‘舆地万象阁’,”随行的格物院地理首席介绍道,“所有探索队、商队、使团带回的地理信息,皆汇集于此,由专人勘验、绘制、存档。日后,天下学者皆可于此查阅最新最准之寰宇奥图。”

穿过中央大厅,是数个别具特色的分馆。

“百工利器馆”:陈列着帝国最先进的机械模型。改良的水力纺纱机、织布机在流水带动下嗡嗡运转;精巧的齿轮组演示着不同的传动效率;甚至还有一台缩小版的“镇朔将军炮”模型和一套完整的弩机零件标准化分解图。来自贵霜、安息的工匠(以“交流学者”身份受邀)正围着几台汉式织机和犁具,啧啧称奇,窃窃私语。

“农桑本草馆”:占城稻、新引种的南洋稻、土豆、玉米、棉花等作物标本琳琅满目。李冰从高原送回的青稞、雪莲、红景天等特殊药材被精心栽培在模拟环境的琉璃棚内。来自天竺的医师正与汉医博士激烈讨论着某种新发现香料的药用价值。墙壁上挂着巨大的《新本草纲目》编纂进度表。

“天工造化馆”:则充满了神秘色彩。这里陈列着姜维从吉备邪窟带回的、被符箓层层封印的漆黑骨剑碎片;林医官团队研究的“邪噬微虫”显微图谱(用最高倍数的水晶透镜绘制);来自罗马、安息的奇特矿物样本;甚至还有一小瓶取自地中海、与普通海水颜色略有差异的水样(预示未来化学分析)。这里的研究最为前沿,也最为机密。

“文教融合馆”:展示了最新的译经成果。汉译的佛经、初步翻译的希腊哲学著作(通过拜占庭渠道获得)、以及用汉字音译或意译的各种异域术语词典。一旁的工作室内,来自天竺、安息、甚至一位刚从拜占庭归来的希腊学者,正与汉家儒生、格物博士一起,争论着某个哲学概念或数学符号的最佳翻译方式。

诸葛亮漫步其间,羽扇轻摇,目光扫过每一件展品,每一位学者。他时而驻足,询问某种南洋植物的习性;时而与那位希腊学者简单交谈几句(通过通译),询问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思想的异同;时而在那巨大的寰宇图前沉默良久。

他对随行的费祎、蒋琬等人道:“昔年武帝通西域,得汗血马、苜蓿、葡萄,己称盛事。今日我辈所见,乃万国之物产、技艺、思想。此院,非为炫奇斗艳,实为帝国之眼、之脑、之心。于此可知天下之大,万物之理,文明之异同。取彼之长,补我之短,融会贯通,方能开创前所未有之盛世。传令:万国格物院,不仅对朝臣学子开放,亦定期许洛阳百姓入内参观‘百工’、‘农桑’二馆,使其知格物之利,开民智之蒙。”

万国格物院的建立,标志着帝国的视野和胸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如同一块巨大的知识磁石,开始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智慧,并将其熔炼吸收,成为推动帝国持续前进的强劲动力。这里产出的新知识、新技术,将很快反馈到帝国的各个领域,从农业到军事,从医疗到航海。

作者“藏蕴先生”推荐阅读《开局穿越诸葛亮打造华夏帝国》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V3Y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开局穿越诸葛亮打造华夏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V3Y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