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忙碌与期盼中飞逝,墙上的黄历一页页撕去,距离那个红笔圈出的佳期越来越近。初夏的气息日渐浓郁,阳光变得明亮而富有热度,院中的石榴树绽开了火红的花朵,如同点燃了一簇簇小小的火焰,喜庆而热烈。
宋家小院几乎变成了一个专门的嫁妆作坊。 样式新颖的嫁衣、绣品、器物被小心翼翼地包裹收箱,尚未完成的则加紧赶工。空气中弥漫着新木器油漆的味道、新布料浆洗的味道以及时宁试验新糖品时飘出的甜香,各种气味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名为“待嫁”的气息。
时宁的生活被各种琐碎又重要的事项填满:最后一次试穿嫁衣,确保尺寸完美无瑕;学习婚礼当日的礼仪流程,虽己熟知,但仍需反复演练,以免出错;与母亲一同清点核对嫁妆单子,确保万无一失。她像一只被无形的手推着旋转的陀螺,常常忙得脚不沾地。
然而,在这片繁忙之下,一种复杂难言的心绪却悄然滋生。夜晚,当她终于得以独处,对着摇曳的烛光,或望着窗外熟悉的月色时,一种强烈的、对家的不舍便会悄然袭来。
她抚摸着房间里熟悉的家具摆设,看着窗外那棵陪伴她长大的老槐树,甚至听着父母在隔壁房间低低的说话声,都觉得无比眷恋。这个充满了糖香、充满了父母关爱、承载了她所有成长记忆的小院,很快就不再是她日日归宿的“家”了。她将要离开熟悉的栖霞镇,去往一个虽然温暖却依旧陌生的家庭,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
这种离愁,如同初夏夜里的微风,无声无息,却渗透心扉。她偶尔会对着那盆己然只剩下绿叶的蜡梅发呆,想起他,心中充满了甜蜜的期盼,但那期盼之中,又夹杂着一丝对未知未来的淡淡惶恐和迷茫。为,为人媳,她真的能做好吗?
细心的宋母察觉到了女儿这份隐藏在一片喜庆下的细微惆怅。这日晚饭后,她并未像往常一样催促时宁去休息,而是将她拉到自己房中,打开一个陈旧却擦拭得干干净净的樟木箱子。
箱子里并非什么金银珠宝,而是宋母当年的嫁妆:一些半旧的绣品、几件式样古朴的首饰、还有一本纸张泛黄、边角磨损的女红图样册子。
“宁儿,”宋母的声音温柔而充满回忆,“娘像你这般大的时候,也和你现在一样,又盼又怕。盼着能和你爹组成我们的小家,又怕离开自己的爹娘,怕这怕那。”她拿起一件绣着鸳鸯戏水的枕套,针脚略显稚嫩,“你看这个,还是我出嫁前熬了好几夜才绣好的,当时生怕绣得不好,让你外婆家笑话。”
时宁依偎在母亲身边,看着这些充满岁月痕迹的物件,听着母亲温柔的话语,心中那点惶惑似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娘,我……我只是有些舍不得家,舍不得您和爹。”她低声呢喃,眼眶微微发热。
“傻孩子,”宋母轻轻揽住她,“女大当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爹娘养你这么大,盼的就是你能找到一个如意郎君,有一个自己的好归宿。岁安那孩子,你还有啥不放心的?沈家二老,也都是和善明理的人,断不会委屈了你。”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柔和:“这嫁人啊,就像是小鸟离巢。巢永远是家,爹娘永远是你的依靠。但你总要飞出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经营自己的窝。心里记挂着爹娘,常回来看看,这就够了。重要的是,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锦绣良缘:岁岁安宁》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要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和夫君互敬互爱,那才是对爹娘最大的孝顺和宽慰。”
母亲朴实无华的话语,如同温润的泉水,一点点抚平了时宁心中的褶皱。她靠在母亲肩头,感受着那份无私而坚定的爱和支持,心中的离愁渐渐被勇气和期待所取代。
是啊,她不是失去一个家,而是要去建立一个新的家。而那个新家里,有他。
与此同时,梧桐镇沈家的筹备也进入了最后阶段。新房己然布置妥当,拔步床、梳妆台、衣柜一应俱全,窗上贴好了大红喜字,床上铺着崭新的鸳鸯被褥,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沈岁安的心情同样复杂。兴奋、期待、紧张交织在一起。他比往日更加沉默,却并非不快,而是将所有的情绪都内化为了更刻苦的攻读和更细致的检查。他反复确认宴客名单、迎亲路线、甚至细致到婚礼当日每一个环节的时辰节点,力求完美,不容有失。
他给时宁的信愈发频繁,内容却不再琐碎,更多的是表达坚定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承诺:“新房窗外亦种了一株石榴,己见花苞,料想我们成婚之日,便能与你院中间赏如火繁花……一切事宜皆己备妥,惟愿卿心安……余生漫长,携手共度,必不负卿。”
这些信件成了时宁最好的定心丸。她读着他的字句,仿佛能透过纸张看到他沉稳可靠的模样,心中那份因未知而产生的惶恐便渐渐消散,被一种坚实的信任感所取代。
婚期前三天,按照习俗,宋家开始向亲朋好友及左邻右舍分发喜饼和喜糖。时宁精心准备的那些“龙凤呈祥”糖和“早生贵子”糕派上了大用场,精巧的造型和美好的寓意赢得了交口称赞,宋记糖铺的名声也因此更加响亮。
分发喜糖那日,钱夫人又扭捏着来了,这次脸上笑容倒是真诚了几分,说了许多恭喜的话,或许是被时宁上次不软不硬地顶了回去,又或许是见婚事己铁板钉钉,再无转圜,便也歇了那点小心思,转而想着日后或许还能沾点光。
时宁落落大方地递上双份的喜糖,笑容温婉:“多谢钱夫人吉言。”仿佛之前那点不愉快从未发生过。
终于,到了婚期的前一日。家中一切准备停当,喧嚣忙碌暂告一段落。宋家早早关了铺门,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吃了一顿安静而温馨的晚饭。
饭后,宋父拿出一个沉甸甸的小木匣,递给时宁:“宁儿,这是爹娘给你备的一些压箱底的体己钱,不多,是你的一份底气。日后在夫家,若有什么想买的,或是应急之用,尽可取用。”
宋母也拿出一个红布包,里面是一对沉甸甸的赤金镯子,比沈家聘礼中的那份更显厚重:“这是娘当年出嫁时,你外婆给的。如今传给你。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但该有的底气,爹娘给你攒着。”
看着父母殷切而不舍的目光,时宁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这不是伤心的泪,而是充满了感恩与力量的泪。
这一夜,注定无眠。时宁躺在熟悉的床上,听着窗外熟悉的虫鸣,心中百感交集。对父母的不舍,对未来的憧憬,对未知的些许不安,以及对他汹涌的思念,全部在脑海里徘徊。
她知道,当明日朝阳升起,她便将告别女儿的身份,披上红妆,走向她人生的新篇章。而路的尽头,是那个曾在她家糖铺柜台外,小心翼翼递上一包薄荷糖的青衫书生。
夜色温柔,星河璀璨,仿佛也在为明日的新人,酝酿着最动人的光辉。
(http://www.220book.com/book/V6Q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