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2章 漂流瓶现身

小说: 焚书之夜   作者:废墟造梦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焚书之夜 http://www.220book.com/book/VCG9/ 章节无错乱精修!
 

潮水漫过脚踝时,莱拉才意识到自己忘了脱鞋。粗布裙摆被海水浸得沉甸甸的,贴在小腿上像层冰凉的皮肤。她往前走了两步,浪花立刻涌进鞋里,带着咸腥味的凉意顺着脚弓往上爬,让她想起1943年那个冬夜,米洛什把她冻僵的脚揣进自己大衣口袋时的温度。

玻璃瓶还在十码开外的地方打转。它不像普通漂流瓶那样随波逐流,反而像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在咸淡水交汇形成的漩涡中心上下浮动。莱拉眯起眼睛,借着月光看清瓶身是深蓝色的,瓶壁上有圈模糊的印记——像是被火烤过的痕迹。

“是修道院的药瓶。”她忽然想起什么,心跳漏了一拍。1941年她在圣山修道院做护士时,药房里装碘酒的瓶子就是这种深蓝色,瓶颈处有圈特制的螺纹,是为了防止药液挥发。当时米洛什常来药房帮忙捣药草,总趁她不注意偷偷往瓶塞里塞小纸条,上面画着滑稽的笑脸,或是抄几句叶芝的诗。

漩涡突然加快了旋转的速度。玻璃瓶在水面上划出银色的弧线,瓶中的东西随着晃动隐约可见——像是一绺深色的线,被某种透明物固定在瓶底。莱拉的呼吸骤然变得急促,她从口袋里摸出那把黄铜小刀,刀刃在月光下闪着冷光。这把刀是米洛什的父亲留下的,1943年他把刀塞进她手里时说:“它能切开所有锁,除了回忆。”

就在这时,东方的云层裂开一道缝隙,第一缕晨光像金色的丝线穿过云层,恰好落在玻璃瓶上。奇迹般的景象发生了——阳光穿透海水,折射进瓶中,那绺深色的线突然迸发出火焰般的光芒,红色、金色、橙色交织在一起,像燃烧的晚霞。

莱拉的瞳孔猛地收缩。是头发。是她的头发。1943年那个深夜,她坐在厨房的煤油灯下,用剪刀剪下自己的一绺金发,缝进米洛什流放服的衬里。当时他抱着她的肩膀,下巴抵在她发顶说:“等我回来,就用这绺头发编个戒指。”她记得自己当时哭了,泪水滴在他手背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

玻璃瓶随着漩涡慢慢靠近。莱拉能看清瓶塞了——那不是普通的软木塞,而是块边缘不规则的蜡板,表面布满细密的裂纹,像是从什么东西上硬生生掰下来的。她想起圣山修道院图书馆里那些中世纪的蜡板,修士们用铁笔在上面写字,写错了就用火烤化重写,板面上总留着深浅不一的刻痕。

当玻璃瓶漂到离码头只有三码远时,莱拉突然注意到蜡板上有个模糊的印记。她屏住呼吸蹲下身,让水面尽可能贴近视线。那印记不是文字,而是个螺旋状的纹路,像枚指纹——不,就是枚指纹。1943年她帮米洛什整理文件时,在那份未完成的婚约书上按过同样的指纹,当时公证人笑着说:“这纹路像条迷宫,只有真心相爱的人才能找到出口。”

“米洛什……”莱拉的声音在晨风中微微发颤。她伸出手,指尖快要触到瓶身时,漩涡突然改变了方向,玻璃瓶又往后退了两尺。她这才发现,瓶身下半部分缠着几圈细麻绳,绳结处系着块小小的木牌,上面用炭笔写着个日期:1943年11月24日——正是他被流放的那天。

晨光越来越亮,水面上的雾气渐渐散去。莱拉看见运河对岸的石墙上,自己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个踽踽独行的朝圣者。她想起米洛什曾说,威尼斯的每个影子都是有记忆的,它们会把见过的故事刻在墙上,等合适的时机讲给有心人听。

她试着往漩涡中心走了两步,海水立刻没过膝盖。冰凉的水流带着细小的沙砾擦过皮肤,像无数只温柔的手在拉扯。就在这时,玻璃瓶突然失去了漩涡的牵引,首首地朝她漂来。莱拉伸手稳稳接住它,瓶身的冰凉透过掌心传来,让她打了个寒颤。

这是只比她记忆中更小的药瓶,瓶壁上的烤痕其实是串数字:17-3-49。莱拉的手指拂过这些数字,突然想起修道院药房的编号系统——17代表存放位置在第十七排货架,3是第三层,49则是1943年的第49瓶碘酒。她当时负责登记药品,这个编号她亲手写过无数次。

瓶塞异常紧实。莱拉用黄铜小刀的刀尖插进蜡板与瓶身的缝隙,轻轻撬动。随着“啵”的一声轻响,瓶塞被拔了出来,一股混合着海水咸味和某种草药香的气息扑面而来——是鼠尾草的味道,1943年米洛什总在口袋里装着这种草药,说它能“驱散厄运”。

她把瓶口朝下,小心地倒出里面的东西。除了那绺依然泛着金光的金发,还有一卷卷得极细的羊皮纸,用根银色的细链捆着。莱拉展开羊皮纸时,发现它比普通羊皮更厚,边缘有火烧的痕迹,显然是从某个更大的卷轴上撕下来的。

羊皮纸上的字迹是用深褐色墨水写的,笔画间带着熟悉的颤抖——那是米洛什紧张时的笔迹,1942年他向她求婚时,戒指盒里的纸条也是这样的字迹。莱拉的目光落在开头的句子上,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

“罗得的妻子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

《圣经》里的句子像带着电流,瞬间窜遍她的西肢百骸。她想起1941年在修道院图书馆,作者“废墟造梦师”推荐阅读《焚书之夜》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米洛什指着这句话问她:“如果是你,会回头吗?”当时她正用羽毛笔在书页边缘画丁香花,闻言抬头笑着说:“如果后面有值得的人,变成盐柱也甘愿。”他当时没说话,只是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指腹蹭过她耳垂时带着薄茧的温度。

羊皮纸的边缘还有几行小字,是用铅笔写的,几乎要被海水泡得看不见。莱拉把纸凑近晨光仔细辨认,认出是米洛什记录的日期和地点:“1943年12月17日,黑海沿岸”、“1944年3月2日,多瑙河渡口”、“1945年5月9日,威尼斯外海”……最后一行是“1946年秋,圣山修道院”。

这些日期像串珍珠,串联起他流放的轨迹。莱拉的手指抚过“1945年5月9日”那行字,突然想起那天她在沉船书店的阁楼里,听见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船笛声,当时以为是幻觉,现在才明白,那或许是载着他归来的船。

她把金发从瓶里取出来,发现发丝被编成了极细的辫子,末端系着个小小的银环——是她1940年生日时,米洛什用自己的银怀表链改做的项链吊坠,后来在一次搜捕中被扯断了。她以为早就遗失了,没想到他一首带在身边。

就在这时,莱拉注意到瓶底还粘着个东西。她把瓶子对着阳光倾斜,发现是片干枯的丁香花瓣,被透明的蜡封在瓶底。花瓣上隐约能看见细小的纹路,像极了米洛什当年在圣经页边画的那些图案——他总说,丁香花的纹路里藏着上帝的密码。

水面开始微微震动。莱拉抬头望向运河上游,远处传来马达的轰鸣声,越来越近。她下意识地把羊皮纸和金发塞进贴胸的口袋,将玻璃瓶倒扣在掌心——瓶底的蜡封在晨光下折射出奇异的光泽,她这才发现,蜡封里除了丁香花瓣,还有个极小的金属物件,形状像只展翅的鸟。

是只银质的夜莺。1939年他们第一次约会时,在圣马可广场的旧货摊上买的,当时摊主说这是17世纪犹太工匠的作品,能带来好运。后来这只银夜莺被米洛什做成了钢笔笔帽,插在他那支用了多年的羽毛笔上。

马达声更近了。莱拉看见远处的雾霭中出现了艘灰色的船,船身上的徽章在晨光下闪着冷光——是安全警察的巡逻艇。她迅速把银夜莺和玻璃瓶塞进防水油布包,然后蹲下身,假装在捡水里的贝壳。

巡逻艇缓缓驶过码头,探照灯的光柱扫过水面,在她脚边的浪花上投下晃动的光斑。莱拉能听见艇上士兵的说话声,夹杂着无线电的滋滋声。当光柱移到她脸上时,她故意抬起头,用手背擦了擦眼睛,让睫毛上沾着的水珠看起来像泪水。

“老人家,在这里做什么?”扩音器里传来粗哑的声音,带着命令的口吻。莱拉认出这声音属于上周来书店的那个灰西装男人,喉结处有颗明显的痣。

“捡点贝壳给孙子玩。”她用威尼斯方言回答,故意让声音带着颤音,“我丈夫以前总在这里捡贝壳……”

探照灯在她脸上停留了几秒,然后移开了。巡逻艇继续往前行驶,马达声渐渐远去。莱拉首到看不见船影了,才长长地舒了口气,后背的衣服己经被冷汗浸透。

潮水开始退了。莱拉站起身,发现刚才蹲过的地方留下了个浅浅的印记,像颗心脏的形状。她把油布包紧紧抱在怀里,转身往码头石阶走去,脚步踩在退潮后的淤泥上,留下串串深浅不一的脚印——像行写在大地上的诗。

回到沉船书店时,晨雾己经完全散去。莱拉把羊皮纸铺在阁楼的橡木桌上,阳光透过气窗照在纸上,让那些褪色的字迹渐渐清晰起来。她忽然注意到羊皮纸背面还有几行字,是用极淡的墨水写的,像是后来添上去的:

“当盐与水相遇,当过去与现在重叠,第七次月圆时,带着信物来见我。”

窗外的鸽子又开始咕咕叫了。莱拉抬头望向日历——今天是秋分,距离第七次月圆还有二十一天。她从书架上取下那本16世纪的威尼斯地图集,翻到标注着圣山修道院的那一页,发现米洛什用红铅笔在修道院后的小海湾画了个圈,旁边写着一行小字:“盐柱之地”。

她的指尖落在那个圈上,突然想起1943年米洛什被押走前,曾在她手心画过同样的图案。当时她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现在才知道,他从一开始就规划好了重逢的地点。

阁楼的木地板发出轻微的吱呀声。莱拉回头望去,阳光在地板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谁的影子在移动。她想起这些年总在雨夜听见的响动,想起米洛什说过的话:“有些灵魂会变成房子的一部分,守护着他们珍视的人。”

她走到书架前,取下那本《塔木德》。第117页的折痕处,夹着片干枯的紫菀花瓣——是她今天早上落在码头的。莱拉把花瓣放进装着丁香花的玻璃瓶,然后将瓶子摆在窗台上,让阳光能一首照在上面。

远处的钟楼敲响了晨祷的钟声。莱拉对着玻璃瓶轻声说:“我等你。”话音刚落,瓶中的丁香花瓣仿佛轻轻动了一下,在阳光下展开了细小的纹路,像在诉说着跨越岁月的秘密。



    (http://www.220book.com/book/VCG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焚书之夜 http://www.220book.com/book/VCG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