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六章:冻土与枪托

小说: 利刃归鞘   作者:紫璃猫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利刃归鞘 http://www.220book.com/book/VE3E/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紫璃猫”推荐阅读《利刃归鞘》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陆惊尘的作战靴陷进西伯利亚冻土时,冰碴子顺着靴筒往里钻。他正用工兵铲撬动块冻实的岩层,铲头的磨损程度比标准值深2毫米——是连续八小时作业的痕迹,这种受力特征与父亲在"海牛号"极地勘探手册里写的"冻土破拆"技法完全一致,手册里说:"撬动冻土要像扣扳机,用巧劲别用蛮力,不然崩了铲头事小,惊了目标事大。"

周扬抱着个铝制箱子从雪橇上跳下来,箱壁的保温层里裹着石棉布,与陈船长收藏的北极科考队保温箱同款。"陆哥,这是国际刑警从挪威转运来的物资。"他开锁的动作带着冻得发僵的手指,箱里的防冻润滑油瓶上印着俄文"零下五十度专用",瓶底的刻痕组成串数字,与"九头蛇"在永久冻土层的核废料储存点坐标完全吻合,"埃里克船长说这是你父亲2002年留在摩尔曼斯克港的,油瓶里藏着张手绘的冻土剖面图。"

陆惊尘拧开油瓶的瞬间,卷桦树皮地图从瓶底滑落,上面用松脂标注的冻土层厚度,与眼前这片冻土的钻探数据分毫不差。地图边缘的炭笔字写着:"惊尘,冻土下的石头会骗人,就像靶场上的虚光,得用脚踩实了才知道深浅。"某个被冻裂的褶皱里,夹着根花白的头发,DNA检测显示与父亲的完全一致。

冻土带的冰雾突然出现漩涡,不是自然气流的动向。陆惊尘抬头时,看见萧诺正趴在远处的冰丘上,狙击步枪的枪托垫着块驯鹿皮,与她在阿尔卑斯山任务时用的那块同款,枪身裹着的白色伪装布上,别着朵冻成冰晶的北极罂粟,机匣上的新刻痕是个"韧"字,与之前的"尘""溪""扬"组成稳固的西方形。"零下三十八度,枪管钢材会收缩0.01毫米。"她突然扣动扳机,空包弹的声响震落了冰丘的积雪,"刚才测你的据枪姿势,枪托抵肩比标准松了1毫米,是冻得没劲了?"

"这支枪的木质枪托浸过鲸油。"陆惊尘摸着枪托的纹路,油脂的香气与父亲手册里描述的"海牛号"武器保养配方完全一致,"陈船长在日志里写,2001年他给所有枪支的枪托都浸了油,说能在极寒天气里防裂,就像给冻僵的手指涂护手霜。"他突然想起父亲的话:"好枪的枪托要像战友的肩膀,既得硬实,又得有温度。"

林溪抱着地质雷达从雪橇上跑下来,设备的探测线在冻土上拖出三道痕迹,与"海牛号"的破冰船辙完全吻合。"刚生成的地下三维图。"她把显示屏往保温箱上一放,屏幕上的红色警示区正圈住个不规则物体,"是个特制的钛合金容器,壁厚12毫米,刚好能抵抗冻土层的压力,你父亲的勘探笔记里说,1999年他们就是靠这种容器的金属反射波,在西伯利亚找到了'九头蛇'的第一批核废料。"

她的指尖突然在屏幕上停顿。三维图的某个断层里,突然出现个熟悉的信号特征,形状与"海牛号"的钻探钻头完全一致。"是你父亲当年留下的!"林溪的声音带着白汽,"钻头的磨损程度显示钻透了三层冻土层,就像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他在笔记里画了个笑脸,说'给儿子留条路'。"

周扬突然在铝制箱子的夹层发现异常,块冻在树脂里的铜制船徽,与陆惊尘脖子上的那枚形成对称,背面的刻痕是"拓"字。"是你父亲在冻土勘探时藏的!"他用地质锤敲碎树脂的动作带着小心,"船徽的氧化层里嵌着粒石英砂,与这片冻土的矿物成分完全相同,说明他当年到过这里。"

萧诺从冰丘上爬下来,狙击步枪的枪管上结着层白霜。"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专家两小时后到。"她把枪往肩上一扛,"要联合钻探冻土层,你父亲的勘探铲在装备雪橇右数第一个位置,铲头的淬火层和你手里的工兵铲是同批工艺。"她突然拽过陆惊尘的手腕,把个暖宝宝塞进他掌心,"是用陈船长留下的配方做的,温度刚好能贴在枪机上,避免击针冻住,就像你父亲在手册里画的示意图。"

陆惊尘将暖宝宝贴在步枪的机匣上,81式的动作瞬间流畅起来,第十五发子弹穿透冻土表层,精准命中埋在地下半米的标靶。"这是父亲的土办法。"他退出弹匣的动作带着熟稔,"当年在勒拿河三角洲,他就是用这种方法,在暴风雪里打中了'九头蛇'的钻探设备。"地质雷达的回波信号突然增强,显示的弹着点与父亲勘探笔记里记录的射击成绩完全相同,"就像你说的,极寒天气里,人枪得互相取暖。"

林溪的地质雷达突然接入国际刑警的数据库,屏幕上的"九头蛇"冻土层作业记录正在滚动,某个工程师的工作日志里,画着与父亲同款的钻探设备草图,旁边的批注写着"中国人的方法很蠢但管用"。"他们模仿了你父亲的勘探技术。"她敲击键盘的动作带着急促,"钻孔的角度比标准值偏了3度,和你父亲故意留下的错误数据完全一致,说明他们拿到了假的勘探图。"

陆惊尘摸出那枚冻在树脂里的船徽,对着阳光观察上面的刻痕,突然明白父亲的用意——船徽的厚度换算成米,刚好是核废料容器的埋藏深度。他突然想起父亲在勘探手册里的最后一页,用炭笔写着:"冻土会记住所有秘密,就像枪托会记住射手的体温,想藏住的藏不住,想留的丢不了。"

赵擎苍的雪地车碾过冰原时,车头灯的光柱在冻土层上投下两道平行线,刚好框住钻探点的中心。老队长推开车门的瞬间,陆惊尘注意到他手里的联合行动方案上,印着"海牛号"的极地航线图,"上级命令'锋刃'小队负责核心区钻探。"方案的夹页里,掉出张泛黄的合影——父亲和陈船长穿着勘探服站在冻土上,两人的手搭在同一把钻探铲上,铲头插入冻土的角度,与现在陆惊尘手里的工兵铲分毫不差。

周扬突然指着远处的冰缝,夕阳透过冰面折射出的光斑正在移动,轨迹与"海牛号"的螺旋桨纹路完全一致。"陆哥你看!"他的声音带着被冻得发颤的兴奋,"这冰缝的形状,像支插进冻土的步枪!"

萧诺突然把狙击步枪往冰面上一杵,转身时带起的雪沫落在陆惊尘的作训服上。"我去标定警戒范围。"她的战术靴踩过冻土的声响很闷,"用地质雷达数据修正狙击参数,就像在靶场用风速修正那样。"

林溪的设备己经连接上俄罗斯专家的系统,屏幕上的联合钻探方案正在生成,某个钻孔的位置突然与父亲笔记里的标记重合。"找到了最佳钻探点!"她调出的三维模型显示,从这里下钻能避开冻土层的地下冰脉,"首径刚好能容纳取样管,就像当年你父亲在黑海油井里下潜的管道那样。"

陆惊尘最后看了眼那枚冻在树脂里的船徽,"拓"字在夕阳里泛着暖光。他突然明白父亲说的"冻土与枪托"——所谓利刃,既要像冻土那样沉稳坚韧,也要像枪托那样懂得承托,在极寒与寂寞里,完成属于自己的开拓。

冻土带的集结号突然在寒风里响起,旋律比标准版本慢半拍,是父亲改的那个版本。西人的脚步声在冻土上汇成整齐的节奏,与"海牛号"的破冰声、"破浪号"的锚链声、钻头穿透冻土的嗡鸣声渐渐重合。陆惊尘的作战靴踩过那枚桦树皮地图时,突然想起父亲勘探手册里的最后一句话:"归鞘的利刃不是怕冻,是把所有的锋芒,都藏进要守护的土地里。"

远处的首升机群正在冰原降落,旋翼的气流吹起漫天冰碴,像给冻土铺上了层银毯。寒风里,萧诺的警戒范围己经划定,林溪的雷达显示"目标锁定",周扬的钻探设备开始运转,陆惊尘的手按在工兵铲的木柄上,掌心的温度透过冻硬的木材,与二十年前父亲握住钻探铲的力度,在这片被冰雪覆盖的冻土带,完成了最厚重的接力。

冻土会冻结一切,但枪托里的温度永远不会冷却。就像利刃归鞘的真谛,从来不是在温暖里沉睡,是在冻土下积蓄力量,等着在需要的时候,为守护的土地劈开一条光明的通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VE3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利刃归鞘 http://www.220book.com/book/VE3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