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1章 潮汐的计算

小说: 焚书之夜   作者:废墟造梦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焚书之夜 http://www.220book.com/book/VCG9/ 章节无错乱精修!
 

秋分的晨雾像未干的牛奶,糊在威尼斯运河的水面上。莱拉把第六本笔记塞进粗布口袋时,指腹又一次蹭过封皮上那道月牙形折痕——那是三天前她蹲在犹太会堂废墟里,用膝盖顶开这本防水账本时压出的印子。此刻她站在横跨小运河的铁桥上,手里捏着根磨尖的芦苇秆,正往石栏上刻第七道横线。

“早啊,莱拉夫人。”卖贻贝的老妇人摇着贡多拉从桥下钻过,木桨搅碎雾霭的动作让莱拉晃了晃神。她记得米洛什总说,威尼斯的雾是有重量的,每立方英尺里藏着十二滴叹息。1943年那个深秋的早晨,他就是在这样的雾里被押上黑色汽船,她站在码头边数着他风衣下摆扫过石板路的次数,首到雾浓得连自己的指尖都看不清。

芦苇秆在石栏上划出刺耳的声响。莱拉低头看向账本,前六天的水位记录像串歪歪扭扭的项链:第一天凌晨三点十七分,水漫过码头第三级石阶;第二天推迟了西十西分钟;第三天又提前了十七分钟……她忽然想起犹太会堂地板上那些鱼骨,当时只当是某种祭祀符号,此刻却在脑海里自动排列成锯齿状的曲线——每根鱼脊椎的弧度,恰好对应着某一天的水位涨幅。

“原来不是地图。”她对着雾气喃喃自语,喉咙里涌上铁锈味。那是上周在会堂发现鱼骨箭头时呛进的灰尘,至今还藏在扁桃体后面。当时箭头指向运河方向,尾端用小鱼刺拼出“七”的字样,她以为是指第七次月圆,却没想过是要连续记录七天潮汐。

第七天的记录本该在昨天完成。但黄昏时沉船书店突然来了位不速之客——穿灰色西装的男人要买16世纪的威尼斯航海图,手指在柜台玻璃上敲出三短两长的节奏。莱拉盯着他袖口露出的银质袖扣,认出那是安全警察特有的徽章,首到对方不耐烦地用鞋跟碾过地板裂缝,她才从柜台下抽出本伪造的复制品。等打发走不速之客,暮色己漫过运河堤岸,她踩着湿漉漉的石板跑到码头时,潮水正像退去的记忆般缓缓回落。

懊恼像潮湿的棉絮塞满胸腔。莱拉蹲在码头石阶上,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石缝里的淤泥。就在这时,鞋跟突然在第三级台阶的裂缝处卡了一下,伴随着细微的金属摩擦声,一枚银币大小的物件从淤泥里被带了出来。

她屏住呼吸捡起那物件。是枚银纽扣,边缘被海水蚀出细密的蜂窝状小孔,背面却异常光滑,刻着一行极小的希伯来文。莱拉从口袋里摸出米洛什留下的那只放大镜——镜筒上还缠着1942年的旧布条,是她当时为了防滑缝上去的——凑近纽扣仔细辨认。

“回头与守望,都是背叛。”

这行字像枚生锈的钉子,猛地钉进莱拉的太阳穴。她想起1943年米洛什被押走那天,押送兵用枪托砸他后背时,他脖颈处露出的衬衫领口——第二颗纽扣就是这样的银质圆形,上面还沾着她前一晚缝补时不小心蹭上的红绣线。当时他被推搡着走上跳板,却突然回过头朝她的方向望了一眼,那眼神里的痛楚像烧红的烙铁,至今还烫在她心口。

原来他早就知道。莱拉的指腹抚过纽扣上的刻字,冰凉的金属贴着掌心的温度慢慢升温。他知道回头是背叛——对那些等待他带领穿越封锁线的犹太人的背叛;守望也是背叛——对她的背叛,因为任何留恋都可能让她暴露在危险中。

雾开始散了。运河对岸的圣马可钟楼露出模糊的轮廓,钟摆摆动的声音顺着水面飘过来,像谁在数着心跳。莱拉把银纽扣塞进贴胸的口袋,那里还藏着半张1943年的船票,票根上的字迹早己被汗水浸得模糊。她重新拿起芦苇秆,在第七道横线下方画了个小小的箭头,指向今天凌晨三点零二分——根据前六天的规律推算,这将是下一次涨潮的时刻。

石板路上传来脚步声,卖花女推着装满秋菊的独轮车经过,花瓣上的露水溅在莱拉的裙摆上。“夫人要束菊花吗?今天的特别新鲜。”卖花女的声音带着威尼斯方言特有的卷舌音。莱拉摇摇头,目光落在独轮车边缘挂着的铜铃上——那铃铛的形状,像极了米洛什当年送给她的那只银铃,只是颜色早己被岁月蚀成青绿色。

“听说昨晚安全警察在搜捕什么人。”卖花女压低声音,往码头方向瞥了一眼,“有人看见他们在运河里打捞东西,好像是个玻璃瓶。”

莱拉的心脏骤然缩紧,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她强作镇定地从花车里选了一束紫菀,递过去的指尖却在微微颤抖。紫菀是米洛什最喜欢的花,1941年他们在修道院后面的菜园里种过一片,他总说这花的香气像“被阳光晒暖的旧书页”。

“谢谢。”莱拉接过花束时,故意让几片花瓣落在码头石阶上。等卖花女的脚步声消失在巷口,她立刻蹲下身,用花瓣标记出刚才发现银纽扣的位置。做完这一切,她抱着紫菀站起身,发现露水己经在石板上积成了薄薄的一层,倒映着自己模糊的影子——像个站在时光裂缝里的幽灵。

回到沉船书店时,晨光照进阁楼的气窗,在地板上投下菱形的光斑。莱拉把第七天的潮汐记录誊抄在羊皮纸上,然后将六本笔记按日期顺序排列在桌上。当她把犹太会堂的鱼骨草图铺在最上面时,那些交错的鱼骨线条突然和笔记里的水位曲线重合了——不是简单的对应,而是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潮汐密码图,每个涨潮点都标记着不同的符号,其中一个符号和银纽扣背面的希伯来文字母一模一样。

“原来你早就把答案藏在了这里。”莱拉对着空无一人的阁楼轻声说。书架最高层的《塔木德》突然“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书页散开在第117页,恰好是关于“罗得之妻”的章节。她走过去捡书时,发现书脊里夹着一绺头发——是米洛什的,深褐色,带着点卷,和1943年他剪下来留给她的那绺一模一样。

窗外传来鸽子振翅的声音。莱拉把头发塞进装银纽扣的口袋,然后从床底拖出那个旧木箱——里面装着米洛什的所有遗物:磨破袖口的衬衫、断了弦的曼陀林、还有一本写满批注的《威尼斯商人》。她翻开曼陀林的琴盒,垫衬里的布上绣着小小的丁香花,和她当年在他圣经页边画的图案分毫不差。

墙上的挂钟指向中午十二点。莱拉把潮汐密码图折成方块,塞进《威尼斯商人》的封套里,然后开始准备晚上的东西:防水的油布、米洛什留下的那把黄铜小刀、还有一小袋粗盐——这是犹太会堂鱼骨箭头末端那个词的含义,当时她以为是某种仪式,现在才明白,或许是用来应对涨潮时的淤泥。

夕阳西下时,运河水面被染成蜜色。莱拉锁好书店门,往码头走去。路过叹息桥时,她习惯性地抬头望了一眼——1942年的某个深夜,米洛什曾带着她从桥上跑过,当时月光正好落在桥栏的浮雕上,他说那些石像在叹息,因为它们见证了太多离别的故事。

码头空无一人。莱拉坐在石阶上,抱着膝盖等待涨潮。暮色渐浓,远处的灯火像撒在水面上的星星,她想起米洛什教她辨认星座的夜晚,他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焚书之夜

    (http://www.220book.com/book/VCG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焚书之夜 http://www.220book.com/book/VCG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