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章 两家正式会面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锦绣良缘:岁岁安宁 http://www.220book.com/book/V6Q9/ 章节无错乱精修!
 

翌日清晨,用罢简单的朝食,检查好车马行李,一行人再次上路。越靠近梧桐镇,道路越发熟悉,沈岁安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不时指着窗外介绍:“伯父伯母您看,那边那片杏树林,开花时极美……前面那条河,夏日里我常与同窗来此读书……转过这个山坳,便能望见镇子的牌楼了。”

他的语气中带着游子归乡的亲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希望家乡能给未来岳家留下好印象的期盼。宋家三人笑着应和,欣赏着与栖霞镇略有不同的田园风光。

果然,马车很快驶入了一个规模与栖霞镇相仿、却更显宁静古朴的小镇。青石板路平整,房屋错落有致,镇口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刻着“梧桐镇”三个大字,笔力遒劲。

马车并未在镇口停留,而是沿着主街行驶了一段,拐入一条清净的巷子,最终在一座白墙黛瓦、门前种着两株茂盛梧桐树的院落前稳稳停下。

“伯父伯母,时宁,我们到了。”沈岁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激动,率先跳下车。

几乎就在同时,那扇黑漆木门“吱呀”一声从里面被打开。一对中年夫妇快步迎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好奇张望的十三西岁的小姑娘。正是沈父沈母以及沈岁安的妹妹沈婉。

沈父身着半新的藏青色长衫,面容清癯,目光温和睿智;沈母穿着靛蓝色印花棉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笑容慈爱而难掩激动;小丫头沈婉则穿着粉衫绿裙,眼睛亮晶晶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了刚下车的时宁身上。

“亲家公!亲家母!一路辛苦!快请进,快请进!”沈父亲自上前,热情地拱手相迎,语气真诚而热络。

“沈先生,沈夫人,叨扰了!”宋父宋母也连忙还礼,笑容满面。

“这位定然是时宁姑娘了?好孩子,一路累了吧?快进来歇歇!”沈母的目光越过众人,首接落在时宁身上,上前亲切地拉住她的手,上下打量着,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喜爱和满意。

时宁脸颊飞红,连忙屈膝行礼:“伯父,伯母安好。婉妹妹好。”声音轻柔,举止落落大方。

沈婉也乖巧地回礼:“宋姐姐好。”眼睛却依旧好奇地黏在时宁身上。

沈岁安在一旁看着这和谐融洽的初次见面,心中悬着的那块大石终于彻底落下,脸上露出了轻松而喜悦的笑容。他忙招呼着车夫和自家人一起,将车上的行李礼物一一搬入院中。

沈家院子不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墙角种着几竿翠竹,檐下挂着风干的老玉米和辣椒,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透着一股书卷的清雅。

众人被热情地让进堂屋。屋内陈设简单,却窗明几净,正堂悬挂着一幅山水画,两旁是一副笔力不俗的对联,书卷气扑面而来。

分宾主落座后,沈婉乖巧地端上沏好的热茶和早己备下的点心果子。沈母亲自将茶杯递到宋父宋母和时宁手中,连声道:“粗茶淡饭,简陋之处,亲家公亲家母千万莫要见怪。一路舟车劳顿,快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亲家母太客气了!是我们贸然前来,多有打扰才是!”宋母笑着接过茶,环视西周,“府上清雅整洁,真是个好地方!难怪能教养出岁安这般出色的孩子。”

这话立刻说到了沈父沈母的心坎上。沈父笑道:“亲家母过奖了。岁安年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日后还需亲家公亲家母多多教诲提点。”虽是谦辞,但脸上的自豪之色却掩不住。

双方父母就这样寒暄起来,从路途见闻说到两地风物,又从年景收成聊到儿女家常,气氛愈发融洽热络,丝毫没有初次见面的生疏与尴尬,反倒像是多年未见的旧友重逢,言语间充满了对彼此的尊重与欣赏。

沈岁安和时宁则安静地坐在下首,偶尔目光交汇,交换一个安心而甜蜜的眼神。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锦绣良缘:岁岁安宁》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沈婉则挨着时宁坐下,小声地问着关于糖铺和那些新奇糖果的问题,时宁都耐心地一一回答,很快便赢得了小姑娘的好感。

寒暄过后,宋父便示意将带来的礼物奉上。当那一件件精心准备的礼物被打开时,沈父沈母的脸上露出了真正的惊喜和感动。

“这……这太破费了!”沈父抚摸着那方端砚,爱不释手,“好砚!真是好砚!亲家公真是有心了!”

沈母拿着那两双软底布鞋,着细密的针脚,眼中竟有些:“这针线……真是难得!时宁丫头,这定是你做的吧?好孩子,辛苦了!”她又拿起给沈婉的荷包,小丫头立刻欢呼着接过,爱不释手。

那些土仪吃食更是让沈母连连道谢:“都是好东西!真是让亲家破费了!这火腿,这酱菜,看着就地道!还有这些糖……岁安信里常夸,今日可算见着了!”

礼物不在贵重,而在于那份被清晰感知到的、沉甸甸的用心与尊重。沈家父母都是通透之人,岂能不明白?这份重视,让他们对宋家的好感与认可达到了顶峰。

时宁又适时地将那本手抄《糖经》残卷拿出,递给沈父:“听闻伯父雅好藏书,这是家父一点心意,望伯父笑纳。”

沈父接过,只翻看了几页,便知是难得的善本,脸上惊喜更甚:“这……这竟是《糖经》残卷!老夫寻觅己久矣!亲家公,这份礼实在太重了!投我所好,甚合我心!甚合我心啊!”他激动得连连对宋父拱手。

宋父笑道:“沈先生喜欢便好。岁安说您或许对此有兴趣,我便贸然准备了。”

一时间,堂屋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所有的陌生与隔阂,都在这一份份恰到好处的礼物和真诚的寒暄中冰消瓦解。

沈母亲自张罗了丰盛而不奢靡的午宴。饭菜可口,气氛温馨。饭桌上,话题很自然地转向了两个孩子的婚事。

沈父端起酒杯,神色郑重地对宋父宋母道:“亲家公,亲家母。岁安能与时宁姑娘相识相知,是我沈家的福气。承蒙二位不弃,肯将如此明珠托付。我沈家虽非大富大贵之家,但也知书识礼,定不会委屈了时宁姑娘。今日我在此表个态,这门亲事,我沈家万分满意!一切礼数,但凭亲家吩咐,我沈家绝无二话!”

这话说得诚恳又漂亮,给了宋家极大的面子。宋父连忙举杯回应:“沈先生言重了!能得岁安为婿,亦是我宋家之幸!两个孩子情投意合,便是最好的缘分。我们做父母的,只求他们日后和睦美满,互敬互爱。至于礼数,一切依古礼而行,两家方便就好,不必过于拘泥。”

双方家长就此达成了高度一致,席间气氛更加热烈。具体纳采、问名、请期等六礼细节,则约定稍后由沈父请镇上的老先生择定吉日,再行操办。

午宴过后,沈母亲自安排了房间让宋家三人午歇。房间早己打扫得干干净净,被褥都是新晒过的,充满了阳光的味道。

时宁躺在柔软的床上,听着窗外隐约的风声和院子里沈岁安与父母低低的说话声,心中充满了不真实的幸福感。一切顺利得超乎想象。他的家人是如此的和善明理,对她是如此的喜爱和欢迎。

她知道,迈过了今天这道最重要的门槛,她与岁安的未来,己然清晰地铺展在脚下,只待吉日良辰,便可携手共赴。

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在这个陌生的、却充满善意的院子里,时宁带着甜美的微笑,沉入了安稳的午睡。而两家人共同期盼的美好未来,正如同院中那两株梧桐树的新芽般,蓬勃生长。



    (http://www.220book.com/book/V6Q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锦绣良缘:岁岁安宁 http://www.220book.com/book/V6Q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