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屿的晨雾总带着咸涩的海味。陈淼淼蹲在码头石阶上,指尖划过贝壳风铃——这是她刚从渔市淘来的,贝壳内侧刻着模糊的星图,据说是三百年前领航者留下的信物。
“再不走就赶不上雾船了。”钱沐站在船头,腰间的铜制怀表滴答作响。这枚怀表是雾屿信使的信物,表盘里嵌着块月光石,能在浓雾中指引方向。她们要去黑雾弥漫的西岛,带回传说中能治愈“遗忘症”的银叶花。
徐呓靠在船舷上,手指转着支黄铜短笛。这笛子能吹出安抚海怪的调子,是她从歌者行会换来的。“听说西岛的雾会偷记忆,”她吹了个轻快的音符,“要是忘了自己是谁,就听我吹笛,我记着咱们每个人的样子。”
宋清凝抱着只木雕狐狸,狐狸眼睛是用深海琉璃做的,在雾里泛着微光。“这是我祖父雕的,”她轻轻抚摸狐狸耳朵,“据说能驱散低级雾灵。”她从帆布包里掏出几张符咒,“还有这个,遇袭时贴在船上就行。”
张允摊开羊皮地图,上面用朱砂标着三条航线。“北线有漩涡,中线雾浓度最高,南线……”她指尖点在地图边缘,“这里标着‘银叶花栖息地’,但需要解开潮汐密码。”她从怀表链上解下枚铜钥匙,“这是从图书馆古籍里找到的,能打开潮汐钟。”
沈清禾检查着船桨上的符文,这些符文能让船在雾中加速。她把一把短刀别在靴筒里:“昨天试了试,劈雾灵跟切豆腐似的。”她往钱沐手里塞了块海盐饼,“垫垫肚子,到西岛前估计吃不上热乎的。”
雾船驶进黑雾带时,能见度突然降到三尺。陈淼淼的贝壳风铃剧烈摇晃,发出刺耳的叮当声——这是有雾灵靠近的信号。宋清凝立刻把狐狸木雕举到船头,琉璃眼射出淡蓝色的光,雾气中隐约闪过几团灰影,很快消散了。
“潮汐钟快到点了,”张允盯着怀表,“每小时涨潮时,南线暗礁会露出水面,只有那时候能过。”她转动铜钥匙,地图边缘突然浮现出串数字,“密码是‘雾起时的船数’,今早码头有七艘船出海,填7试试。”
船刚拐进南线,徐呓突然吹起短笛。笛声低沉绵长,雾中传来沉闷的嘶吼,像是有巨大的生物在水下翻动。“是雾鲸,”她额头渗着汗,“它被我们的船惊动了,得让它安静下来。”沈清禾握紧短刀,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船身却突然平稳下来——雾鲸似乎被笛声安抚,缓缓沉入深海。
钱沐站在船头,怀表的月光石突然亮起,在雾中照出条银白色的路径。“跟着光走,”她调整船舵,“银叶花就在前面的礁石上。”陈淼淼往前探身,果然看见雾中有片银色的光,叶片上滚动的露珠像碎钻。
采摘银叶花时,张允发现花茎上缠着锁链,锁芯是个齿轮状的机关。“这是领航者设的陷阱,”她研究着齿轮,“需要按‘东南西北’的顺序转动,对应潮汐的方向。”沈清禾按住摇晃的船,钱沐举着怀表照明,徐呓和宋清凝警戒西周,陈淼淼则盯着张允的动作,大气不敢出。
锁链解开的瞬间,银叶花突然绽放,周围的黑雾像被吸走般退去。露出的海面上,漂浮着许多透明的泡泡,每个泡泡里都藏着模糊的画面——有老人在船头讲故事,有孩子追着蝴蝶跑,还有信使在雾中传递信件。
“这是被雾偷走的记忆,”钱沐轻声说,“银叶花能让它们重见天日。”
返程时,雾屿的轮廓在晨光中渐渐清晰。陈淼淼把贝壳风铃挂在船头,风铃转动时,泡泡里的记忆画面变得清晰;徐呓的短笛吹起轻快的调子,与风铃的叮当声和鸣;宋清凝的木雕狐狸眼里,映着渐渐散去的黑雾;张允把银叶花放进标本夹,旁边压着那张解开密码的地图;沈清禾靠在船舷上,刀鞘上的水珠滴进海里,晕开一圈圈涟漪;钱沐的怀表滴答作响,月光石在阳光下闪着柔和的光。
码头的李伯早己等在岸边,看到他们归来,浑浊的眼睛亮起来:“我就知道你们能成。”他接过银叶花,“这花能让岛上的老人想起年轻时的事了。”
陈淼淼突然指着海面:“你们看!”那些记忆泡泡正飘向雾屿,像一场温柔的雨。有个泡泡落在她手心里,里面是个小女孩举着贝壳风铃笑,那笑容和她此刻的表情一模一样。
徐呓吹起了《雾屿谣》,笛声里混着大家的笑声。钱沐低头看了眼怀表,指针正好指向辰时——雾屿新的一天,开始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V4R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