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 迟来的碑文

小说: 血谍:1937上海谜雾   作者:萧老先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血谍:1937上海谜雾 http://www.220book.com/book/VCVW/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一九八二年的南京,秋风送爽,却吹不散空气中那份历史的沉重。一座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在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上拔地而起,灰墙兀立,气势恢宏,门楣上镌刻着触目惊心的黑字——“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苏曼卿站在尚未完全对公众开放的主广场上,己是霜染双鬓,身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套裙,胸前的代表证在阳光下微微反光。作为纪念馆筹备工作的特邀顾问和史料审定委员会的负责人,她参与了从选址、设计到布展的全过程。

馆内光线刻意调得幽暗,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崇敬的氛围。墙壁上巨幅的照片、玻璃柜里遇难者的遗物、万人坑遗址的原状展示……每一件实物,每一段文字,都在无声地控诉着那场惨绝人寰的暴行。苏曼卿缓步走过一个个展厅,目光掠过那些扭曲的面孔、残破的衣物、冰冷的数字,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窒息般的痛楚阵阵袭来。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同胞的鲜血,这里的每一个冤魂,都在呼唤着历史的公正。

她的脚步最终停在了一面相对独立、尚未完全布置好的墙壁前。这面墙位于纪念馆尾厅一个僻静而显眼的位置,设计风格与其他展陈不同,材质是温润的黑色大理石,墙上预留出了一片光滑的区域,旁边标注着“真相抗争者纪念墙”的字样。这是苏曼卿力排众议,坚持要增设的。

筹备初期,关于是否设立这样一面特殊的纪念墙,内部有过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纪念馆的主题是遇难同胞,增设“抗争者”墙会分散主题;也有人担心,所列名单涉及不同阵营、背景复杂,难以把握分寸。

面对质疑,苏曼卿罕见地展现了她的执着与强硬。在一次关键的评审会议上,她站起身,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遇难者是历史的受害者,值得我们永远哀悼。但那些在至暗时刻,冒着生命危险揭露真相、抵抗暴行、试图挽救生命的人,他们同样是这段历史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的抗争,彰显了人性在极端压迫下的光辉,他们的牺牲,赋予了这段黑暗历史一丝悲壮的希望。记住他们,不仅是告慰英灵,更是告诉后人,面对罪恶,沉默不是唯一的选择。真相,需要有人去记录,去传递。”

她拿出了早己准备好的名单草案,上面一个个名字,都伴随着她沉痛的讲述:萧之山,法医,发现细菌战证据,喋血奉天;林晚秋,教师,窃取情报,被制成“标本”;顾清如,医生,保护证据,感染牺牲;还有苏曼卿自己化名提及的记者“苏雯”,吞胶卷,坠长江……她也谨慎地提到了像沈炼这样复杂的人物,强调其后期赎罪行为的价值,以及像雷豹、赵刚等无数无名者的贡献。

她的坚持,最终打动了许多人。方案得以通过。此刻,站在光洁如镜、尚未镌刻一字的大理石墙前,苏曼卿仿佛能看到那些熟悉而又遥远的面孔在墙面上浮动。她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那冰凉的表面,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涌上心头,是悲伤,是欣慰,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苏老师,刻字师傅来了,您看这个字体和排版可以吗?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血谍:1937上海谜雾》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年轻的工作人员拿着设计稿走过来,打断了她的思绪。

苏曼卿收敛心神,接过图纸,仔细审阅。她要求字体庄重肃穆,排版简洁大气,每一个名字都必须清晰无误。她反复核对名单的顺序和用字,确保没有任何疏漏。这面墙,将是这些抗争者最后的归宿,也是他们不朽的丰碑。

镌刻工作持续了数日。每当锤凿敲击大理石的声音在馆内回荡,苏曼卿都会远远地站着,或静静地坐在一旁的休息椅上,默默注视着。那一声声清脆的敲击,仿佛不是刻在石头上,而是刻在她的心版上。每一个名字的显现,都伴随着一段鲜血淋漓的记忆。

终于,在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的前夕,“真相抗争者纪念墙”完成了。黑色的墙面上,一个个金色的名字在射灯下熠熠生辉。萧之山、林晚秋、顾清如、钟山、赵刚、雷豹……还有更多或知名或无名的志士。他们的名字按照牺牲或抗争的时间顺序排列,静静地诉说着那段不屈的历史。

揭幕仪式没有大肆声张,只有少数相关人员和受邀的幸存者代表参加。当红色的绸布缓缓落下,露出那面镌满金字的黑墙时,现场一片寂静,只能听到压抑的抽泣声。苏曼卿作为顾问代表发言,她站在墙前,望着下面那些苍老的面孔和年轻的眼睛,百感交集。

“今天,我们在这里,不仅是为了哀悼三十万遇难同胞,也是为了铭记这些在黑暗中点燃火把的人。”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静默的大厅,清晰而坚定,“他们用生命捍卫的,不仅仅是真相,更是人性的尊严和正义的底线。这面墙,是我们对历史的回答:我们不会忘记苦难,更不会忘记抗争。愿他们的精神,如这金石之言,永世长存。”

仪式结束后,人们缓缓上前,献上鲜花,默默瞻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在“林晚秋”的名字前驻足良久,颤抖着伸出手,抚摸着那冰冷的刻痕,老泪纵横。苏曼卿认出,那是当年金陵女子学院幸存的一位老校工。

苏曼卿没有去打扰她,独自走到展厅外的台阶上。秋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远处城市的喧嚣隐约可闻。纪念馆像一座巨大的历史礁石,矗立在时间的河流中。她知道,从今往后,成千上万的人将走进这里,看到那面墙,知道那些名字背后的故事。真相或许会被质疑,历史或许会被曲解,但这面用金石铸就的墙,将成为一个永恒的坐标,无声地证明着曾经发生的一切。

她想起远在纽约的海伦,想起她们分别时的话语。她回到办公室,铺开信纸,开始写信。她要告诉海伦,她们共同守护的记忆,终于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找到了一个坚实的安放之处。那些逝去的灵魂,终于获得了一份庄重的铭记。这迟来的碑文,虽无法弥补万一,但至少,是一个开始,一个对抗遗忘的、永不磨灭的印记。信的末尾,她写道:“海伦,我们所做的一切,终将被历史证明其价值。真相,己在此处扎根。”

随信寄出的,还有一张她站在纪念墙前的照片。照片上的她,眼神沉静而坚定,身后是那面在灯光下闪烁着金色光芒的、沉默却震耳欲聋的墙。



    (http://www.220book.com/book/VCV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血谍:1937上海谜雾 http://www.220book.com/book/VCV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