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之光的突破,如同给整个ASTD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动力心脏的难题被攻克,意味着“巡天一号”拥有了挣脱地球引力的最根本保证。然而,要将这庞大的星舰真正送上太空,还需要一副足够强韧、足够轻盈的“骨骼”与“肌肤”。
压力瞬间转移到了材料部与结构工程部。“龙鳞”复合材料和“星尘”纳米陶瓷,这两项从图书馆【基础航天】中获取的关键材料技术,从实验室的烧杯与坩埚,走向规模化生产的巨大挑战,沉甸甸地压在了每一位相关研究人员的肩上。
“龙鳞”复合材料的生产基地,是一座占地广阔、布满各种巨大密封罐、反应釜和精密沉积设备的现代化工厂,位于ASTD总部山体基地的相邻峡谷之中。但此刻,这里却看不到高效生产的景象,反而弥漫着一种挫败感。
“又失败了!”一名工程师看着刚刚从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取出的、只有巴掌大小的暗金色材料样本,上面布满了细微的、如同蛛网般的裂纹,语气沮丧,“批次稳定性太差了!第十三次尝试!每次参数稍微变动,内部晶格结构就会出现不可预测的畸变!这玩意儿简首像个娇贵的大小姐!”
“龙鳞”的理论性能令人垂涎:极高的强度-重量比、卓越的韧性、出色的能量阻尼特性。但其制备工艺涉及到多种活性金属在原子层面的精确共晶与定向沉积,对温度、压力、催化剂纯度、甚至磁场环境的要求都苛刻到了变态的程度。实验室环境下,依靠专家们手动微调各种参数,还能偶尔制备出小块的完美样品。但一旦放大到工业化生产规模,任何微小的波动都会被指数级放大,导致整批材料报废。
“不能总靠老师傅的手感和大批次的试错!”材料部的负责人,一位平时沉默寡言、此刻却急得嘴角起泡的中年教授——李振国,猛地一拍桌子,“我们必须把整个过程数字化、标准化!找到那个最关键的‘窗口’!”
“但变量太多了!根本没法建模!”手下工程师哀叹。
“那就减少变量!”林风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刚刚从聚变实验室那边过来,脸上还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星瞳,接入‘龙鳞’生产线的所有传感器数据,过去十三次失败的所有工艺参数,全部输入。启动‘协同进化沙盒’模式,目标:建立‘龙鳞’工业化生产的最优控制模型。”
这是林风深思熟虑后的决定。“龙鳞”生产的复杂性、对大量数据的依赖以及允许一定范围内试错的特性,正好符合“协同进化沙盒”的试点要求。
星瞳的虚拟形象出现在中央控制室的主屏幕上:“指令确认。己接收所有数据。开始构建多参数耦合模型。模拟运行开始。”
刹那间,海量的数据流在屏幕上奔涌。星瞳不再仅仅是执行预设的工艺配方,而是开始尝试理解每一个参数变化对材料微观结构的深层影响。她模拟着数以万计种不同的参数组合,寻找着那条隐藏在复杂数学背后的、最稳定的制备路径。
“温度梯度曲线优化建议:在第二阶段采用非线性升温…” “催化剂注入速率与压力波动关联模型建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黑科技巨头:从手搓电池开始 建议引入前馈补偿机制…” “检测到三号沉积槽磁场有0.05高斯的背景干扰,建议屏蔽或补偿…”
一条条基于全新逻辑的优化建议被星瞳提出。有些建议看起来匪夷所思,甚至违背了传统材料学的常识。
李教授看着那些建议,眉头紧锁,犹豫不决。
“相信她。”林风沉声道,“按她说的做。我们有失败的空间。”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工程师们按照星瞳的方案,重新设定了第十西次尝试的参数。
反应釜再次轰鸣着启动。
这一次,监控数据曲线不再剧烈波动,而是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平稳。各种参数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精准拿捏,始终维持在一条最优的轨迹附近。
数小时后。
当反应釜再次开启,机械臂取出的,是一块光泽均匀、质感完美、毫无瑕疵的“龙鳞”复合材料板,尺寸足有之前实验室样品的数十倍大!
“成功了!性能参数…全部达标!甚至部分超过实验室样品!”检测员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整个车间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工业化生产的最大瓶颈,终于被突破了!“龙鳞”的批量生产,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与此同时,“星尘”纳米陶瓷的研发也取得了进展。这种用于飞船外壳和热防护系统的材料,性能同样惊人,但其合成需要一种特殊的、在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的纳米晶种。
实验室里,负责该项目的年轻博士——陈薇,正对着电子显微镜下一堆再次烧结失败的陶瓷样品发愁。晶种不是过早分解,就是无法均匀分布。
“为什么不行…”她喃喃自语,几乎要绝望。
忽然,她想起之前浏览图书馆材料学数据库时,偶然瞥见的一段关于【声波共振催化晶体生长】的冷门记载。那段记载残缺不全,更像是某种猜想。
死马当活马医!她立刻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尝试在烧结过程中,注入特定频率的高频声波。
第一次,失败。 第二次,调整频率,再次失败。 第十次…
当她几乎要放弃时,显微镜下的图像突然变了!在某种特定频率的声波作用下,那些原本杂乱无章的纳米晶种,仿佛听到了无声的命令,开始自动排列、自组装,最终形成了一种极其稳定的三维网状结构!
“星尘”纳米陶瓷,成功了!
虽然距离大规模生产还有距离,但最难的原理性关卡己经闯过。
材料是根基,是搭建通往星空的天梯的砖石。
随着“龙鳞”的批量生产和“星尘”的突破,这座天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筑基阶段,终于宣告完成。
ASTD的工厂开始全力运转,合格的“龙鳞”板材和构件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运往山体深处的总装车间。
在那里,“巡天一号”的骨架,即将开始铺设。
星空,从未如此接近。
(http://www.220book.com/book/V8V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