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特训营”的狂热氛围像退潮般散去,留下冰冷的现实。信用卡账单上刺眼的“-69800”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李伟心上。出租屋的墙壁似乎比失业时更显逼仄压抑。女儿在电话里小心翼翼地问:“爸爸,我的芭蕾舞鞋…老师说下周要用…” 妻子沉默的叹息像针,扎得他夜不能寐。
然而,手机里那个名为“钻石军团·辉煌未来”的微信群却24小时沸腾着,像另一个平行宇宙:
不断有人晒出“收入截图”、新提的“豪车”、团队“庆功宴”。配文:“感恩平台!听话照做,下一个就是你!”“没有不可能,只有不行动!”
团队长一个叫陈姐的女人,每天在群里发长语音,声音激昂:“家人们!新的一天新的战场!你的惰性正在吞噬你孩子的未来!你的犹豫正在让父母在病床上叹息!行动起来!感召!感召!感召!”
群里每天公布“业绩龙虎榜”,垫底的名字会被“@”出来,“鼓励”他们“突破自我”。每周有硬性的“感召”名额和“销售”指标。
每晚雷打不动的线上“能量会”,播放着特训营里导师的演讲片段,组员轮番分享“今日收获”和“明日目标”,在陈姐的带领下,再次高喊口号,仿佛给疲惫的电池强行充电。
陈姐发来一份“黄金人脉名单填写表”,要求列出所有亲友的联系方式和关系亲密度。李伟的手在发抖。他第一个想到的是老实巴交、在老家开小卖部的表弟王海。
王海在镇上也没啥出息…我这是带他发财…平台这么好,是帮他…他以后会感谢我的…” 他反复咀嚼着特训营里“帮助他人成功”的话术,试图麻醉良知。
他给王海打电话,磕磕巴巴地复述着平台、大健康、分享经济、月入十万的“蓝图”。王海听得云里雾里,但出于对表哥的信任,加上李伟承诺“先来考察,吃住全包,不行就当旅游”,勉强答应了。
王海真的去邻市参加了特训营!陈姐在群里点名表扬李伟:“李伟老师成功感召首位事业伙伴!行动力就是生产力!” 群里一片“恭喜”刷屏。张强也私信他:“老李,干得漂亮!就这么干!” 那一刻,一丝扭曲的“成就感”涌上心头,但随即被更深的愧疚淹没。他不敢想,如果王海也签了那几万块的套餐,以后在老家怎么面对姑姑?
现实的贫困容不得他多想,下一个目标,他瞄准了最好的朋友,大学死党刘明。刘明在一家IT公司做程序员,收入稳定,脑子清醒。
这次,自我说服更难了。他知道刘明没那么好糊弄。恐惧和贪婪在撕扯他。
他约刘明吃饭,特意选了个高档餐厅。他努力模仿张强当初的姿态,展示手机里“成功案例”,描绘财富蓝图。他紧张地观察着刘明的反应。
刘明听了一会儿,眉头越皱越紧,放下筷子,眼神锐利:“李伟,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搞传销了?” 李伟像被踩了尾巴,立刻激动地反驳,搬出“产品”、“分享经济”、“国家支持”那套话术。刘明冷笑一声,拿出手机,快速搜出几个关于该平台涉嫌传销的新闻报道和网友血泪控诉,怼到李伟面前:“你看看!这模式,这奖金制度,跟传销一模一样!69800?你哪来这么多钱?是不是刷爆卡了?”
李伟的脸瞬间涨红,洗脑灌输的“攻击质疑者”逻辑自动启动:“你懂什么!你就是嫉妒!穷人心态!井底之蛙!这么好的机会摆在你面前你都看不见!活该你一辈子打工!” 话语像刀子一样甩出去。
刘明眼神彻底冷了,带着失望和鄙夷:“李伟,你疯了。看在多年朋友的份上,我最后劝你一句,赶紧收手,报警!否则,我们朋友没得做!” 说完,他起身就走,留下李伟呆坐在原地,看着一桌没怎么动的菜和天价的账单,心如刀绞。手机震动,是陈姐在群里催问:“李伟老师,跟朋友谈得怎么样?成功感召了吗?” 他看着刘明决绝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知道,他永远失去了这个朋友。
表弟王海果然没经住三天洗脑,也签了份“银牌套餐”39800元,春花烙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春花烙最新章节随便看!打电话给李伟时声音激动:“哥!谢谢你!这平台太好了!我要好好干!” 李伟听着,嘴里说着“恭喜”,心里却沉甸甸的。他知道王海家底薄,这钱可能是借的。负罪感像毒蛇噬咬。
王海的“成功”短暂地缓解了他的业绩压力,但很快,陈姐又下达了新目标:感召3人!同时,他自己的“钻石”级别需要维持“活跃度”,意味着要不断自掏腰包“复购”那些昂贵又无用的保健品。
投入的钱像无底洞。信用卡透支、网贷平台借款…债务雪球越滚越大。他不敢算总账,那数字会让他窒息。唯一的希望,就是“坚持到团队裂变,管道收入爆发”。他像输红眼的赌徒,把最后的筹码都押在“再拉几个人就能翻身”的幻觉上。
他开始变得不择手段。翻遍通讯录,联系多年不联系的同学、前同事,甚至父母的老邻居。每次开口前,内心都经历着激烈的天人交战:良知在尖叫“这是欺骗!”,而洗脑的魔音和债务的压力在嘶吼“这是帮助他们!这是你唯一的出路!”。良知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他疯狂参加团队的各种线下“激励会”、“技能培训”,用更高强度的群体洗脑来压制内心的怀疑和恐惧。他强迫自己大声喊口号,热情拥抱“家人”,模仿“导师”的演讲风格。他试图用外在的“亢奋”和“信心”来掩盖内在的空洞和恐慌。他在朋友圈精心营造“创业精英”的假象:晒团队会议、晒“励志”语录、晒偶尔的“小确幸”,屏蔽了所有可能质疑他的人,包括刘明和父母。
发展下线越来越难。人们警惕性高了,信息更透明了。他联系的十个人里,九个首接拒绝或拉黑,剩下一个像王海那样勉强去“考察”的,最终能签单的也是凤毛麟角。卖产品?更是天方夜谭。那些标价离谱的保健品堆满了出租屋的角落,像无声的嘲笑。
当失败成为常态,陈姐和张强不再表扬他,而是指责:“李伟,你心态不对!”“能量不足!”“行动力太差!”“看看人家王涛,比你晚加入都上经理了!” 神奇的是,李伟竟然开始接受这种指责!洗脑的逻辑闭环生效了:“是我还不够努力!是我怀疑心重!是我能力不足!” 他把平台的失败,内化成了个人的失败,更加拼命地“学习”和“感召”,陷入恶性循环。
一个深夜,李伟又一次被潜在发展对象拉黑。催债短信接连响起。女儿在电话里哭着问为什么不能学芭蕾了。妻子发来最后通牒:“李伟,你再不回头,我们就离婚!我不能让孩子跟着你跳火坑!” 微信群里,陈姐还在@所有人:“距离本月目标截止还有48小时!不抛弃!不放弃!为了梦想,拼尽全力!”
李伟瘫坐在冰冷的地板上,周围堆满了传销资料和未开封的保健品盒子。手机屏幕的光映着他憔悴、胡子拉碴的脸。巨大的疲惫、恐惧、悔恨和绝望像潮水般将他淹没。他捂着脸,身体剧烈地颤抖,喉咙里发出压抑的、野兽般的呜咽。
他想起了刘明鄙夷的眼神,想起了王海电话里天真的兴奋,想起了父母担忧的皱纹,想起了女儿渴望的眼神… 那些被他欺骗和即将被他拖下水的人的面孔,在他脑中轮番闪现。
“我在干什么…我到底在干什么啊…” 他喃喃自语,泪水从指缝中渗出。
但下一秒,手机再次震动,是陈姐的私信:“李伟,别灰心!我刚跟王总通了电话,他说非常看好你!下个月有个顶级密训,名额有限,我帮你争取一个!突破就在眼前!记住,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你行的!”
这条信息像一针强效的麻醉剂,瞬间击中了他最脆弱的地方——对翻身的渴望,对承认失败的恐惧。他抬起头,眼神空洞地望着黑暗中闪烁的群消息,那些“成功者”的炫富图片和激昂的口号,再次扭曲地放大。他仿佛看到自己站在“钻石”领奖台上,接受万众欢呼,女儿穿着漂亮的芭蕾舞裙对他笑…
那点刚刚萌芽的悔意和良知,在巨大的沉没成本、持续的群体洗脑和对虚幻成功的最后一丝侥幸心理的联合绞杀下,再次被强行压了下去。他深吸一口气,用袖子狠狠擦掉眼泪,手指颤抖着,却异常坚定地开始在通讯录里寻找下一个名字…
(http://www.220book.com/book/VDA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