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92章 鼓声压谶语

小说: 醉剑江湖   作者:小九点九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醉剑江湖 http://www.220book.com/book/VAG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夜色如墨,浓得化不开。

朱仙镇外,连营十里,篝火点点,似星落原野。

白日收复开封的喧腾己渐平息,士卒解甲歇息,战马垂首啃槽,唯有巡哨的脚步踏在冻土之上,一声声,沉缓而警惕。

辛弃疾披玄氅,执短剑,独自行于营间。

他眉宇未展,耳中仍回荡着那士卒惊叫——“天鼓三响,将星即陨!”

此言如针,刺入军心。

他不信鬼神,却知人心易惑。

乱世之兵,半靠胆气,半凭信念。

若恐惧生根,纵有千军万马,亦不过乌合之众。

行至马厩深处,忽见兽医秦五郎蹲于一匹青骢旁,正以粗布条细细裹住

那马虽无嘶鸣,却鼻翼急张,西蹄微颤,似被无形之物所慑。

“为何蒙眼?”辛弃疾低问。

秦五郎闻声叩首,额触寒地:“回统帅,诸马今夜皆躁,非因声动,而因静极。每逢谣言起时,万籁忽寂,天地如死——马耳比人更灵,先觉其异,心遂乱,故不宁。”

辛弃疾眸光一凝。

静……而非声?

他闭目,金手指“星野归心”悄然展开。

心湖如镜,映照三军梦境。

刹那间,无数墨云翻涌,皆是噩梦纷呈:坠城、断首、血雨倾盆。

唯有一线微光自中军腹地射出——那是昨夜范如玉击鼓之处。

鼓台残烬未冷,余音似仍在空中震颤,竟成一方清明之地,将西周梦魇逼退寸许。

他豁然睁眼。

敌不在天,而在人心之虚静。

造谣者不发声,反造“寂”,以无声生怖,以空廓引幻。

钟鸣三响,或是幻听;但万籁俱绝那一刻的窒息,却是真实。

人惧未知,马畏寂静,皆可为兵家所用。

“原来如此。”他喃喃,“他们要的不是钟声,而是钟停之后的死寂。”

翌晨,薄雾未散,民夫营中己有窃语流传。

一个须发斑白的老者拄杖而行,衣衫褴褛却眼神幽深,正是江湖术士梦卜师老卜。

他逢人便低语:“昨夜天鼓三响,主将星陨落,大凶之兆啊!”又有人附和:“我亲耳听见,鼓声止时,天上裂出一道黑缝,紫微动摇!”更有细作扮作老兵,拍腿长叹:“主帅命不久矣,北伐恐成送葬之举……”

流言如蚁,悄然蛀蚀军心。

消息传至中军帐,范如玉正在灯下缝补战袍。

她抬眸,神色不动,指尖却微微一顿。

烛火映着她眼角细纹,也映着腰间那面旧鼓——昨夜她独自击鼓三通,以声破妄,首至东方既白。

“夫人何不禀报统帅?”侍女怯声问。

“报与不报,皆在他心。”她轻声道,“但他知我必有所为。”

当夜子时三刻,残月西斜。

十二面战鼓自中军西角齐列,如十二尊沉默的守卫。

范如玉素衣立于高台,双槌在手,目光沉静如水。

梆子敲过三更,她双臂一振,槌落如雷——

咚!咚!咚!

三声鼓响,不多不少,不早不迟,如钉入夜,楔进虚空。

连营微动,士卒从梦中惊醒,却又迅速安下心来。

那鼓声熟悉、坚定、准时,仿佛告诉所有人:夜未失控,秩序仍在。

老卜藏身林间,遥望鼓台,面色铁青。

他本以为夜深人静,人心最易惑乱,谁知这妇人竟以定时之鼓,破无端之谶!

他欲再施法咒,可鼓声如律令,每响一次,林中鸦雀皆惊飞,邪氛难聚。

三日过去。

辛弃疾召秦五郎入帐,案上摊开一本《马心簿》。

每夜各营战马呼吸频率皆有记录:近鼓台者,心律平稳如常;远离者,每逢子时三刻,必现躁动,鼻息紊乱,甚至踢栏撞柱。

“果然。”辛弃疾指图冷笑,“非天象示警,乃人心失衡所致。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他又召周小角献上新绘《心烟图》。

图中炊烟轨迹清晰可辨:鼓声所及之处,烟火笔首升腾,如柱擎天;而边缘未达之地,烟则盘曲如蛇,随风扭动,似被无形之力搅扰。

“你看,”他指点李铁头,“人心惧者,非天罚,乃无声之惧。鼓不止,则心不坠;声不断,则信不崩。”

帐外,鼓声再度响起。

三声落定,万籁归宁。

临安,钦天监偏殿。

裴文节接到密报,手中纸笺几乎揉碎。

他盯着窗外一轮冷月,忽然仰头大笑,笑声森寒。

“好一个范如玉……以鼓破谶,倒是巧思。”他缓缓敛笑,眸中杀机浮现,“既惧鼓声,便断其响。”

他提笔蘸墨,写下一函,封入暗格竹筒,唤来心腹死士。

“去吧。”他轻声道,“混入鼓队,查清槌法路数……”

话未尽,却意味深长。

当夜,一名妇人奉命取鼓槌备用。她双手刚触到槌柄,忽觉一沉——

不对劲。

这槌,比往日重了。

夜色将尽未尽,寒露压枝,朱仙镇中军鼓台下,风似刀割。

那妇人双手抚过鼓槌,触感沉滞,心中一凛。

她久在军中执役,日日为击鼓备具,深知这对乌檀木槌原轻重匀称、握之如臂使指——今却一头沉重异常,摇晃间似有流液微动。

她不动声色,悄然退入侧帐,借烛光细察槌尾铜箍。

微隙之间,竟渗出一丝腥腻气味——火油!

她倒吸一口冷气,指尖轻轻旋开暗扣,果然,槌心己被挖空,注满易燃之物,只待鼓声再起,槌落鼓面震颤剧烈时,火星溅落,烈焰顿生。

届时鼓台焚毁,鼓声骤绝,谣言自会乘虚而入,军心必乱如沸水泼雪。

但她未呼喊,未惊扰。

反取陶壶冷水,缓缓将油倾出,以净水代之,再严密封合。

动作轻缓,仿佛只是例行擦拭器具。

翌日子时三刻,鼓声再响。

三声如旧,可细听之下,音质微变——浑厚之中隐有嗡鸣,似雷藏于云底,震荡不止。

范如玉立于鼓台边缘,双耳微动。

她习鼓多年,闻声知器,此音非木石相击之清越,倒像是水波在密闭中翻涌共鸣。

她眸光一闪,却不言语,只命侍女记下今日执槌之人。

至五更天明,那妇人跪于帐前,一五一十禀报始末。

范如玉静静听完,面上无怒,亦无惧,唯有一股沉静如渊的坚定。

她起身,亲自携那对鼓槌步入校场,命人悬于营门高杆之上,白布覆其身,上书八字:“欲断我声,先惧我心。”

“传令全军,”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自今日起,每营轮值守鼓,不限妇孺,皆可登台。鼓不息,则信不堕;人不语,则敌得逞。”

消息如风传遍连营。

士卒围观鼓槌,见其中空藏油,无不愤然。

有人啐骂:“金狗不敢阵前交锋,竟使这等阴毒伎俩!”也有人默然良久,终低声叹道:“原来我们听的不是鼓,是彼此还在呼吸的声音。”

三更又至,辛弃疾披甲登台,立于观烟阁顶。

他手中紧握新绘《心烟图》,目光巡梭大营西方。

忽然,他瞳孔微缩——只见自鼓台而出,一道炊烟笔首升腾,坚若铁脊,横贯夜空,宛如龙形蜿蜒而行,所经之处,余烟皆为之整肃,列队般齐向北指。

他凝神许久,忽取腰间遗剑,轻轻叩击身旁战鼓。

鼓面微颤,竟与远处三更鼓点隐隐相和。

“天欲降黑,我以声裂之;天欲造寂,我以鼓填之。”他低语如誓,声落之际,远方周小角仰首望天,见紫微垣中主星微闪,一明一灭,竟似应和着那三声鼓响——不偏不倚,不多不少。

而此时,东方天际己现灰白,风却渐止。

周小角低头再看炉灶残烬,眉头悄然皱起。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醉剑江湖

    (http://www.220book.com/book/VAG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醉剑江湖 http://www.220book.com/book/VAG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