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十六章:冰缆与枪绳

小说: 利刃归鞘   作者:紫璃猫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利刃归鞘 http://www.220book.com/book/VE3E/ 章节无错乱精修!
 

陆惊尘的作战靴踩在冰面通讯站的金属平台上,每一步都让脚下的电缆发出轻微震颤。他正用万用表检测通讯电缆的绝缘电阻,第三组线芯的读数比标准值低2兆欧——是极寒导致的橡胶老化特征,这种参数变化与父亲在"海牛号"通讯手册里写的"低温通讯"记录完全吻合,手册里说:"冰原上的电缆要像步枪的背带绳,既得传信号,又得经得起冻。"

周扬抱着个密封箱从雪地车后舱钻出来,箱盖的密封条是用氟橡胶改的,与陈船长收藏的深海通讯设备密封圈同款。"陆哥,这是国际电信联盟移交的加密电台。"他旋开固定螺丝的动作带着呵出的白汽,电台的天线座上刻着串坐标,与"九头蛇"在堪察加半岛的冰下通讯枢纽完全吻合,"里面存着2004年的加密频率表,是你父亲截获'九头蛇'通讯时用的,每个频段都比标准值低50千赫。"

陆惊尘拔出电台保险丝的瞬间,枚冻在防潮棉里的步枪背带扣滑落出来,尼龙材质的磨损纹路与81式步枪的背带特征库分毫不差,金属扣的氧化程度,与"海牛号"武器库记录的存放年限完全一致。频率表的夹页里,张用铅笔勾勒的电缆走向图旁写着:"惊尘,电缆里的信号会被冰干扰,就像子弹会被风干扰,得靠微调找最佳频率。"某个被指甲划出的圆点,刚好对应现在的信号增强器位置。

冰原的风突然卷着雪粒抽打天线,让通讯指示灯跳出串杂乱的波纹。陆惊尘抬头时,看见萧诺正趴在300米外的雪堆伪装网里,狙击步枪的背带在雪地上勒出道浅痕,枪身裹着的白色伪装布上,印着与电缆相同的螺旋纹路,露出的机匣上有个新刻的"联"字,与之前的"尘""溪""扬"等字组成完整的通讯阵形。"低温会让电台功率衰减20%,得把增益调至最大。"她突然扣动扳机,空包弹的声响震落了通讯塔的积冰,"刚才测你的接线速度,第三组比标准慢0.3秒,是冻得手指僵硬?和在帕米尔高原架线时的毛病一样。"

"这根同轴电缆的屏蔽层剥长了5毫米。"陆惊尘用剥线钳修正长度,露出的线芯截面与父亲在手册里标注的"海牛号"标准接口完全一致,"陈船长在日志里写,2002年他教队员剥线时特意留长半厘米,说能在极寒天气里防止接头松动,就像给枪绳打双保险结。"他突然想起父亲的话:"好电缆在冰原上要像战友的视线,再远也能传消息。"

林溪抱着频谱分析仪从保温帐篷跑出来,战术靴的冰爪在冰面上拖出三道痕迹,与"海牛号"的电缆沟走向完全一致。"刚破解的加密数据包。"她把仪器往金属箱上一放,屏幕上的波形图正显示着规律的跳频,"是'九头蛇'的指令通讯,加密算法用的是1999年的老版本,你父亲的破译笔记里说,当年他们就是靠这种算法的漏洞,在西伯利亚截获了核废料运输路线,当时的气温比现在还低12℃。"

她的指尖突然在触控板上停顿。数据包的冗余代码里,突然跳出段ASCII码,转换后是张简笔画——两个人背靠背架电台,姿势与陆惊尘和林溪现在的站位分毫不差。"是陈船长留的后门程序。"林溪的声音带着白汽,"他说加密再严也得给自家人留扇窗,就像我们现在轮流守着分析仪那样。"

周扬突然在密封箱的夹层发现异常,块冻在硅胶里的铜制船徽,与陆惊尘脖子上的那枚形成对称,背面的刻痕是"讯"字。"是你父亲在通讯任务时藏的!"他用镊子夹出船徽的动作带着小心,"船徽的穿绳孔里缠着段细电缆,绝缘层的磨损痕迹和你刚才握线的位置完全相同,说明你们父子的发力习惯一模一样。"

萧诺从伪装网里爬出来,狙击步枪的背带在雪地上拖出道弧线。"电子对抗分队西十分钟后抵达。"她把枪往肩上一扛,作者“紫璃猫”推荐阅读《利刃归鞘》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要对通讯枢纽进行全面压制,你父亲的加密电台在装备车左数第二个位置,天线的谐振频率和你手里的这台完全相同。"她突然拽过陆惊尘的手腕,把副导电手套塞进他掌心,"是用陈船长的发报机电线改的,指尖能传信号,调试电台不用脱手套,就像你父亲在手册里画的设计图。"

陆惊尘戴上手套的瞬间,万用表的读数突然稳定,第十五组线芯的绝缘电阻精准回到标准值。"这是父亲的巧思。"他旋紧接头的动作带着熟稔,"当年在科雷马河冰原,他就是靠这种方法,在暴风雪里维持了三天通讯不中断,为围捕'九头蛇'争取了关键时间。"频谱分析仪突然收到联合分队的信号,他们的干扰频率与父亲笔记里的压制方案完全重合,"就像你说的,通讯保障,通得稳比通得快重要。"

林溪的分析仪突然接入国际监测网络,屏幕上的"九头蛇"通讯节点正在闪烁,某个中继站的位置突然变红,与父亲手册里标注的"薄弱点"完全吻合。"他们在沿用当年的通讯架构。"她敲击键盘的动作带着冻得发红的指尖,"备用频率比标准值高300千赫,和你父亲故意留下的假参数相同,说明他们研究过老陆的通讯手册。"

陆惊尘摸出那枚融硅胶后的船徽,对着电台指示灯观察上面的刻痕,突然明白父亲的用意——船徽边缘的锯齿数量,刚好对应枢纽的地下电缆根数。他突然想起父亲在通讯手册里的最后一页,用烙铁烫着:"电缆会被冰冻住,但信号冻不住,就像枪绳会被雪埋住,但信任埋不住。"

赵擎苍的指挥车碾过雪野时,车头灯的光柱在冰面上拉出两道平行线,刚好照亮通讯站的天线阵列。老队长推开车门的瞬间,陆惊尘注意到他手里的联合行动图上,印着"海牛号"队员的通讯布防路线,"上级命令'锋刃'小队负责信号引导。"图纸的边角里,掉出张泛黄的合影——父亲和陈船长蹲在电台旁,两人的手同时按在调谐旋钮上,旋钮的刻度与陆惊尘现在对准的频率分毫不差。

周扬突然指着远处的冰原,夕阳下的电缆与天线组成张巨大的网,网格节点与"九头蛇"的通讯站完全对应。"陆哥你看!"他的声音带着被冻得发颤的兴奋,"这整片冰原的线路,像张展开的电台电路图!"

萧诺突然把狙击步枪的背带往通讯塔上一绕,转身时带起的雪沫落在陆惊尘的作训服上。"我去标定反狙击位。"她的战术靴踩过电缆沟的声响很轻,"用信号塔高度修正弹道参数,就像在靶场用海拔修正那样。"

林溪的分析仪己经连接上卫星定位系统,屏幕上的通讯枢纽三维模型正在旋转,某个通风管道的位置突然与父亲笔记里的手绘草图重合。"找到了渗透点!"她调出的路线图显示,从电缆维护通道切入能首达核心机房,"宽度刚好能容下一个人匍匐,就像当年你父亲在通讯站管道里布线那样。"

陆惊尘最后看了眼那枚铜制船徽,"讯"字在电台灯光里泛着暖光。他突然明白父亲说的"冰缆与枪绳"——所谓利刃,既要像冰缆那样传递信念,也要像枪绳那样连接彼此,在极寒与隔绝里,完成属于自己的呼应。

冰原的通讯信号突然稳定下来,摩尔斯电码的嘀嗒声在寒风里跳动,与"海牛号"当年的联络信号完全同步。西人的身影在通讯站周围形成三角防御,电缆的嗡鸣、电台的杂音、枪机的轻响在雪野交织成网。陆惊尘的手按在电台的发射键上,掌心的温度透过冰冷的金属,与二十年前父亲按下它的力度,在这片被冰雪覆盖的荒原,完成了最遥远的接力。

冰缆会老化,但枪绳里的羁绊永远不会断裂。就像利刃归鞘的真谛,从来不是在寂静里孤立,是在冰原上织就联络,等着在需要的时候,为守护的人架起一条通往协同的线。



    (http://www.220book.com/book/VE3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利刃归鞘 http://www.220book.com/book/VE3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