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糖霜细雪与墨痕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锦绣良缘:岁岁安宁 http://www.220book.com/book/V6Q9/ 章节无错乱精修!
 

清晨的薄雾尚未在青石板上完全散去,“宋记糖铺”的板门便被轻轻卸下。

宋时宁站在门口,深吸了一口带着水汽和淡淡甜香的空气。这是她从小闻到大的味道,是家的味道,也是生活的味道。铺子里,各式各样的糖果糕点己在橱窗里摆得整整齐齐,晶莹的麦芽糖、雪白的云片糕、裹着糖霜的山楂球……在熹微的晨光下,地闪着光。

“宁丫头,这么早?”隔壁绸缎庄的王婶笑着打招呼。

“王婶早。”时宁回以温婉一笑,“今日想试试新熬的梨膏糖,秋燥,润肺最好。”

她转身回到柜台后,系上干净的围裙,开始整理昨日父亲记录的单子。宋家糖铺在这栖霞镇上开了几十年,口碑甚好,尤其是时宁接手部分创新后,一些时令新品很受街坊欢迎。

只是近来,斜对面新开了一家果脯铺子,东西花样也多,分走了些许客流。倒也不是什么恶性竞争,只是生意场上寻常的此消彼长,却也让宋父宋母偶尔蹙眉。时宁看在眼里,想着要多琢磨些新花样。

辰时刚过,街上渐渐热闹起来。

一个熟悉的身影准时出现在店门口的青石阶上。身形清瘦,穿着半旧的青布长衫,洗得干干净净,手里照例捧着本书。

是沈岁安。住在邻街梧桐巷的秀才相公。

他几乎是“宋记”每日开门后的第一位客人,雷打不动。

“沈相公,早。”时宁的声音不自觉放柔了些。

沈岁安从书卷上抬起头,眼神还有些沉浸在文字中的朦胧,看到时宁,才聚焦起来,露出一个温和甚至带点腼腆的笑:“宋姑娘,早。”

他走到柜台前,目光在琳琅满目的糖糕上扫过,却几乎从不犹豫:“劳烦,还是老样子,一包薄荷雪片,提神。”

“好。”时宁利落地包好糖,用细麻绳系好,递给他时,轻声加了句:“今日霜降,天气转凉,沈相公读书也莫要太晚,注意添衣。”

沈岁安微微一怔,随即耳根有些泛红,接过糖包,低声道:“多谢宋姑娘关心。”他付了铜钱,小心地将糖包揣入怀中,仿佛那不是一包糖,而是什么珍贵的物件,然后微微颔首,转身又捧着书,一边看一边慢悠悠地往家走,差点撞上门口挑着担子的货郎。

时宁看着他略显笨拙的背影,忍不住抿嘴轻笑。这个书呆子。

送走沈岁安,时宁开始尝试熬制新的梨膏糖。后厨里,雪梨的清甜与冰糖的焦香混合着药材的微苦气息弥漫开来。她专注地盯着咕嘟冒泡的铜锅,小心控制着火候。

母亲宋氏进来看了看,满眼欣慰:“小心别烫着。岁安那孩子又来了?”

“嗯,刚走。”时宁搅动着糖浆,状似无意地答道。

“真是个踏实的孩子,就是读书太刻苦了些,瞧着清瘦。”宋氏感叹,“性子也好,温和有礼。他娘前几日还来买糖,说多亏你做的薄荷糖,能让他夜里读书清醒些。”

时宁听着,手下动作更轻柔了些。糖浆渐渐浓稠,拉起漂亮的琥珀色细丝。

熬好糖,倒入模具定型。等待冷却的时候,时宁坐在窗边,看着窗外人来人往。她想起沈岁安那双总是清澈温和、偶尔带着读书人特有的专注和迷茫的眼睛,想起他接过糖包时微红的耳根。

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不重,却泛起细微的、甜丝丝的涟漪。

就像她刚刚熬好的那锅糖。

老想吃果冻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V6Q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锦绣良缘:岁岁安宁 http://www.220book.com/book/V6Q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