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惊尘的作战靴碾过靶场的空弹壳,每一步都发出金属碎裂的脆响。他正用校枪镜调试新配发的QBZ-191,准星在100米外的胸环靶上微微颤动,第三发子弹的弹孔比标准偏差0.3毫米——是枪管的膛线磨损造成的,这种程度的损耗通常出现在连续射击2000发后,而这支枪的计数器显示仅使用过178发,显然是被人刻意打磨过,和父亲留在"海牛号"上的那支79式冲锋枪手法相同。
周扬抱着个纸箱从器材室跑出来,箱子侧面印着"训练器材"的字样,封条却用的是海军后勤的专用火漆,蜡印上的锚链图案与"破浪号"的标识一致。"陆哥,这是赵队让转交的。"他撕开火漆的动作带着少年人的急切,纸箱里的泛黄信纸散落出来,最上面那张的抬头写着"致惊尘吾儿",笔迹与"海牛号"日记里的如出一辙,"保管员说这些信本该每年寄给你,都被陈船长暂时保管了,他说要等你真正理解'责任'二字再转交。"
陆惊尘展开1998年那封,纸页边缘的海水渍晕染了字迹,"那年台风季在西沙救的挪威船长,送了我罐鳕鱼子酱,本想给你尝尝,却在转移核废料时弄丢了。"他的指腹抚过某个被泪水洇开的字,是"歉"字,旁边画着个歪歪扭扭的船锚,与陈玥作业本上的图案相同。第三页突然掉出张照片,是父亲蹲在"海牛号"甲板上的样子,手里举着支改装过的信号枪,枪管比制式的短5厘米,"这是我改的救生信号枪,能在300米外打穿2毫米钢板,危急时能当自卫武器用,等你入队了教你改。"
靶场的风突然卷起信纸,其中张1995年的飘向射击地线。陆惊尘伸手去抓时,看见萧诺正趴在500米靶位的伪装网里,狙击步枪的枪口对着天空,枪身缠着的迷彩带里露出半截红绳,系着的船锚吊坠在阳光下晃悠。"风速3米/秒,偏西风。"她突然调转枪口,空包弹的声响惊飞了靶场边缘的麻雀,"刚才测你的弹道,第三发偏右2厘米,是呼吸节奏没控制好,和三年前在古堡时的毛病一样。"
"这支枪被动过手脚。"陆惊尘举起QBZ-191,弹匣井的刻痕比标准的深0.1毫米,"是故意留的训练障碍,赵队说这是你父亲当年设计的考核项目,能在这种枪上打出满环的,才算真正的'锋刃'队员。"他突然想起父亲信里的话:"真正的好枪,要能适应各种手型,就像好兵要能在任何环境里作战。"
林溪抱着台笔记本电脑从观礼台跑下来,屏幕上的数据流正自动匹配弹道参数。"刚破解了陈船长的加密日志。"她把电脑往射击地线的弹药箱上一放,某段视频里的父亲正在拆解信号枪,"1997年他为了掩护你父亲转移核废料,故意让'九头蛇'抓了自己,在审讯室用这段拆解手法传递了坐标,这种信号枪的击针磨损特征能拼出经纬度。"
她的指尖突然在键盘上停顿。陆惊尘凑过去看时,视频里的父亲突然对着镜头眨眼,是段摩尔斯电码,翻译过来是"惊尘,信号枪的击针要每周用机油保养,不然会卡壳,这是保命的细节"。画面外传来陈船长的声音:"老陆,你儿子要是知道你为了给他攒学费,利刃归鞘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利刃归鞘最新章节随便看!拒绝了挪威船长的谢礼,肯定会更理解你。"
周扬突然"啊"了声。他手里的2003年那封信里,掉出张医院缴费单,是陆惊尘七岁时的肺炎治疗费,付款人栏写着"陈振海"。"陈船长替你父亲缴的费。"他的声音带着哽咽,"日记里说你父亲当时正在执行潜伏任务,没法露面,只能托陈船长照顾你。"
萧诺的狙击步枪突然响起,实弹的弹道在靶纸上穿出个洞,与陆惊尘的弹孔重叠成标准的10环。"500米靶,风速修正后弹道参数。"她从伪装网里爬出来,战术靴的防滑纹里卡着枚空弹壳,"这是你父亲1996年创造的记录,今天该破了。"她突然拽过陆惊尘的手,把那枚船锚吊坠塞进他掌心,"林溪说这是陈玥母亲留的,当年你父亲从'九头蛇'手里救她时,她把这个塞给你父亲当信物。"
陆惊尘举起改装过的信号枪,枪管的锈迹里藏着串刻痕,是父亲执行任务的次数,共73道。他对着500米靶扣动扳机,信号弹在靶心炸开朵红色烟雾,与萧诺的弹孔形成个完整的星芒。"这把枪的击针磨损程度,刚好能拼出'海牛号'的沉没坐标。"林溪突然喊道,屏幕上的三维模型正在重组,"你父亲把所有秘密都藏在这些武器里,就像藏在沉默的战友身上。"
赵擎苍的越野车停在靶场入口时,引擎的轰鸣里混着枪声。老队长推开车门的瞬间,陆惊尘注意到他腰间的配枪套是空的,"你父亲当年申请潜伏时,把配枪留给了我,说等你入队就转交。"他从后备厢拿出个枪盒,打开的瞬间,里面的79式冲锋枪泛着冷光,枪管上的刻痕与父亲照片里的信号枪相同,"这是他改的,弹匣容量增加到30发,能在200米外打穿汽车轮胎,当年在西沙就是用它拦截了那艘走私船。"
枪盒的绒布垫下藏着最后封信,是2018年的,字迹己经有些颤抖,"听说你入队了,可惜没法去看你授枪仪式。'锋刃'的考核很严格,记得呼吸要配合步频,就像在浪里行船要顺流势。"最后段被反复涂改,"爸爸可能看不到你成为优秀队员的那天了,但知道你在守护我守护的海,就够了。"
夕阳把靶场的影子拉得很长,陆惊尘的QBZ-191突然连续射击,弹孔在靶纸上组成个完整的船锚。萧诺的狙击步枪枪管上,新添的"扬"字刻痕与"尘""溪"形成三角,林溪的电脑屏幕上,三人的弹道参数完美互补,周扬正在给信号枪换弹匣,动作与视频里的父亲如出一辙。
陆惊尘把父亲的79式插进战术背囊,信纸上的船锚图案在暮色里渐渐清晰。他突然明白父亲信里没说出口的话——所谓"利刃归鞘",不是让锋芒敛去,是让每道寒光都有了守护的方向。靶场的风卷着空弹壳掠过地面,像无数钢枪在轻声诉说,而家书里的字迹混着海水与泪水,早己和这片海的潮汐融为一体。
远处的集合号突然响起,三人列队的脚步声在靶场回荡,与二十年前父亲和陈船长的步伐渐渐重合。陆惊尘的作战靴踩过那枚船锚吊坠,金属碰撞的脆响里,仿佛听见无数把钢枪正在归鞘,而家书里的船锚,终于在新一代的脚步声里,找到了永恒的停泊地。
(http://www.220book.com/book/VE3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