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透,天边一线鱼肚白撕开厚重云层,映在滚滚浊浪之上,如刀锋划过铁水。
黄河咆哮着,像一头挣脱锁链的凶兽,在溃口处掀起二十余丈宽的裂口,泥龙翻卷,田舍倾颓,残梁断柱随波逐流,如同浮尸般沉没于黄汤之中。
风裹挟着湿土与腥气扑面而来,辛弃疾立于残堤最高处,披甲未解,衣袍早己被雨水浸透,紧贴脊背。
他双目微闭,心神沉入深处——金手指“洪流归脉”己达化境,此刻全然开启。
天地之间,万籁俱寂,唯有一道无形图景在他识海中铺展:千军奔马般的水势、泥沙沉浮的轨迹、风切声速的细微变化,乃至雁阵避灾的飞行角度,皆化为脉动节律,织成一张纵横交错的河络之网。
忽然,东南三尺之地,地底传来一丝极细微的震颤,似有暗涌潜行,正悄然穿堤而过。
那声音几不可闻,若非心镜澄明如镜,断难察觉。
辛弃疾猛然睁眼,眸光如电,首刺泥土深处。
他不做多言,右手一抬,拔出腰间铁锹,寒光一闪,狠狠插入泥地!
“此处!非西非中,就在此点起堤!”
众工愕然。
田大橹踉跄上前,俯身细察——此地土色尚固,无裂痕,无渗水,连蚁穴都未曾见一个。
“辛公!”他声音发颤,“此处未溃,何以先筑?主溃点应在中段偏西,须以巨木为骨,填石为腹啊!”
周观澜亦持铜尺测罢水深,附和道:“水势西急东缓,当先固西口,否则堤未合而浪先至。”
辛弃疾不语,只将锹柄轻叩泥面,一下,两下,三下——
咚、咚、咚。
三声轻响过后,忽闻地下“嗡”然一震,如古钟余音,自地脉深处荡出。
“听——”他低语,声如寒泉滴石,“水在下面走。”
众人屏息凝神,耳贴泥地,竟真觉一股隐流奔突于土层之下,隐隐作响。
周观澜脸色骤变,手中铜尺微微发抖。
田大橹浑身一震,仿佛被雷击中。
三十年前黄河改道旧事瞬间浮现眼前——那夜暴雨如注,老河工临死前嘶喊:“地鸣三声,溃在脊心!”当时无人信,翌日清晨,整段大堤从中崩塌,吞没七村八寨,尸骸漂至徐州……
“快!”他嘶吼而出,老泪纵横,“调人手!围石笼!夯土基!就在这一锹之地!”
民夫们惊疑未定,却见辛弃疾依旧挺立原地,铁锹插在泥中,纹丝不动,宛如镇河之柱。
那一锹,不是试探,而是裁决;不是经验,而是天机。
未及半个时辰,轰然巨响炸裂长空!
只见那铁锹所插之处,地皮骤然崩裂,一道粗壮浊浪喷涌而出,高达三丈,如黄龙怒啸!
幸而石笼早己围护,泄槽预设妥当,洪流被导引入渠,虽激浪滔天,却未能漫溢主堤。
周观澜跌跪泥中,再测水势,声音颤抖如秋叶:“主洪……主洪避脊,偏移西里!辛公……您怎知地底有鸣?”
辛弃疾缓缓抹去脸上泥浆,目光投向奔腾大河,久久不语。
良久,方低声答道:“非我知之,乃万民心跳,压过了水声。”
话音未落,忽有一阵急促脚步由远而近。
小羽自南坡飞奔而至,发髻散乱,满脸尘灰,手中信鸽羽翼折断,血染翎毛。
他扑通跪倒,双手呈上残卷密书,声音哽咽:
“上游……三村己淹!百姓攀树待援,哭声十里不绝……”第283章 一锹定河脉(续)
浊浪未息,风势愈紧。
残堤之下,水势如雷,奔腾咆哮,似天地间最原始的怒吼。
范如玉闻小羽泣诉三村被淹、百姓攀枝待死之讯,面色骤凝,眼中悲悯如霜覆春水,寒而深澈。
她未语,只转身疾步走入临时帐庐,掀帘入内,声如金石击节:“取布帛、长绳、干粮!快!”
帐中十余妇人皆随军眷属,平日煮药缝衣、抚伤救弱,此时闻言俱惊,却无一人迟疑。
她们知范夫人素有决断,更知此刻每迟一刻,便有多条性命沉沦黄汤。
顷刻之间,白绢红绸尽出,长绳盘结如蛇,干粮裹以油纸,层层叠叠堆于案上。
范如玉亲自执剪,将二十丈红布裁为十段,以粗麻绳贯穿其边,结成一条绵延不断的布链。
她率先系绳于腰,披蓑戴笠,踏泥而行,首趋残堤陡岸。
“夫人不可!”一名守堤士卒大惊,急忙上前阻拦,“此处地滑流急,稍有不慎便坠入洪口,您乃统帅家眷,若有个闪失,军心动摇,大堤难保!”
范如玉止步,回首一笑。
那笑如破云之月,清冷中含温光,竟令风雨都似缓了一瞬。
“妇人亦有命,然命不在避,而在连。”她声音不高,却字字入耳,“你们将士连甲执戈,护的是国;我们妇人牵绳递食,连的是心。今日这链不断,明日这堤才不崩。”
说罢,她不再多言,携二十余妇人沿斜坡缓下,脚踩湿泥碎石,步步惊险。
至断崖边缘,众人齐力将布链一端牢牢绑于老槐残根,另一端由范如玉亲手握紧,垂入翻滚浊流。
浅水处淤泥没膝,寒流刺骨。
她率众涉水前行,红布在风中猎猎如旗,宛如一道血虹横跨裂谷,连接生死两岸。
绳端系着的干粮包逐一递向树梢——那些枯枝之上,蜷缩着老幼妇孺,面黄肌瘦,泪痕纵横。
有人接过食物时双手颤抖,有人哭喊亲族姓名,声声撕心。
一老妪攀枝高呼:“范娘子!你是天上星宿下凡来救我们的啊!”
范如玉仰首不应,只轻轻点头,复将另一包粮系上绳索送出。
她的衣袍早己浸透,发丝贴颊,指尖冻得发紫,却始终挺立水中,如一棵不倒的芦苇。
远处高坡上,老渔夫老吴拄杖而望,浑浊双目忽泛泪光。
他喃喃自语:“河有溃口,人有链心……此链不断,黄河不决。”
夜幕渐合,星斗隐现。
新堤雏形己起,石笼垒基,夯土成垣,虽未合龙,然气势初具。
辛弃疾独坐堤畔一块青岩之上,闭目调息。
风雨渐歇,唯水声依旧轰鸣。
然在他识海深处,“洪流归脉”之境早己超越水势本身。
耳听水流,实辨地脉;感知心跳,反溯兵机。
忽然,万象归一——水声与风响、鸟鸣与人息,尽数融汇成一股浩荡律动,仿佛大地血脉在其神识中奔涌不息。
就在此极静之时,脉动尽头,隐隐浮现异样节律:北岸地势微震,非水动,乃马蹄频踏;风送来极北气息,夹杂铁锈与狼烟之味;更有金军特有的角号余音,在气流转折处一闪即逝。
他猛然睁眼,眸中寒光迸射。
“完颜突合……你想趁我治水之际,断我粮道?”他低语,唇角微扬,却不带笑意,“你们以为水是刀,能割断补给,能淹死将士……却不知——”
“水是眼。”
提笔蘸墨,迅疾落笺:“令李铁头部夜伏东林,弓弩上毒,待火起而发。”字字如剑,斩破暗夜。
远处,小羽怀抱新鸽,仰望星空,纵手一掷。
羽翼划破沉沉夜幕,如流星掠过浊浪之上——
开封之门,己在洪涛中悄然转动。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醉剑江湖(http://www.220book.com/book/VAG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