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车在颠簸不平的土路上走了整整两天。赶车的老农沉默寡言,除了递给他一点干粮和冷水,几乎不与他交流,但也没有盘问他的来历,只是偶尔投来探究的一瞥。萧之山则抓紧一切时间休息,竭力恢复一丝体力,同时警惕地观察着沿途的一切。
越靠近国统区,气氛越发异样。盘查的关卡增多,穿着黄军装的国民党士兵神情倨傲,对往来行人搜身检查,勒索钱财。老农显然常走这条路,塞了些山货和皱巴巴的纸币,才得以通行。萧之山蜷缩在货物堆里,用毛毡盖住头脸,心跳如鼓,幸好士兵对这样一个看起来半死不活的“残废”没什么兴趣。
进入陕西境内,老农在一个岔路口停下了车。“娃子,我只能送你到这儿了。再往前,路不一样了,你好自为之。”他递给萧之山两个冰冷的窝窝头和几个铜板,指了指通往西南方向的官道。
萧之山千恩万谢,拄着老农找来的粗树枝当临时拐杖,目送着驴车消失在另一个方向。他再次孑然一身。
接下来的路程如同噩梦。他靠着那点微薄的盘缠和乞讨,沿着公路艰难跋涉。搭过运煤的卡车,蜷缩在呛人的煤堆里;睡过荒村破庙,与乞丐争抢避风的角落;伤口因感染和奔波反复发作,几次差点昏倒在路边。他变得蓬头垢面,骨瘦如柴,那条空荡荡的裤管和绝望的眼神,让他看起来与沿途无数的伤兵、流民没有任何区别。这种极致的落魄,反而成了一种最好的伪装。
近一个月的颠沛流离,当他终于拖着濒临散架的身体,望见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那片依山而建、迷雾笼罩的巨大城市轮廓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重庆。战时的陪都。 hope 与绝望交织的泥潭。
城市如同一个巨大的蜂巢,密密麻麻的房屋依着陡峭的山势层层叠叠,缆车在江岸和山顶之间缓慢移动。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雾霭、煤烟、下水道的臭气以及一种紧绷的、纸醉金迷的怪异混合气息。街上人流如织,充斥着军人、官员、商人、难民、擦鞋童、报童……霓虹灯在灰蒙蒙的雾气中闪烁,播放着“抗战建国”的标语,旁边可能就是乞丐蜷缩的阴影。
繁华喧嚣之下,是无所不在的压抑和紧张。宪兵和便衣特务的眼神像鹰隼一样扫视着人群。墙壁上刷着“防谍肃奸”的标语。偶尔有尖锐的警报声响起,预示着日机的空袭可能来临。
萧之山像一滴水汇入浑浊的洪流,立刻被这座庞大、混乱、充满敌意的城市吞没。他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用最后几个铜板,在一个最肮脏下等的江边棚户区,租了一个仅能容身的吊脚楼角落,与老鼠和臭虫为伴。然后,他开始像幽灵一样在城里游荡,寻找那个名字——海伦·威克斯。
这无异于大海捞针。他不敢首接打听外国记者,那太引人注目。他只能混迹于茶馆、码头、报馆聚集的街区,竖起耳朵,从各色人等的闲聊、抱怨、吹牛中捕捉蛛丝马迹。
他听到更多关于重庆的黑暗:官员的腐败、投机商的囤积居奇、难民的悲惨、军统和中统的恐怖统治、对边区封锁的消息……他也听到了那个名字几次。
“那个美国娘们,海伦·威克斯,又他妈写文章骂我们政府腐败了!”
“嘘!小声点!她后台硬,有使馆的人保她!”
“在找什么劳什子细菌战的证据,真是疯了,哪有那回事……”
“住在两路口那边那个外国记者公寓吧?好像是的……”
两路口。外国记者公寓。零碎的信息逐渐拼凑起来。
几天后,通过一个在报馆街倒开水兼偷听消息的瘸腿老汉,他最终确认了海伦·威克斯的身份——《北美新闻社》(虚构)驻重庆的记者,以报道大胆、质疑官方说辞著称,确实住在两路口一栋主要租借给外国记者的公寓楼里,但深居简出,很难接近。
目标锁定。但如何接近?那栋公寓有门卫,进出盘查很严。他这样一个身份不明、形同乞丐的残废,萧老先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根本不可能靠近。
他像一头困兽,在公寓楼对面的街巷阴影里徘徊了整整两天,观察着进出的人群,寻找着机会。他看到衣着光鲜的外国记者和外交官进出,看到中国佣人采购物品,看到可疑的便衣在附近转悠……
饥饿和寒冷不断侵蚀着他。伤口在重庆湿冷的天气里发出持续的钝痛。希望似乎就在眼前,却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无形高墙。
第三天下午,天气阴沉,雾霾更重。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公寓楼门口,一个穿着呢子大衣、戴着礼帽、提着手提箱的外国中年女人从车上下来,似乎刚从外面回来。她神色疲惫,但步伐很快,眼神锐利地扫过周围。
几乎就在同时,另一个方向,两个穿着西装、眼神阴鸷的中国男子看似随意地朝公寓门口靠近。
萧之山的心脏猛地一跳。那个女人……首觉告诉他,就是海伦·威克斯!而那两个男人,浑身散发着特务的气息!
海伦显然也察觉到了危险,脚步微微一顿,随即加快速度走向公寓大门。
就在此时,异变陡生!一辆失控的黄包车突然从斜刺里冲出来,眼看就要撞上路边的一个报摊!行人发出惊呼,瞬间的混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包括那两个特务,他们的目光下意识地被吸引过去。
千钧一发!
萧之山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和力气,他猛地从藏身的巷口冲出,用尽生平最快的速度(拖着一条腿),踉跄着扑向海伦·威克斯!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他将一个攥得滚烫的、用破布包裹的小东西(那里面是他在延安偷偷撕下、写有“731”、“抗体”、“森村”、“交易”等关键词和公寓地址的《钟山教案》手稿残页),猛地塞进了她大衣外侧的口袋里!
同时,他用嘶哑的、几乎不像人声的英语,挤出一个词:“Evidence!(证据!)”
海伦·威克斯被这突如其来的冲撞惊得差点摔倒,她猛地回头,看到一个肮脏不堪、眼神疯狂、散发着臭气的残废乞丐,正被反应过来的门卫粗暴地推开。
“Get away! You filthy beggar!(滚开!你这肮脏的乞丐!)”门卫怒吼着。
那两个特务也立刻围了上来,眼神凶狠地盯着萧之山,又狐疑地看向海伦。
萧之山顺势摔倒在地上,蜷缩起来,发出痛苦的呻吟,扮演着一个真正的、神志不清的乞丐。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撞击,几乎要爆炸。
海伦·威克斯惊魂未定,她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被塞进东西的口袋,又看了一眼地上那个肮脏的残废,再扫视一圈围上来的特务和门卫。她那双蓝色的眼睛里,瞬间闪过震惊、疑惑、警惕,以及一种职业性的、对非常规信息的极度敏感。
她没有任何表示,只是整理了一下大衣,对门卫和特务冷冷地说了一句:“It's nothing. Just a beggar.(没事,只是个乞丐。)”然后,她头也不回地、快步走进了公寓大门。
特务们盯着她的背影,又狠狠瞪了地上的萧之山一眼,似乎觉得盘问一个乞丐毫无价值,最终悻悻地走开了。
门卫骂骂咧咧地踢了萧之山一脚:“滚远点!臭要饭的!”
萧之山挣扎着爬起来,拄着树枝,一瘸一拐地、迅速地消失在浓雾弥漫的街角。首到转过几个弯,确认没人跟踪,他才靠在一个肮脏的墙壁上,浑身脱力般滑坐到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息,冷汗早己浸透了他单薄的破衣。
消息送出去了。用最冒险、最不可控的方式。
那个美国女记者,会看吗?会相信吗?会行动吗?
他不知道。他只能等待。像一个将最后一点赌注押在轮盘上的绝望赌徒,等待着命运齿轮那不可预测的转动。
雾气笼罩着山城,也笼罩着他茫然未知的前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VCV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