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11章 心布不裁

小说: 醉剑江湖   作者:小九点九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醉剑江湖 http://www.220book.com/book/VAG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夜色如墨,黄河冰原之上,七堆篝火熊然燃起,焰光冲天,映得千里雪野一片赤红。

那火焰排列成北斗之形,斗柄指北,斗口向南,仿佛天地间悄然布下了一局命局,静待人血为引,以心为契。

十七路义军首领肃立火间,刀刃在掌心划过,鲜血顺着指缝滴落,渗入冰层裂缝。

每一滴血落下,皆发出“嗤”的轻响,似与千年寒冰争命,又似唤醒沉睡的河魂。

风未再起,雪亦停歇,万籁俱寂,唯有心跳与火焰噼啪声交织如鼓。

辛弃疾立于北斗中央,玄袍临风,目光如渊。

他双目微阖,却己开启“心渊照影”——此乃他自幼修习、融于血脉的异能:过目不忘,察微知著,尤擅辨人心真伪。

此刻万千心跳在他耳中化作洪流,如千军奔涌,万马嘶鸣。

然而在这浩荡声浪之中,唯有一处异动如针刺骨——

那人呼吸藏滞,三度心跳骤停,虽只瞬息,却如暗流逆涌,逃不过他的感知。

辛弃疾不动声色,眼角微垂,向范如玉投去一瞥。

范如玉静立侧畔,素衣如雪,神情温婉却不失锐利。

她指尖轻扣袖中银针,接收到夫君之意,眸光微转,悄然抬手,以指尖轻点墨无痕肩头。

墨无痕低首,黑衣裹身,面覆轻纱,仅露一双冷峻的眼。

他从怀中取出“心布”一角,缓缓移至那人心顶上方。

刹那间,异变陡生!

原本流转微光的布纹,竟如遇极寒霜气,骤然黯淡,边缘泛出灰白死色,仿佛被无形之力吞噬生机。

布面隐约浮现一丝裂痕,如同预兆灾祸的谶语。

众人尚未察觉,唯有红姑敏锐抬头,刀锋微颤:“布……怎么了?”

而那人——赵九枭,正强作镇定,随众高誓,声音洪亮:“山河未复,此约不绝!”

话音未落,辛弃疾忽地抬手,首指其喉结,声如寒铁:“你吞咽三次,却未发声。血誓之人,气血激荡,岂能藏声?”

赵九枭浑身一僵,瞳孔骤缩。

他确实在掩饰——方才誓言出口时,喉部肌肉本能收缩,强行压住一声哽咽。

那是长期训练出的伪装反应,为防情绪泄露。

可他万万没想到,竟被人从吞咽动作中识破破绽!

更令人骇然的是,辛弃疾紧接着冷笑一声,步步逼近:“你说你是河北张大脚旧部,兄长死于金人火刑。若真如此,你臂上应有烙印旧痕——可你皮肤如新,未曾受刑。”

赵九枭脸色瞬间惨白。

红姑怒极,双刀横掠,寒光贴颈而过,削断数根发丝:“说!谁派你来?”

赵九枭咬牙不语,

墨无痕默默上前,从袖中取出一缕桑皮纸,覆于赵九枭右手背,继而取火炭轻烘。

纸面渐渐泛黄,其下竟浮现出细密金纹——乃是用特制药水书写、遇热方显的密文:

“杀辛,伪书南传。”

众将哗然,刀锋齐指!

“金谍!”

“当斩!”

“焚其尸以祭盟!”

怒吼声震彻河谷,杀气再度腾空。

然就在此时,辛弃疾抬手一挥,止住群情。

他凝视赵九枭,目光深不见底,竟无半分杀意,反透出一丝悲悯:“你可走。”

众人愕然。

“我不杀你。”辛弃疾缓缓道,“但若你回金营,便带一句话——中原之心,非刀可断,唯信能连。”

赵九枭怔住,眼中杀意动摇,嘴唇微动,似欲开口,终未言。

辛弃疾挥手,命人松绑。

绳索坠地之声清脆入耳,仿佛某种宿命的断裂。

赵九枭踉跄后退几步,望了一眼那仍在黯淡中挣扎的“心布”,又看了看辛弃疾如山的身影,终究转身,踏雪而去。

身影渐远,没入苍茫夜色,唯余一行足迹,在火光尽头缓缓消融。

篝火依旧燃烧,北斗未移。

辛弃疾仰望长空,小九点九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心中却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此人虽去,未必不再生波澜;盟约虽立,尚需万心归一。

他转首看向范如玉。

她正凝望着那幅“心布”,眼神清明如月照寒江。

忽而,她俯身,双手捧起布帛,缓步走向冰面中央。

火光照耀下,她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仿佛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她未语,只是轻轻将“心布”铺展于黄河坚冰之上。

布落无声,却似有千钧之重。

刹那间,冰层深处再传裂响,细微如脉搏跳动。

而那布面纹理,竟隐隐泛起微光,仿佛回应某种召唤。

夜色未褪,寒星犹悬于天际,黄河冰原上那幅“心布”静静铺展在万古寒冰之上,仿佛承载着十七路义军沉甸甸的魂魄。

范如玉双膝微屈,双手仍轻按布缘,指尖微颤,非因寒冷,而是感应到某种自地脉深处升起的共鸣。

她眸光如水,映着布面渐起的微光,低声道:“血己入河,心当不欺。”

随即,她抬首环视诸将,声虽清婉,却字字如钉入铁石:“此布不裁不绣,不书名姓,唯连十七方心。若有一方背信,布自裂;若万心归一,布自燃。”话音落时,天地似有回应——忽有暖风自南而来,穿行于七堆篝火之间,拂动烈焰,也拂动人心。

那风不合时令,不带雪尘,温润如春溪初涌,竟使冰层微微震颤。

而“心布”之上的纹路,原本如素绢无痕,此刻却如星河流转,一点一点亮起,泛出淡淡的红光,仿佛血脉在苏醒,又似古老符咒被唤醒。

诸将屏息凝视,刀柄紧握,有人暗自划符,有人默诵祖训,皆觉此景非人力可为。

辛弃疾立于冰河中央,双目微阖,“心渊照影”全开。

万千心跳在他感知中汇成一道洪流,原本杂乱无章的律动,此刻竟渐渐合拍,如同战鼓同频,杀伐与忠勇交织,疑虑与赤诚熔铸——十七路军心,己在血誓与心布之间,悄然合一。

他心中明悟:此非虚仪,乃势成也。

猛然睁眼,寒光西射,拔腰间长剑,剑锋首指苍穹,旋即划地三道深痕,每一划皆裂冰寸许,声响清越,如钟鸣九野。

三痕并列,北向如箭,其意昭然。

“今约既立!”他声若雷霆,压过风雪,“不称王,不封侯,唯以‘共土共血’为旗!自明日始,各部轮守白马、延津、酸枣三关;粮秣由‘民心仓’统调,不得私藏;号令所出,不在文书,不在虎符,唯以‘心布’所向而行!”

诸将闻言,纷纷跪地,手掌覆血,高举过顶:“遵令!共土共血,死不旋踵!”

红姑立于前列,双刀拄地,眼中热泪几欲夺眶。

她身后的三百娘子军齐刷刷单膝点冰,甲胄铿然,声震河谷。

她们不是男儿,却比许多男儿更知家国之痛。

此时,墨无痕悄然退至边缘,从袖中取出一只灰羽信鸽,轻轻托于掌心。

小羽低头,喙轻点他指尖,似有灵性。

他将一枚细小的拓影薄片缚于鸽足——正是“心布”一角纹路的阴刻铜模,纤毫毕现。

“去。”他低语,掌心一松。

灰羽振翅,破空南掠,隐入晨前最深的暗云之中。

幽州城头,五更鼓未响,金将完颜兀鲁正在帐中对镜试戴南朝官帽,嘴角含讥。

忽闻窗外扑棱一声,亲兵拾得残羽,呈上一物。

他展开拓影,只一眼,手便猛地一抖,杯中烈酒倾洒案前,洇湿了北伐布防图的一角。

而黄河之畔,黎明将至未至。

“心布”仍泛微光,如月下珊瑚,静静伏于冰面。

辛弃疾负手而立,目光深邃。

红姑领命,正欲率娘子军移驻白马渡,布角微扬,随风轻颤。

就在此瞬——

他心头骤然一凛!

“心渊照影”毫无征兆地剧烈震荡,仿佛千丝万缕的信念之流中,突现一丝逆涌的黑潮。

那波动并非来自风动,亦非人声扰动。

而是……布纹自身,起了细微却清晰的震颤。



    (http://www.220book.com/book/VAG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醉剑江湖 http://www.220book.com/book/VAG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