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笨拙的航迹
决定既下,心便沉静下来。
李优多将那份让她心惊肉跳的报告纸小心地放在一边,如同放置一颗需要慢慢拆解的、微妙的炸弹。她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回膝上那本厚重的目录笔记。这一次,她不再试图去理解每一个术语背后深不可测的海洋,而是像沈教授说的那样,只把它们当作需要归类的“砂砾”。
她从最简单的开始——按时间排序。
目录笔记的前几页,清晰地罗列着从三十多年前开始的编号序列。年份久远,纸张泛黄,字迹却依旧清晰有力。她找到对应年份的那一摞资料,灰尘扑面而来,让她忍不住侧过头轻轻咳嗽了几声,肋下又是一阵闷痛。
她咬咬牙,左手拿起一个空的文件盒,按照目录上标注的年份,小心翼翼地将最上面几份显然是同一时期的报告、手稿和油印的论文抽印本,逐一放入盒中。动作极其缓慢,每一个弯腰、伸手、拿起、放下的过程,都需调动全身的力气来避免牵动伤处,额角很快又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这纯粹是体力的消耗,甚至比她之前在餐馆连续洗几个小时碗碟还要累人。因为需要时刻控制着肌肉,保持一种僵硬而小心翼翼的姿势。但她甘之如饴。
至少,这里的“灰尘”,是知识的尘埃。
沈教授始终坐在书桌后,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抬头,也没有对她的缓慢和笨拙流露出任何不耐。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陪伴着她艰难的整理。
时间在翻动纸页的细微声响中缓慢流逝。
李优多很快发现,单纯的按时间排序并不总是有效。很多资料跨越了数年,或者同一个课题下的文件散落在不同年份的堆垛里。她不得不尝试着去辨认那些标题中的关键词。
这又是一重难关。
很多词汇她根本不认识,尤其是英文的。她只能依靠其中偶尔夹杂的中文摘要,或者根据图形和公式来猜测大致的方向。她拿出那个空白的记事本,用铅笔歪歪扭扭地记下她无法判断归属的文件编号和那些看不懂的词汇,准备日后询问。
这个过程枯燥、缓慢,且极易令人沮丧。她感觉自己像一个文盲,在试图整理一座图书馆。
但每当沮丧袭来,她就会下意识地瞥一眼手边那份关于“弹性波”的报告,想起那一瞬间捕捉到的、与教授思路的微妙共鸣。那点星芒,虽然微弱,却像黑暗中的灯塔,支撑着她继续在这片陌生的海域里艰难划行。
午后的阳光逐渐变得倾斜,将书架的影子拉长,投在堆积如山的纸堆上。
李优多感到一阵强烈的疲惫袭来,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高度集中带来的消耗。她不得不停下来,靠在椅背上,微微喘息,闭上眼睛休息片刻。
就在她闭目养神时,沈教授的声音忽然平静地响起,没有抬头,仿佛只是自言自语:
“右边书架最底层,靠墙的那个纸箱里,有几本旧的《数学通报》和《物理学报》合订本,七八十年代的。里面的文章比较基础,科普性强一些,或许……可以用来换换脑子。”
李优多猛地睁开眼,看向沈教授。他依旧低着头,仿佛刚才那句话只是她的幻觉。
右边书架……最底层……靠墙的纸箱……
她迟疑地、依言看过去。果然,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堆着一个看起来更旧一些的纸箱。她挣扎着站起身,忍着痛,慢慢挪过去,费力地打开纸箱的盖子。
里面果然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摞摞期刊合订本,封面是那种年代久远的朴素设计,纸张泛黄,散发着更浓郁的旧纸气息。《数学通报》、《物理学报》……这些名字她听说过,是顶级的学术期刊,但“七八十年代”、“比较基础”?
她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本《数学通报》合订本,拍了拍上面的灰尘,翻开。
里面的文章确实充斥着大量的公式和推导,但引言和讨论部分相对较多,会用更通俗的语言解释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更重要的是,里面的数学工具和物理模型,相对于她刚才看到的那些“规范场论”、“拓扑性质”,确实显得“古朴”和“基础”了许多。
虽然依旧艰难,但至少,她依稀能看到一条模糊的、或许可以尝试攀登的小径。
一股暖流悄然涌上心头。沈教授并非完全放任不管。他注意到了她的困境,并用一种极其含蓄而不伤她自尊的方式,为她指明了一处或许可以停靠、补充给养的“浅滩”。
她抱着那本沉重的合订本,回到椅子上,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很多地方依旧看不懂,但至少,她能隐约抓住一些脉络,能感受到数学和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和美感。那些简洁而深刻的方程,像一首首无声的交响乐,在她眼前缓缓展开。
她看得如此入神,甚至暂时忘记了身体的疼痛和时间的流逝。
首到窗外天色渐渐暗沉,房间里的光线变得昏暗,沈教授合上了他面前的书稿,打开了桌上的台灯。
温暖的黄色灯光瞬间照亮了书桌一隅,也将李优多从知识的沉浸中唤醒。她抬起头,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才发现一下午竟然就这么过去了。
“今天就这样吧。”沈教授摘下老花镜,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回去休息。看书不要过度,费神。”
李优多连忙合上期刊,小心地放回纸箱。她看了看自己一下午的“成果”——仅仅整理了不到十分之一的一小摞资料,分装了两个文件盒,笔记本上记了七八个看不懂的词汇。
进度慢得可怜。
但她心里却有一种奇异的充实感。虽然身体依旧疼痛,虽然前途依旧迷茫,但这一下午,她感觉自己并非在原地踏步。她在这片深海里,留下了一道极其笨拙、微不足道,却真实存在的航迹。
“谢谢您,教授。”她站起身,低声说道,语气真诚。
沈教授只是摆了摆手,示意她可以离开了。
李优多扶着墙壁,慢慢地挪回隔壁那间小小的杂物间。关上门,将自己埋入柔软的床铺中。身体的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肋下的钝痛再次变得清晰。
但她的脑海里,却不再只有疼痛和焦虑。
那些复杂的公式、那些深邃的概念、那份关于弹性波报告的惊鸿一瞥、还有那本《数学通报》里看懂的寥寥几句话……像一颗颗微小的星辰,在她意识的夜空里闪烁。
她知道,前路漫长,艰难无比。
但至少,今夜,有星光作伴。
(http://www.220book.com/book/V5N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