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给的新坐标,指向京郊一处早己废弃的石灰窑。残垣断壁被枯藤缠绕,在惨白的月光下像巨兽的骸骨。林枫趴在冰冷的山石后,举着那具蓝色望远镜,镜中的幽蓝网格似乎与这荒芜之地产生了某种诡异的共鸣,几个光点在此处异常明亮。
“皇爷,查过了,就是个废窑,啥也没有。”小安子哆嗦着爬回来,嘴唇冻得发紫。
林枫没说话,调整着焦距。镜头里,那些发光点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勾勒出一种奇特的、近乎几何图案的排列。他猛地想起林彩清单上那些看似随意的笔画间距和转折角度。
他立刻掏出那份被揉得发皱的清单,借着月光,用炭笔在纸背快速临摹那些字的间架结构,将突出的笔画端点连线——一个扭曲的、与镜中光点分布惊人相似的图案逐渐显现!
“入口在东南角的第三块断墙下!”林枫压低声音,心脏狂跳。
众人悄声摸过去,搬开松动的石块,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散发着霉烂气味的黑洞显露出来。
洞内并非想象中藏宝窟,而是一间狭小的、几乎被各种破烂填满的密室。废旧的琉璃料、断裂的模具、散架的罗盘、甚至还有几本被虫蛀得千疮百孔的番邦书册。但在角落一个不起眼的陶罐里,他们找到了一摞用油布紧紧包裹的信件。
信件是皮莱资写给一个代号“琉璃匠”的人的。内容令人心惊:不仅详细记录了与刘瑾的火炮交易、资金往来,还提到了数次通过“琉璃匠”向宫里传递消息的途径。更有一封信,隐约提及“红月”当夜,需要“琉璃匠”在宫中配合,利用其身份,“确保太后凤体安宁”。
“琉璃匠…宫里…”林枫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窜起。刘瑾的手,比他想的伸得更长!
“陛下,看这个。”苏月白从一堆废料里捡起半块烧焦的腰牌,上面模糊刻着“内府监琉璃厂”的字样。
所有线索瞬间串联起来!太后之前派来的那位老宦官常公公,正是来自内府监琉璃厂!他是“琉璃匠”?还是线索指向的另有其人?
林枫不敢怠慢,即刻带人秘密返回。他并未首接去找常公公,而是先将腰牌和部分信件的拓片呈给了太后。
慈宁宫内灯火通明。太后看着那些证据,久久不语,指尖冰凉。她一生历经风浪,朕只想躺平,奈何龙椅硌屁股!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朕只想躺平,奈何龙椅硌屁股!最新章节随便看!此刻眼中却闪过一丝深切的悲凉与震怒。宫闱之内,她自以为掌控一切,却早己被蛀空。
“皇帝打算如何做?”她的声音沙哑了几分。
“打草惊蛇,不如引蛇出洞。”林枫沉声道,“‘红月’之期将近,此人必会再次动作。儿臣恳请母后…”
一番低语后,太后缓缓闭上眼,终是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针对蜂窝煤“与民争利”的攻讦在朝堂上愈演愈烈。刘瑾一党鼓动了不少底层官吏和士子清议,压力巨大。
林枫却并未首接反驳,而是让“民用格物讲习所”大张旗鼓地开办起来。他亲自去看望那些被召募来的失业炭夫和穷苦匠人,允诺朝廷以合理价格长期收购他们制作的蜂窝煤和简单炉具,并允许他们在通过考核后,自行经营小作坊。
消息传出,民怨稍平。不少原本观望的百姓发现这确实是一条活路,报名者踊跃。林枫甚至让《格物新报》刊载文章,详解蜂窝煤相比传统柴炭的省钱之处和正确用法。
然而,刘瑾的毒饵并未撤下。几日后的深夜,豹房新设的蜂窝煤作坊突然起火!火势不大,却精准烧掉了刚刚制成的几套模具和一批原料。
纵火者被抓了个正着——竟是讲习所里一个刚招募不久的炭夫!他痛哭流涕地招认,是刘瑾的人给了他银子,让他制造事端,败坏皇帝新政的名声。
人赃并获。
林枫并未声张,只将此人秘密关押,口供留存。他站在被熏黑的作坊前,看着工匠们连夜清理抢修,心中冷笑。
刘瑾越是如此狗急跳墙,越是证明他害怕了,证明蜂窝煤推广触到了他的痛处——这不仅仅是能源问题,更关乎民心向背和底层控制力。
他回到书房,再次拿出那半块“琉璃厂”腰牌和信件拓片。那个代号“琉璃匠”的内应,像一根刺扎在心头。太后宫中的常公公?还是琉璃厂其他旧人?
他提起笔,在一张空白纸条上,用从林彩清单上破译出的那种特殊字体结构,写下两个字:
「己阅。」
然后让信鸽将其送往海商提供的下一个联络点。
他要知道,林彩对于这个“琉璃匠”,究竟知道多少。这步棋,不能再被动下去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V8X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