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特工队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杨村刚刚因军工突破而振奋的气氛,瞬间蒙上了一层凝重的寒霜。棚屋内,欢庆的余温尚未散尽,便被一种临战前的紧迫感所取代。
李云龙脸色铁青,来回踱步,靴子踩在夯实的泥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狗日的山本,鼻子比狗还灵!咱们这‘飞羽弹’才刚见点光亮,他就闻着味儿扑上来了!”他猛地停下脚步,看向赵刚和凌飞羽,“兵工厂,现在是咱们的命根子!绝不能有失!老赵,防御工事必须立刻加强!凌飞羽,你这边,产量还能不能再往上提?老子需要更多这玩意儿!越多越好!”
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每个人心头。吴老锤和王铁柱等人脸上也露出了紧张的神色,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凌飞羽。
凌飞羽感到喉咙有些发干。系统的微弱回归带来的不是安心,而是更深的纷乱。那1%的能量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扰乱了刚刚平静下来的水面。他下意识地内视那片黑暗的意识空间,那点微光依旧固执地亮着,仿佛在诱惑,又仿佛在警告。
“团长,”凌飞羽强迫自己开口,声音因内心的挣扎而略显沙哑,“产量提升……需要时间。新工艺刚稳定,贸然加快节奏,可能会增加废品率,反而得不偿失。”这是基于现实工艺水平的理性判断。
李云龙眉头拧得更紧,显然对这个答案不太满意,但他也知道凌飞羽说的是实情,烦躁地挥了挥手:“那就给老子稳住了!能产多少是多少!但必须保证质量!这玩意儿在战场上要是哑了火,可是要命的事!”
赵刚始终沉默着,他的目光在凌飞羽略显苍白的脸和那箱崭新的“飞羽弹”之间移动,最后落在了凌飞羽那双微微蜷缩、指节有些发白的手上。他注意到了凌飞羽刚才那一瞬间的僵硬和此刻强装镇定的细微颤抖。
“凌飞羽同志说的对,稳扎稳打是关键。”赵刚终于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定海神针般的力量,“我们不能自乱阵脚。老李,防御的事情,我们按计划进行,明哨暗哨加倍,巡逻范围扩大,关键区域埋设地雷。兵工厂这边,”他看向凌飞羽和吴老锤,“在保证现有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挖掘潜力。同时,要做好随时转移或就地隐蔽的准备。”
他的安排条理清晰,兼顾了防御与生产,暂时稳定了棚屋内有些慌乱的人心。
命令迅速下达,整个独立团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加固工事的号子声,巡逻队急促的脚步声,以及远处偶尔传来的、测试地雷的闷响,交织成一曲紧张的战前交响乐。
凌飞羽被王铁柱扶着回到他休息的角落。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冲击让他几乎虚脱,但他的大脑却在疯狂运转。
山本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仅仅依靠现有的防御和产量有限的“飞羽弹”,能否顶住那支装备精良、战术刁钻的特工队?如果兵工厂被毁,独立团刚刚燃起的军工之火将被掐灭,后续的战斗将更加艰难。
而脑海中那1%的能量,像一个潘多拉魔盒,散发着危险而的气息。如果他动用这能量,进行主动扫描,是否能提前更精确地锁定山本的动向?甚至……发现一些常规侦察无法察觉的细节?
这个念头一升起,就如同野草般疯长。依赖系统的惯性是强大的,尤其是在面临巨大危机的时候。那种“全知”带来的安全感,对任何一个决策者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他仿佛能听到系统冰冷的提示音在耳边回响:【启动主动扫描,消耗能量0.5%,可获取半径500米范围内高精度威胁信息】
0.5%!仅仅一次扫描,就会耗尽目前恢复能量的一半!而且,扫描时那种精神高度集中、仿佛灵魂出窍的状态,会不会再次引发透支?赵刚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会不会再次捕捉到他的异常?
代价……暴露……失控……恐惧如同冰水,浇熄了刚刚升起的冲动。
他死死攥紧拳头,指甲更深地陷入掌心,试图用疼痛来保持清醒。不行,不能再轻易动用它。至少,不能在情况尚未明朗,在自己没有完全搞清楚这系统恢复的缘由和新的运行规则之前。
他必须寻找其他的方法。
“柱子,”凌飞羽深吸一口气,看向守在一旁满脸担忧的王铁柱,“你去,把之前我们记录的地形图,还有哨卡布置图拿过来。”
王铁柱愣了一下,随即应声跑去取图。
凌飞羽将粗糙的杨村及周边地形图摊开在膝盖上,就着棚屋外透进来的天光,仔细研究起来。他的目光掠过一道道山梁,一条条沟壑,一个个标注的哨卡位置。脑海中,不再是系统提供的上帝视角,而是他这段时间以来,通过观察、询问、甚至自己强撑着虚弱身体在村边走动时,积累下来的对这片土地的认知。
哪里是视野盲区?哪里适合小股部队渗透?哪里可以设置伏击点?哪里是兵工厂转移的最佳路线?
他结合着自己有限的军事知识,以及吴老锤、王铁柱这些本地人提供的信息,一点点在脑海中构建着战场的模型。
这个过程缓慢而吃力,远不如系统扫描那般立竿见影。他需要不断地推演、假设、否定、再推演。头痛隐隐传来,精神力在快速消耗,但他坚持着。
“凌大哥,你看这里,”王铁柱指着地图上一处靠近荒沟的灌木丛,“这片地方,夏天的时候草长得比人都高,现在虽然枯了,但根系盘结,底下还有不少石头缝,藏几个人很容易摸过来。”
凌飞羽目光一凝,用炭笔在那个位置做了个标记。这确实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渗透点。
“还有这里,”吴老锤也凑过来,指着兵工厂棚屋后方的一片陡坡,“这坡后面连着老林子,平时没人去。要是鬼子从林子里摸出来,顺着坡滑下来,就能首接到咱们屁股后面。”
又一个隐患被指出。凌飞羽深吸一口气,感到肩上的压力又重了几分。依靠集体智慧发现的漏洞,远比系统首接标注出来的更加触目惊心,因为它们真实地反映了现有防御体系的薄弱环节。
他将这些发现和自己的分析,仔细地记录下来,准备找机会向李云龙和赵刚汇报。
就在这时,脑海中那冰冷的提示音再次微弱地响起:
【宿主进行自主战场环境分析与战术推演,符合“卫国者”知识应用标准,能量恢复速率微幅提升】
【当前能量储备:1.1%】
凌飞羽的身体再次僵住。
自主分析也能促进能量恢复?而且似乎没有明显的透支感?
这个发现让他心头巨震。系统的“偏好”似乎真的倾向于知识和能力的“自主应用”,而非单纯的依赖和索取?它更像是一个辅助学习和成长的工具,而非一个万能许愿机?
这个认知,与他之前对系统的恐惧和排斥,产生了一丝微妙的偏差。
然而,没等他细想,棚屋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喧哗声!
“团长!政委!村东头哨卡发现可疑人影!像是探路的!交手了!对方火力很猛,用的是冲锋枪!”一名战士气喘吁吁地冲进来报告。
来了!山本的触角己经伸到了眼前!
李云龙和赵刚脸色一变,立刻冲了出去。
凌飞羽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他下意识地再次内视那1.1%的能量。动用扫描的诱惑前所未有的强烈。只需要0.5%,他就能知道来袭的究竟是零星探子,还是主力的前锋?他们的具置在哪里?装备如何?
炭笔在他手中几乎要被捏断。汗水顺着鬓角滑落。
用,还是不用?
用了,可能获得关键情报,但也可能暴露自己,再次陷入透支的危险,并且他似乎能感觉到,这种轻易获取的“全知”,正在无形中削弱着他刚刚建立起来的、依靠自身观察和推理的能力。
不用,则意味着他必须和所有人一样,依靠常规的侦察和判断,在迷雾中与敌人周旋,风险更大,但也更像一个真正的“人”在战斗。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最终,凌飞羽猛地将炭笔拍在地图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柱子,扶我起来!”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斩断退路的嘶哑,“我们去团部!”
他选择了后者。他选择相信集体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判断,也选择首面那份属于凡人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危险。
他要在实战中,淬炼自己,而非依赖那冰冷而不可控的外力。
当他被王铁柱搀扶着,一步步走向枪声隐约传来的方向时,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脑海中那1.1%的能量光点,依旧在微弱地闪烁着,仿佛在默默记录着他的抉择。
作者“神魔剑魂”推荐阅读《烽火战魂:从苍云岭到长津湖》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V96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