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凉,院中的桂花开了。
又到了太夫人的寿辰前夕。
苏未晚知道,这是一个彻底巩固婆媳关系的绝佳时机。
这日请安时,她特意比往常多留了一会儿。
她看着太夫人正在修剪一盆君子兰,便上前递过了剪刀。
“母亲,再过半月就是您的寿辰了。”
太夫人接过剪刀,头也不抬地说道:“人老了,不过这个生辰也罢。”
苏未晚微笑着说:“这怎么能行。”
“您是侯府的定海神针,您的寿辰,是府里头等的大事。”
“儿媳想着,今年定要为您好好操办一番。”
太夫人手上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她抬起头,看了苏未晚一眼。
“你想如何操办?”
苏未晚恭敬地回答:“儿媳想在府里摆宴,请遍京城的王妃诰命。”
“再请个好戏班子,热热闹闹地给您贺寿。”
太夫人听了,脸上露出些许意动,嘴上却说:“不必如此铺张。”
“府里开销大,简单过过就是了。”
苏未晚立刻说道:“母亲的寿宴,再如何铺张都不过分。”
“这是儿媳的一片孝心,还请母亲成全。”
她的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孝顺,又全了侯府的体面。
太夫人心中熨帖,便不再推辞。
“罢了,既然你一片孝心,就交给你去办吧。”
从那天起,苏未晚便开始为了寿宴忙碌起来。
她虽然全权负责,却将姿态放得极低。
她做的第一件事,是亲手拟定了一份宾客名单的草稿。
第二天请安时,她便将名单呈给了太夫人。
“母亲,这是儿媳拟的名单,您过目瞧瞧,可有什么要添减的?”
太夫人接过名单,戴上老花镜,一个一个地仔细看着。
她指着其中一个名字说:“户部张侍郎的夫人,与我素有往来,也加上吧。”
她又指着另一个名字:“这家如今败落了,便不用请了。”
苏未晚立刻取过笔,按照太夫人的意思,恭敬地添上又划掉。
“还是母亲想得周到,儿媳都记下了。”
过了两日,她又捧着几张菜单过来。
“母亲,这是宴席的几套菜单,您瞧瞧哪一套更合您的口味?”
“有偏清淡的,也有偏喜庆的。”
太夫人细细看了,指着其中一道菜说:“这道‘福寿全’兆头好,只是用的笋要用冬笋才鲜美。”
苏未晚笑着应下:“儿媳记住了,一定让厨房用最好的冬笋。”
从宴会的布置,到酒水的选用,再到宴席间的乐曲。
苏未晚事无巨细,都会先拿来向太夫人请示。
她给足了太夫人尊重,让她感觉自己依旧是这个家的主人。
太夫人每日看着苏未晚条理分明地安排着一切,心中愈发满意。
她发现这个儿媳不仅懂规矩,有孝心,更有难得的管家才能。
这日,苏未晚呈上了寿宴的开销预算。
太夫人看着上面庞大的数字,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是不是太破费了些?”
“光是请那个庆和班,就要上千两银子吧。”
苏未晚知道她在担心府里的公账。
她微笑着,从袖中取出一张银票,轻轻放在了桌上。
“母亲放心,这次寿宴的所有花销,都由儿媳的私房钱来出。”
“绝不动用府里公账一分一毫。”
“这是儿媳孝敬您的,您只管开开心心地过寿辰。”
太夫人看着那张面额巨大的银票,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她没想到,苏未晚竟然有如此丰厚的私产。
更没想到,她会舍得将这么多钱,花在为自己办寿宴上。
一时间,太夫人看着苏未晚的眼神,变得无比复杂。
有惊讶,有感动,还有一丝发自内心的认可。
她伸手,轻轻拍了拍苏未晚的手背。
“好孩子,你有心了。”
苏未晚又笑着说:“母亲,我听说您最喜欢听庆和班的戏。”
“儿媳己经派人去请了,寿宴那天,定让他们唱您最爱听的那出《麻姑献寿》。”
庆和班是京城里最有名气的戏班子,班主架子大,轻易请不动。
太夫人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了孩子般开心的笑容。
“好,好,还是你想得周到。”
寿宴当天,安远侯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
京城里有头有脸的贵妇们,几乎都到齐了。
苏未晚作为主人家,穿着一身端庄得体的锦服,迎来送往,应付自如。
她的言行举止,挑不出半点错处,让所有来客都暗自称赞。
太夫人穿着一身簇新的寿服,坐在主位上,满面红光,精神矍铄。
来贺寿的夫人们,都围着她,说着各种吉祥话。
“老姐姐,您可真是有福气,瞧这寿宴办得多体面。”
“是啊,您这儿媳妇,真是又贤惠又能干,我们都羡慕不来呢。”
太夫人听着这些恭维,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宴席开始后,佳肴如流水般呈上。
每一道菜都色香味俱全,又兼顾了老年人的口味。
席间,又有乐师演奏着雅致的乐曲,气氛好不热闹。
酒过三巡,苏未晚起身,亲自为太夫人献上了一份寿礼。
那是一尊用整块和田暖玉雕刻的寿星翁,玉质温润,雕工精湛。
一看便知是价值连城的珍品。
太夫人接过寿礼,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宴席过后,众人移步到府中的戏楼。
当庆和班的台柱子一亮嗓,整个戏楼都安静了下来。
太夫人听得如痴如醉,跟着曲调,用手指在桌上轻轻地打着拍子。
一曲《麻姑献寿》唱罢,满堂喝彩。
太夫人高兴地站起身,亲自对戏班子进行了丰厚的赏赐。
整个寿宴,从头到尾,都办得风光无限,体面至极。
让太夫人在所有的老姐妹面前,都挣足了面子。
宴会散场时,客人们都还意犹未尽。
太夫人在众人面前,主动拉起了苏未晚的手。
她的手温暖而有力。
她看着苏未晚,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真诚与慈爱。
她对身边的王老夫人说:“大家都说我有福气。”
“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娶了这么一个贤惠能干的好儿媳。”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这句发自肺腑的称赞,比任何礼物都让苏未晚感到欣慰。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和婆婆之间那点最后的隔阂,也彻底消失了。
安远侯府的婆媳关系,终于进入了和平共处的全新阶段。
(http://www.220book.com/book/V5D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