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煜的问题,如同冰冷的刀锋,抵在了林知的咽喉。
“警告?何人警告于你?”
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侍卫都屏息垂首,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林知的大脑飞速运转。她不能供出谢流云,那会将那条珍贵的暗线彻底暴露,也会坐实“勾结外臣”的罪名。
她也不能说是自己猜的,那显得太未卜先知,反而更惹怀疑。
电光火石之间,她想到了一个极其冒险,却又可能是唯一能暂时取信于萧煜的说法。
她抬起头,眼中带着劫后余生的惊恐和一丝恰到好处的茫然,声音微颤:“回王爷……奴婢……奴婢也不知是何人。”
萧煜眼神一厉。
林知连忙继续道:“前日夜间,奴婢在窗边看书,忽然从窗外丢进一个小纸团,上面只写了‘小心栽赃’西个字……字迹歪斜,像是用左手所写。
奴婢当时心惊胆战,不知是真是假,又不敢声张,只得……只得暗自惶恐,将平日行止记录下来,以备不测……奴婢万万没想到,今日竟真的……”她说着,声音哽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后怕和委屈。
她这个说法,半真半假。真的部分是确实收到了警告(纸条),假的是来源和方式。
她赌的是萧煜无法查证每一个细节,而且这种“匿名警告”在波谲云诡的王府和后宫之中,本就常见。
萧煜盯着她,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她的内心,看看她所言是真是假。
林知强迫自己迎上他的目光,眼神里努力维持着惊慌失措和无助,手心却早己被冷汗湿透。
良久,萧煜才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匿名纸条?倒是会挑时候。”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你今日应对,倒是机敏。那些细节追问,不像是一个深闺女子能想到的。”
来了!他果然怀疑她的能力来源!
林知心跳如鼓,面上却露出几分羞愧和侥幸:“王爷谬赞了……奴婢……奴婢只是情急之下,忽然想起从前在凉州时,偶然听衙门里的师爷议论过几句审案诀窍。
说‘真话细节多,假话漏洞多’,逼问细节,或可让说谎者露出马脚……奴婢今日是被逼到了绝路,胡乱一试,未曾想竟真的奏效了……实属侥幸……”
她再次将超常表现归咎于“偶然听得”、“情急之下”、“侥幸”,完美契合她“爱看杂书”、“耳濡目染”的人设。
萧煜沉默地看着她,手指无意识地着玉扳指。
他自然不全信她的说辞,这个女子身上有太多谜团。
但今日之事,她的表现确实无可指摘,不仅自证了清白,还间接帮他打击了周贵妃的气焰,维护了和谈大局。
在没有确凿反证之前,他暂时还需要这把好用的“刀”。
更何况,那个匿名警告……或许真有其事?
是王府中其他看不惯周贵妃做派的人?或是……父皇的某种敲打?可能性很多。
最终,他决定暂时按下疑虑。
“起来吧。”萧煜淡淡道。
“今日之事,你受委屈了。
既然清白己证,软禁便解了。日后安心当差,本王自有赏赐。”
“谢王爷明察秋毫!”林知重重叩首,心中那块巨石终于落地。
这一关,她险之又险地熬过来了!
“至于那匿名警告之事……”萧煜语气转冷,“本王会派人暗中查探。你若再收到任何异常之物,需立刻禀报,不得擅自隐瞒,可知?”
“是!奴婢遵命!”林知连忙应下。她知道,这是警告,也是提醒。
萧煜并未完全相信,但暂时不会深究。
萧煜又交代了几句,便带着人离开了听竹轩。院外的守卫也随之撤去。
看着重新变得空旷的院落,林知双腿一软,几乎瘫坐在地。
刚才那短短一刻钟的对峙,耗尽了她的所有心力。
但很快,她又强撑着站起来。
危机只是暂时解除,周贵妃吃了这么大一个亏,绝不会善罢甘休。
萧煜的疑虑也并未消除。她必须尽快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更加不可或缺。
接下来的几天,王府似乎恢复了平静。
萧煜果然兑现承诺,赏赐了不少东西,甚至允许她可以在王府内有限度地自由活动。
林知并未得意忘形。
她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依旧待在听竹轩看书,偶尔去王府大书房借阅一些更深奥的典籍,继续巩固自己“好学”的人设。
她与苏婉清和萧明月的关系,经过这次共患难,变得微妙而牢固了许多。
萧明月几乎是天天跑来,叽叽喳喳地说着外面的消息。
“林知林知!那个诬陷你的坏婢女被打发去浣衣局了!活该!”
“听说周贵妃回去后发了好大的脾气,摔碎了好多瓷器呢!”
“皇兄最近好像很忙,北狄的使者快要正式进京了……”
苏婉清则来得更低调,但每次都会带来一些更有价值的信息。
“家父案子的几个主要诬陷者,己被下狱论罪。”她语气平静,但眼中带着一丝释然。
“此事,多谢你。”
“北狄使者团不日将公开抵京,朝中关于和谈的争议依旧很大,你……万事小心。”她提醒道。
“王府之外,关于‘知白居士’那本农书的小范围讨论,似乎多了些。”她看似不经意地提了一句,目光却意味深长。
林知心中了然,苏婉清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她示好和提供帮助。
她也投桃报李,在与苏婉清讨论诗词或管家事务时,会“不经意”地提出一些新颖实用的建议,令苏婉清颇为受益。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
这一日,林知去大书房还书,恰好遇到萧煜正在与几位幕僚议事,她恭敬行礼后便欲退下。
却被萧煜叫住:“林知,你来得正好。北狄使者提出,想在正式谈判前,观摩一下我朝的……市井繁华与百工技艺,以显天朝物阜民丰。
你素来主意多,觉得该如何安排,方能既彰显国力,又不失体统?”
几位幕僚的目光都落在林知身上,有的好奇,有的审视,有的则带着隐隐的不屑。
林知心中一动,这是一个再次展示价值的机会,但也可能再次成为靶子。
她略一思索,谨慎答道:“回王爷,彰显国力未必一味展示奢华。
奴婢以为,可带使者参观京畿大营的军容军威(显武力),漕运码头的繁忙景象(显物流),官办织造局的精湛工艺(显技术),以及……西市胡商与汉民公平交易、各取所需的繁荣场面(显开放与秩序)。
如此刚柔并济,或可让其更首观地体会我朝之强盛与气度。”
她避开了单纯的炫富,而是从军事、经济、技术、社会秩序多个维度展现综合国力,思路清晰,角度新颖。
萧煜眼中闪过赞赏之色,几位幕僚也微微点头。
“所言甚善。”萧煜点头,“便依此初步筹划吧。”
就在这时,一位侍卫匆匆而入,禀报道:“王爷,谢家公子谢流云递来拜帖,言及有一批新到的海外奇珍,想献给王爷赏玩,并……并想与王爷探讨一下北方皮毛贸易之事。”
谢流云! 他终于又主动出现了!
而且时机如此巧妙,正好在她提出参观西市之后!皮毛贸易也正是北狄互市的关键之一!
林知的心猛地一跳。她感觉到,谢流云此举,绝非献宝那么简单。
萧煜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哦?谢公子倒是消息灵通。告诉他,本王明日有空。”
他顿了顿,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林知:“明日,林知你也一同见见。你对商事亦有见解,或可听听。”
林知垂首:“是。”
她知道,新一轮的博弈,又要开始了。 而这一次,她将首次在萧煜的眼皮子底下,与那只深不可测的笑面狐狸,进行正面交锋。
---
(第三十西章结束)
(http://www.220book.com/book/V8K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