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惊尘的潜水头盔撞在"海牛号"倾斜的甲板上,回声在金属舱室里荡出涟漪。他正用水下探照灯扫过锈蚀的炮座,某个炮管的膛线里卡着枚弹壳,是76毫米舰炮的专用弹药,底火的压痕呈菱形——这是父亲当年在海警部队发明的"识别弹",用来在夜间区分己方舰艇,他在老照片的弹药箱上见过这种压痕。
周扬举着水下辐射仪跟在后面,仪器的蜂鸣声像被掐住喉咙的蚊子。"陆哥,驾驶舱的辐射值飙到3.8微西弗/小时。"他把探头凑近舱门,某个裂缝处的数值突然跳红,"是钴-60的特征峰,和罐头厂隧道里的一致,说明陈船长说的没错,剩下的铅桶就在里面。"
陆惊尘摸出军用割绳刀,割断缠在舱门的渔网。渔网的纤维里混着根铜链,链节的磨损程度显示沉入海底不超过五年,链末端的锚形吊坠上刻着个"玥"字,是陈玥的名字,刻痕边缘的毛刺还没磨平,像是最近才刻上去的。
驾驶舱的舷窗突然传来敲击声,三短三长,是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不是鱼群撞的,是有人用工具敲击玻璃的声响。陆惊尘示意周扬退后,自己贴在舱壁上——三年前在搜救沉没渔船时,他就是这样,在水下舱室里分辨出幸存者的敲击声。
探照灯突然照到个模糊的人影,蜷缩在舰长椅上,潜水服的颜色比"九头蛇"的深两度,是中国海军的制式装备。人影的手正敲着舷窗,节奏慌乱,显然是氧气快用完了。陆惊尘突然想起独眼龙的话:"陈船长在'海牛号'残骸里藏了后手,是个在海军服役过的老部下。"
割绳刀切开舱门密封胶的瞬间,陆惊尘看见那人胸前的姓名牌:"李伟",照片上的人比现在瘦10斤,肩章是二级军士长,和他父亲当年的军衔相同。李军士长的氧气瓶压力表指针己经指在红色区域,仅剩的氧气够支撑五分钟。
"铅桶在舰长室的保险柜里。"李军士长的水下通讯器杂音很重,"密码是'海牛号'的下水日期,陈船长说你爸爸肯定记得......"话没说完,他突然指向陆惊尘身后,探照灯的光束里,三个黑影正从鱼雷发射管里钻出来,水下步枪的枪管在灯光下闪着冷光。
周扬的呼吸变粗了。"是'九头蛇'的水下突击队!"他认出对方的潜水服标志,银色蛇头在探照灯下泛着荧光,"他们的蛙鞋是特制的,推进效率比我们的高20%,三年前在南海见过同款。"
陆惊尘的探照灯突然熄灭,舱室陷入一片漆黑。这是父亲教的"盲战"技巧,在水下能见度低的时候,靠听声辨位比依赖视觉更可靠,他在军校的水下作战课上用这种方法赢过三次模拟对抗。
萧诺的狙击步枪架在救援船的首升机平台上,枪身缠着的伪装网里卡着片海藻。她正透过瞄准镜盯着海面的气泡群,某个气泡柱的上升频率比周围快0.5秒——是水下交火产生的,三年前在反海盗演习中,她就是靠这个细节发现了水下潜伏的蛙人。
"鹰巢,猎隼发现异常气泡,坐标北纬21°18′。"她旋动瞄准镜的倍率旋钮,十字准星落在艘伪装成渔船的快艇上,甲板上的渔民正往水里放浮标,浮标间的距离很规律,20米一个,是在标示水下突击队的撤离点,"发现'九头蛇'的支援船,船上的渔网里藏着水下步枪,型号是俄制APS。"
耳机里传来林溪的电流声,混着海浪拍打船身的闷响:"赵队说水下通讯器受到干扰,联系不上陆哥他们。专家预测半小时后会涨潮,'海牛号'的残骸可能会完全沉入海沟。"
萧诺的指尖在扳机护圈上划着圈,那里的茧子被海风浸得发软。她看见快艇的船舱里走出个戴独眼眼罩的人,正用望远镜盯着海面,左手腕上的胰岛素泵闪着绿光——是独眼龙,他竟然亲自来了。
瞄准镜里的独眼龙突然抬头,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转身往船舱走。萧诺调整呼吸,让心率稳定在60次/分钟,十字准星稳稳落在他的胰岛素泵上——这种设备的外壳是塑料做的,7.62毫米子弹能轻易打穿,三年前在解救人质时,她用同样的方法打掉过绑匪的对讲机。
"请求授权射击目标的胰岛素泵。"她的声音比海水还冷,"干扰他的血糖,能拖延他们的行动。"
林溪的电台放在救援船的指挥舱里,屏幕上的水下地形图像块被水泡涨的海绵。她正对比"海牛号"的原始图纸,发现轮机舱的某个区域标注被人篡改过,实际尺寸比图纸大1.2米——是陈船长偷偷改造的,用来存放额外的救生设备,独眼龙在审讯时提过这个秘密舱室。
"陆惊尘,轮机舱有备用氧气罐!"她对着麦克风喊,指尖在键盘上敲出舱室坐标,"是海军制式的40升罐,压力值应该还剩50%,足够你们支撑到涨潮前撤离!"
指挥舱的抽屉里,躺着从李军士长处找到的海军通讯录。最新的一页贴着张照片,是陈船长、李军士长和陆惊尘父亲的合影,背景是"海牛号"的甲板,三人手里举着的搪瓷缸上写着"保卫海疆",缸沿的磕碰痕迹和陆惊尘家的旧缸一模一样。
"溪姐,赵队让准备接应!"小李举着望远镜冲进来说,镜片上的水雾让影像发虚,"水下传来爆炸声,可能是陆哥他们在交火!"
林溪突然想起陆惊尘说过的话:"我爸总在救生衣里藏巧克力,他说在水下低血糖比缺氧更可怕。"她抓起备用水下通讯器,调到父亲当年在海警部队用的秘密频道,按下了发射键。
陆惊尘的水下匕首插进"九头蛇"突击队员的氧气瓶阀门时,对方的水下步枪刚好指着周扬的胸口。氧气泄漏的嘶嘶声里,他听见周扬的探照灯扫过保险柜,柜门的密码锁正在转动,数字"19870615"——是"海牛号"的下水日期,父亲的日记里记着这个日子,说是"比我的生日还重要"。
保险柜弹开的瞬间,三桶铅桶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桶盖的密封圈上贴着张便签,是陈船长的笔迹:"惊尘,当你看到这些桶时,我可能己经和你爸在海底钓鱼了。记住,'海牛号'的龙骨是特种钢做的,能扛住500公斤炸药的冲击,就像当年我们扛住那些走私船一样。"
李军士长突然扑过来推开陆惊尘,自己挡在铅桶前。"九头蛇"的水下步枪子弹穿透他的潜水服,气泡从伤口涌出来的样子像串破碎的珍珠。陆惊尘拽着周扬往轮机舱冲,身后的爆炸声震得耳膜生疼——李军士长拉响了身上的信号弹,在水下炸开的红光像朵盛开的珊瑚。
赵擎苍的救援潜艇对接上"海牛号"的舱门时,正看见陆惊尘抱着铅桶从轮机舱出来,周扬跟在后面,潜水服的裤腿上还在冒气泡。萧诺的狙击步枪还架在首升机平台上,枪口的青烟被海风卷成细丝,林溪举着电台站在减压舱门口,李军士长的姓名牌在她手里闪着光。
"报告队长,三桶钴-60全部回收,李军士长牺牲。"陆惊尘把铅桶放进防爆箱,掌心的血蹭在箱体的锁扣上,"他在最后时刻说,'九头蛇'的南美总部还有个核反应堆,用的是从核潜艇上拆下来的退役堆芯,就在亚马逊雨林的某个废弃金矿里。"
赵擎苍没接话,只是摸着铅桶上的弹孔。老队长突然从怀里掏出个锈蚀的打火机,是从"海牛号"舰长室找到的,外壳上刻着的"海牛"二字己经磨得发亮,和陆惊尘父亲留下的打火机款式相同。
"你父亲当年就是用这种打火机,在'海牛号'的甲板上点烟,说海风再大也吹不灭保卫海疆的火。"赵擎苍的声音被减压舱的排气声盖得发闷,"李军士长是他带出来的兵,当年在缉私行动中替你父亲挡过刀,现在又替你......"
萧诺从首升机平台上下来,狙击步枪的枪管还在滴水。她指着远处的海平面,那里的"九头蛇"支援船正在下沉,独眼龙被突击队员押上救援船,眼罩掉在甲板上,露出的左眼里没有恨,只有种解脱般的疲惫:"他招了金矿的具体坐标,说反应堆的冷却系统有缺陷,只能用河水降温,雨季来临时容易发生泄漏。"
林溪正在给陆惊尘检查潜水服,指尖在他后背的旧伤处顿了顿——是三年前在隧道坍塌事故中留下的疤痕,形状像条蜷缩的蛇。"陈玥画了幅画,说要送给李叔叔。"她展开画纸,上面是艘军舰在海里航行,舰炮正对着个黑色的怪物,旁边用拼音写着"保护爸爸"。
涨潮的海水漫过"海牛号"的甲板,锈蚀的炮座在浪花里若隐若现。陆惊尘摸出那个锚形吊坠,在探照灯下晃了晃,"玥"字在灯光下闪着微光。他想起李军士长最后说的话:"告诉玥玥,她爸爸是英雄,和陆叔叔的爸爸一样。"
救援潜艇驶离"海牛号"残骸时,陆惊尘的潜水靴踩在舱壁上,这次的脚印很深,像要在这片寂静的海底,刻下永不褪色的航标。
(http://www.220book.com/book/VE3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