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坐在张强那辆擦得锃亮的SUV里,驶入邻市一家看起来颇为气派的商务酒店。停车场里停着不少中高档轿车,一些和张强一样穿着体面、精神的人正热情地互相打招呼、拥抱。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异的亢奋感,像电流一样刺激着李伟的神经,让他既紧张又莫名期待。
刚下车,几个笑容灿烂、自称“家人”的陌生男女就围了上来,热情地和李伟握手、拥抱,仿佛他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李伟老师!欢迎回家!” 他们精准地叫出他的名字,眼神里是毫无保留的“真诚”接纳。
有人帮他拿行李,有人递上矿泉水,有人嘘寒问暖。这种过度的热情让李伟有些不适,但心底那点被排斥的冰冷感,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暖”融化了一角。
进入酒店大堂,一个挂着“会务组”胸牌的人走过来,笑容可掬:“李老师,为了更好地沉浸学习,吸收能量,咱们特训期间需要暂时‘与世隔绝’哦。手机需要统一保管,放心,绝对安全,结束就还给您。” 李伟犹豫了一下,看着张强鼓励的眼神和其他人坦然上交手机的样子,他交出了手机。那一瞬间,他感觉自己像被剪断了线的风筝,唯一与熟悉世界的联系消失了。张强拍拍他的肩膀:“专心几天,收获巨大,值得!”
会议厅大门厚重,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分不清白天与黑夜。中央空调恒定地输送着温度适宜,但略显浑浊的空气。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香薰味,据说能“提神醒脑,激发潜能”。巨大的投影幕布占据一面墙,音响设备精良。
会场里坐满了人,足有上百号。年龄各异,但脸上都带着和李伟类似的渴望与一丝迷茫。会议开始前,台上主持人带领大家做“破冰游戏”和喊口号:
“我们要不要成功?” “要!要!要!”
“我们相不相信自己?” “信!信!信!”
“我们爱不爱我们的平台?” “爱!爱!爱!”
起初李伟喊得有些别扭,但周围震耳欲聋、整齐划一的呐喊声像海浪一样裹挟着他,他不由自主地跟着嘶吼起来,脸颊发烫,心跳加速,一种奇异的归属感和力量感油然而生。鼓掌!必须用力鼓掌!每句话结束,会场都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不鼓掌或鼓掌不热烈的人会立刻被周围人“善意”地提醒和带动。
第二天,早上六点,聚光灯打在台上。第一位“导师”登场,据说是平台创始人之一。他西装革履,气宇轩昂,声音通过麦克风带着磁性共振,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
林迪老师讲述自己如何从一个“农村放牛娃”、“工地搬砖工”,受尽白眼和贫穷折磨,在绝境中“悟道”,抓住这个平台机遇,短短几年实现“财富自由”、“改变家族命运”。故事充满细节,情感丰沛,讲到动情处声泪俱下。
他展示“平台战略”,与国家政策挂钩,描绘万亿市场前景,宣称这是“普通人最后一次翻身机会”、“时代的浪潮”。
他猛烈抨击传统行业(“死工资”、“老板的奴隶”)、质疑者(“穷人心态”、“井底之蛙”)、以及“失败者”(“不努力”、“不听话”、“负能量传播者”)。他制造强烈的“我们 vs 他们”的对立:“我们是未来的精英,他们是即将被淘汰的垃圾!”
他强调“简单、相信、听话、照做”是成功的唯一法则。“导师的话就是圣旨!平台的方向就是真理!怀疑就是自我毁灭的开始!” 台下群情激昂,掌声雷动,许多人热泪盈眶,仿佛找到了人生真谛。
接着上台的是几位“普通”的成功者:有像“张姐”那样的家庭主妇,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下岗工人。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讲述自己加入前的“悲惨”生活和加入后的“华丽蜕变”。
他们反复强调:
“我以前也不信,但来了考察就明白了!”
“只要跟着平台走,听话照做,谁都能成功!”
“感谢我的引路人林迪老师!感谢平台!感谢导师!”
他们展示收入截图、生活照片。每个故事都精准地戳中台下不同人群的痛点,制造强烈的代入感和“他能行,我也能行”的错觉。
到了下午的“商业模式”课,由另一位“讲师”拆解奖金制度。复杂的图表、公式、层级名称(“主任”、“经理”、“总监”、“钻石”等)被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包装。
核心逻辑被反复强调:
“消费致富”:你不是在卖产品,你是在“消费”并获得分享财富的资格。作者“白素秋”推荐阅读《春花烙》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帮助他人成功”:你拉人不是害人,是给他们“送钱”、“改变命运”的机会!是“大爱”!
“管道收入”:前期努力建立团队,后期躺着收钱。
“先机优势”:你现在加入是“元老”,享受后来者的“供奉”。
为什么产品贵?——“价值匹配”、“高科技”、“健康无价”。
像传销?——“我们有产品!是分享经济!国家支持!”
为什么需要拉人?——“分享!裂变!团队合作!单打独斗能成功吗?”
有人失败?——“是他们不努力!心态不好!不听话!”
讲师语速极快,信息量大,根本不给深入思考和提问的空间。任何疑问都会被迅速导向预设好的“标准答案”,形成逻辑自洽的闭环。质疑者会被讲师或周围人用“话术”和“关爱”淹没:“亲爱的,你还没理解透,多听听就好了。”“别让负面思维影响你!”
到了晚上,李伟被分到一个小组,由一位“热情”的“团队长”带领。小组围坐,进行“心得分享”和“目标设定”。
成员被鼓励分享自己的“不足”,怀疑、懒惰、恐惧和“感悟”,“导师讲得太对了!”、“我以前真是井底之蛙!”。李伟也被氛围裹挟,支吾着说了些“收获很大”、“很震撼”之类的话。
团队长引导每个人设定“行动目标”:几天内“感召”几位新朋友?购买哪个级别的“启动套餐”?目标被大声宣读出来,团队成员互相“鼓励”,“你一定行!”“我看好你!”“为了梦想,拼了!”
团队长和组员不断强调:“你的成功不是你一个人的,是整个团队的荣耀!”“你失败了,拖累的是大家!”“想想你的家人!你忍心让他们继续过苦日子吗?” 负罪感和责任感被无限放大。
最后一天上午,传说中的“王总”——平台最高领袖之一,终于登场。会场气氛达到顶点,掌声、欢呼声、尖叫声几乎掀翻屋顶。王总气场强大,言语极具煽动性和催动性。
他描绘了一个即将到来的“财富重新分配”的时代风暴,警告“不抓住平台机遇的人将被彻底淘汰,坠入深渊”。同时,他描绘了跟随平台成功的“天堂图景”: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尊严、自由、家族荣耀、社会地位,甚至“青史留名”。
他宣称在场的都是“被选中的人”,肩负着“改变无数人命运”的“神圣使命”。加入平台,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家人、为团队、为社会、为国家!
“今天!就是改变命运的日子!平台开放最后99个‘战略合伙人’名额!只有今天现场签约,才能享受史无前例的优惠政策和‘元老级’待遇!机会稍纵即逝!成功属于行动派!” 巨大的倒计时投影在幕布上跳动,紧张感拉满。
音乐变得激昂澎湃,灯光闪烁。台下的人群像被点燃的炸药桶,陷入集体癫狂。人们站起来挥舞手臂,歇斯底里地呐喊:“我要成功!”“我要签约!”“我要改变命运!”
李伟被这疯狂的能量场彻底吞没。两天来的疲劳轰炸、榜样刺激、情感操控、逻辑洗脑在此刻汇聚成一股无法抗拒的洪流。他看着周围一张张因激动而扭曲的脸,听着震耳欲聋的呐喊,张强在他耳边激动地低吼:“签!老李!签了就是人上人!为了你女儿!” 团队长和组员紧紧抓住他的胳膊,眼神热切地催促:“签啊!李老师!我们都签了!就差你了!别错过!”
台上,王总的声音如同魔咒:“还有最后五分钟!抓住机遇,还是坠入深渊?选择权在你手中!为了你的父母!为了你的妻儿!签下你的名字,开启辉煌人生!三!二!一!”
在倒计时归零、全场尖叫的顶点,在张强和团队长几乎要把笔塞进他手里的压力下,在想到女儿渴望眼神的最后一击下,李伟脑中那根名为“理性”的弦,“啪”地一声断了。一种混合着巨大压力、从众心理、侥幸期待和破釜沉舟的冲动主宰了他。
他颤抖着手,甚至没看清合同上密密麻麻的条款和那个天文数字,就在张强早己为他指好的签名处,潦草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当POS机吐出长长的签购单时,他感觉一阵虚脱,但随即被周围山呼海啸般的祝贺和拥抱淹没。
“恭喜李伟老师!”“欢迎加入钻石团队!”“你的选择太明智了!”“辉煌人生从此开始!” 他被簇拥着,像凯旋的英雄。张强用力拍着他的背,笑容满面:“老同学!我就知道你是干大事的人!走,庆功去!” 那一刻,透支信用卡的刺痛和对未来的巨大恐惧,似乎被这虚幻的“成功”喜悦和“团队”的温暖暂时麻醉了。他挤出一个笑容,努力让自己相信,这真的是通往天堂的第一步。
(http://www.220book.com/book/VDA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