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窑洞密谋

小说: 血谍:1937上海谜雾   作者:萧老先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血谍:1937上海谜雾 http://www.220book.com/book/VCVW/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一连三天,萧之山强迫自己扮演一个顺从的、正在“安心养伤和学习改造”的伤员。他按时吃药,配合唐璎医生换药,虽然伤口愈合依旧缓慢。他参加指定的学习小组,沉默地听着别人讨论整风文件、生产自救和抗日形势,自己则极少发言。他甚至开始尝试用那根粗糙的榆木拐杖,更熟练地单腿行走,适应着这具残缺身体的平衡。

这种表面上的平静,像一层薄冰,覆盖在他内心汹涌的暗流之上。只有唐璎偶尔投来的、带着审视意味的目光,似乎能隐约察觉到冰层下的不对劲。这个男人的眼神太过沉寂,那不是认命或麻木,而是一种极度压抑后、近乎凝固的专注,像即将扑击前的豹子收敛起所有声息。

机会在第西天下午悄然来临。

学习小组结束后,众人散去。萧之山故意落在最后,缓慢地收拾着那本他几乎没翻过的学习材料。一位年纪稍长、面容黧黑、手上布满老茧、被大家称为“老农”的首长(他负责根据地的后勤生产,平时话语不多,但眼神透着一种泥土般的踏实和不易察觉的精明)似乎也在整理东西,不经意间走到了他身边。

“萧同志,腿脚还不便利?”老农的声音不高,带着浓重的陕北口音,像是随口寒暄。

“嗯,还好,正在适应。”萧之山低声回应,心跳微微加速。

“听说你是从南边大城市来的大夫,见过大世面,也遭了大罪。”老农抬起眼皮,目光看似浑浊,却像能穿透人心,“这黄土高坡,日子苦,条件差,比不了上海滩、南京城吧?”

萧之山摸不准他的意图,谨慎答道:“哪里都是为了抗日。这里……很不一样,但很有力量。”

“力量?”老农嘴角似乎扯动了一下,像是苦笑,又像是别的什么,“力量是有的,但有时候,这力量使的方向,未必能一下子掰首所有弯弯绕绕的事。”

他停顿了一下,用粗糙的手指掸了掸衣服上的粉笔灰,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如同耳语:“有的东西,太大,太吓人,摆在台面上,容易把桌子压垮。桌子垮了,大家都没饭吃。所以啊,聪明人就得想想,能不能换个桌子腿,或者,干脆把东西先搬到灶房里去,等桌子结实了再搬出来。”

萧之山的心脏猛地一缩。他听懂了这极其隐晦的暗示。桌子是指当前的统战大局和内部稳定,而那“东西”,无疑就是他带来的证据。

“灶房……有时候老鼠多,东西放久了,怕是被啃了,或者受潮发霉,再也见不了光。”萧之山盯着地面,同样用极低的声音回应,试探着。

老农沉默了几秒,似乎在评估风险。窑洞里只剩下他们两人,空气仿佛凝固了。

“老鼠哪儿都有,延安也不例外。”老农终于再次开口,声音凝重了几分,“但总有些角落,老鼠一时半会儿打不进去。东西真要是金贵,就不能傻等着。得找信得过的脚夫,走小路,送到真正识货、也不怕桌子晃荡的人手里去。”

他抬起眼,目光锐利地看向萧之山:“国际上有记者,鼻子灵,胆子也不小。重庆那边,龙蛇混杂,水浑,但有时候,浑水才好摸鱼。不过……这条路,九死一生。你现在的样子,怕是连延安城都出不去。”

希望的火苗刚刚燃起,就被现实的冷水泼中。萧之山攥紧了拐杖:“只要有一线可能,我……”

“光有可能不够。”老农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你需要具体的路,具体的人。但这些,我不能给你。我的权限和能做的,非常有限。我只能告诉你,如果你下定决心要走这条险路,那么,一切只能靠你自己去找,去闯。出了任何事,也与你刚才听到的所有话无关。”

这是彻底的撇清,但也是一种默许,甚至是一点极其微弱的指引。老农在告诉他,体制内的路暂时走不通,但体制外,存在着极其渺茫的可能性,代价是彻底脱离“组织”的保护(或者说监控),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血谍:1937上海谜雾》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独自面对所有未知的风险。

“我明白了。”萧之山深吸一口气,所有的犹豫和挣扎在这一刻被彻底压下,只剩下破釜沉舟的决绝,“谢谢首长。”

“我什么也没说。”老农面无表情地首起身,恢复了那副憨厚老农的模样,背着手,踱着步子走出了窑洞,仿佛刚才那番惊心动魄的对话从未发生过。

窑洞里只剩下萧之山一人。他站在原地,久久未动。老农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中那座囚笼最后一把锁。

靠自己。找国际记者。去重庆。

这三个目标像烙印一样刻入他的脑海。接下来的几天,他像一头潜伏的猎豹,开始不动声色地收集一切可能的信息。他利用学习间隙、吃饭时、甚至上厕所的机会,更加留意周围人的谈话,尤其是那些关于外界、关于重庆、关于国际形势的零星碎片。

他听到有人抱怨国民党封锁边区,物资进来困难;有人谈论重庆的纸醉金迷和腐败;有人提及某些外国记者试图进入边区被阻,或者即使进来也受到严格限制;还有人悄悄议论军统在延安可能安插有眼线……

每一个信息点,都被他默默记下,在脑海中拼凑着外部世界模糊而危险的图景。

身体依旧是最大的障碍。他强行加大康复训练的强度,忍着剧痛练习单腿跳跃、保持平衡,甚至尝试不用拐杖短距离移动,结果往往是重重摔倒在地,伤口崩裂,换来唐璎医生更加冰冷的责备和更严格的限制。

但他不管不顾。时间不等人,他体内的那种焦灼感越来越强烈,仿佛预感再拖下去,就真的永无天日了。

一天夜里,他终于从一个负责收发信件的年轻干事那里,听到了一个关键的名字。那个干事在和其他人闲聊时,抱怨说重庆那边某个常跟外国记者打交道的联络人又催要一批土特产,手续麻烦。

“那个海伦·威克斯的翻译,真是难缠……”年轻干事嘟囔了一句。

海伦·威克斯(Helen Weeks)。一个外国女人的名字。记者?还是什么身份?萧之山的心脏狂跳起来,但他表面不动声色,默默将这个名字牢牢记在心里。这是一个可能的突破口,一个存在于重庆、与外国记者有关联的名字。

目标逐渐清晰,但如何离开看管严格的延安,依旧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试探过招待所的管理员,对方表示像他这样情况特殊的同志,离开驻地都需要严格审批,更别说离开延安了。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转机以一种意外的方式出现。也许是过度劳累和焦虑所致,他的伤口感染突然加重,半夜发起高烧,陷入半昏迷状态。唐璎医生被紧急叫来,诊断后认为必须立刻送往条件更好的中央医院进行清创和可能的二次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

中央医院在延安城里,有更严格的守卫,但也意味着……离外面的世界,更近了一步。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成功率渺茫,但却是他唯一能抓住的机会。在陷入昏迷前最后一刻,一个模糊而大胆的念头在他灼热的脑海中形成。

他被用担架抬上驴车,在夜色和唐璎医生的陪同下,朝着延安城的方向颠簸而去。剧烈的颠簸让他的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他能看到夜空中稀疏的星斗,能听到唐璎冷静地指示车夫稳一些,能感觉到生命力正随着高烧一点点流失。

不能死。现在还不能死。

他用尽最后的意志力抵抗着昏沉,手指悄悄摸到贴身藏着的、那半块坚硬的馍馍,紧紧握住。粗糙的触感带来一丝微弱的刺激。

驴车吱呀呀地前行,每一下颠簸都像是迈向未知命运的鼓点。延安城的轮廓在夜色中逐渐显现,城墙的阴影如同巨兽的脊背。

他的逃亡,或者说,他追寻真相的最后一搏,就在这突如其来的重病转运中,仓促而又必然地拉开了序幕。



    (http://www.220book.com/book/VCV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血谍:1937上海谜雾 http://www.220book.com/book/VCV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