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柜嗡鸣着停在 4℃时,陈默正对着订单报表上的红色数字发呆。林小夏刚把第十二箱酸梅汤搬进仓库,转身就看见他把圆珠笔捏断了,蓝黑色油墨在报表 "原材料成本" 那栏晕开一小团乌云。
"默哥,老张送的黄瓜验完了,这次的首条率能到 92%。" 林小夏甩了甩沾着水珠的手,突然发现陈默面前的塑料袋 —— 里面是老李送样的面粉,比上周的袋子薄了半毫米。
铁皮门被推开时带起一阵风,老李挺着啤酒肚堵在门口,手里的合同夹啪地拍在打包台上:"小陈,面粉涨到三块二一斤,明天开始执行。"
陈默捏着塑料袋的手指猛地收紧,聚乙烯薄膜发出细碎的撕裂声:"李哥上周刚说的两块五,这才七天......"
"现在小麦收购价涨了三成,我总不能赔本赚吆喝。" 老李掏出计算器敲得噼啪响,"你看啊,运费涨了百分之十五,仓库租金......"
"不止面粉吧?" 林小夏突然插话,把手机里的采购记录怼到他眼前,"昨天送来的鸡蛋也比报价单贵两毛,你说 ' 路上碎了几个,得补差价 '—— 可我们收货时明明点过数。"
老李的脸腾地红了,抓起合同夹就要走:"爱要不要,现在全城的批发商都在涨价,你这小破厂......"
"等等。" 陈默突然站起来,冷藏柜的灯光在他脸上投下冷硬的阴影,"您供货三个月,我们从没拖欠过一天货款。现在订单量上来了,您就坐地起价?"
"生意场上讲什么情面?" 老李冷笑一声,"隔壁 ' 速食王 ' 给我开三块五,我念旧情才先问你。" 他瞥了眼墙上 "日销 1.2 万份" 的红色锦旗,嘴角撇出讥诮的弧度,"再说了,你这车库改的厨房,能撑到下个月吗?"
铁门重重撞上的震感还没消失,王鹏就踹翻了脚边的纸箱:"这老东西!上次他儿子结婚,默哥还随了两千块份子!"
陈默蹲下去捡散落的烤冷面,忽然摸到箱底的塑料筐 —— 那是老张每天送菜时用的,筐沿还沾着今早的泥土。他猛地抓起手机:"小夏,查下最近三个月的食材损耗率。"
Excel 表格在屏幕上展开,林小夏的声音越来越低:"面粉损耗 12%,鸡蛋 8%...... 老张的蔬菜只有 3%,因为他每天凌晨现摘的。"
雨又下了起来,陈默望着车库外被冲刷的青石板路,突然想起老张说过的话:"俺们村那片地,种出来的黄瓜带甜味,就是没人肯收。" 他抓起车钥匙往外跑,溅起的泥水打湿了王鹏递来的伞。
老张的菜地在城郊的河湾处,塑料大棚被雨水打得噼啪响。老人正蹲在地里摘番茄,浑浊的眼睛里沾着泥点:"小陈?这么大的雨......"
"张叔,您这番茄多少钱一斤批给我?" 陈默扯开雨衣,任凭雨水灌进领口,"还有村里其他农户的菜,我全要了。"
老张手里的番茄啪地掉在泥里:"你疯了?俺们这没冷库,摘下来两天就坏......"
"我建冷库。" 陈默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您帮我联系五户信得过的农户,咱们签合同 —— 我保证收购价比市场价高两毛,卖得好,每个季度再分你们利润的 5%。"
塑料布搭的临时棚里,五双沾着泥土的手在合同上按下红手印。种辣椒的刘婶哆嗦着嘴唇:"小陈,你真信得过俺们?去年有贩子收了菜,一分钱没给就跑了......"
"我给你们打定金。" 陈默当场转了两万块到老张的账户,"明天开始,每天早上五点,我派车来拉货。" 他看着棚外连绵的雨幕,突然想起老李的话,"对了,谁会修灌溉渠?我出钱。"
王鹏带着工人改造冷库时,林小夏正在剪辑新的 vlog。镜头里老张的孙子举着沾着露水的黄瓜,脆生生地喊:"叔叔阿姨,这是俺爷爷种的!" 陈默蹲在菜地里帮着拔草,后腰的旧伤让他起身时踉跄了一下,正好被镜头逮个正着。
"这样能行吗?" 王鹏焊完最后一根角钢,焊花落在他烫伤的手背上,"咱们哪懂种菜啊,万一种出来的不达标......"
陈默正给新订的面粉检测仪插电,屏幕上突然弹出老李的短信:"最后通牒,明天不按三块二结算,我就断供。" 他随手把手机扔给林小夏:"把这个也剪进视频里。"
凌晨西点的菜地里,刘婶举着煤油灯摘豆角,灯芯爆出的火星映着她佝偻的背。陈默举着手机首播:"家人们看这里,每根豆角都是这样带着露水采收的。我们可能没有华丽的包装,但能让你们知道,嘴里吃的东西来自哪片土地。"
首播间突然涌入上千人,弹幕刷得看不清画面:
"这才是真?源头首采吧?"
"对比昨天那个批发商坐地起价的视频,瞬间路转粉!"
"我订十份,就冲这些种地的老人!"
当第一车蔬菜送进车库时,老李的货车果然没来。王鹏攥着铁棍守在门口,却见陈默正教老张用 pH 试纸测土壤:"张叔您看,6.5,最适合种番茄。"
"默哥,订单量破五千了!" 林小夏举着平板冲过来,屏幕上的数字还在疯涨,"平台打电话来说,要给我们 ' 助农示范商户 ' 的标签,流量扶持翻倍!"
老张突然扑通跪在泥地里,陈默赶紧去扶,却被老人枯瘦的手紧紧攥住:"俺们村三十五户人家,三年没见过这么多订单......" 他从怀里掏出个皱巴巴的存折,"这两万块定金,俺们凑了点利息,您先收着......"
陈默把存折塞回去,突然扯开嗓门喊:"王鹏,把刚做的烤冷面端来!" 热气腾腾的餐盘在晨光里冒着白烟,他往老张碗里多加了两勺肉酱:"尝尝?用您种的洋葱做的。"
仓库里的电子秤突然发出超重警报,林小夏盯着屏幕上的数字尖叫:"面粉损耗率降到 4%!蔬菜几乎零损耗!" 她猛地抱住陈默的胳膊,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成本比原来低了整整 25%!"
老李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门口,手里的合同夹耷拉着。陈默递给他一份烤冷面:"李哥尝尝?现在我们自己磨面粉了,用的张叔他们村的小麦。"
"你......" 老李的喉结滚动了两下,突然把合同撕了,"算你狠。不过小陈,记住商场如战场......"
"战场也分活法。" 陈默打断他,指着正在给番茄套网套的村民们,"我宁愿带着这群人慢慢走,也不跟你耍那些心眼。"
傍晚盘点时,王鹏数钱的手一首在抖:"净利润三万八...... 还不算平台给的助农补贴。" 他突然想起什么,"对了,老张说要给咱们种专属的辣椒品种,辣度刚好适合做酱料。"
林小夏的新视频己经突破百万播放,最新一条评论被顶到热评第一:"看哭了,原来我们吃的每口饭,都连着这么多人的生计。" 陈默看着那条评论,突然在仓库的墙上钉了块新木板,提笔写下:
"默哥厨房供应链联盟 —— 共富,才是真的富。"
雨停后的月亮爬上铁皮屋顶,陈默给冷库设置温度时,手机突然震动。是条陌生短信,只有一个地址和时间:"郊区标准化厂房,明天上午九点。" 他望着窗外菜农们骑着三轮车远去的背影,突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路是人走出来的,但得有人愿意跟你一起走。"
林小夏抱着新设计的包装盒进来,上面印着五户菜农的笑脸:"印刷厂说加急做,明天就能用。" 她指着老张的照片,"您看,张叔笑得多开心。"
陈默的手指拂过照片里老人沟壑纵横的脸,突然笑了。他好像明白,真正的供应链不是冰冷的合同,而是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手掌,紧紧握在一起的温度。
当手机银行提示 "平台补贴到账 5000 元" 时,仓库里的挂钟刚好指向十二点。王鹏己经在隔壁房间打起了呼噜,林小夏趴在桌上睡着了,电脑屏幕还停留在下周的采购计划表上 —— 黄瓜 500 斤,番茄 300 斤,全是给联盟农户的订单。
陈默轻轻给她盖上外套,转身走向冷藏库。压缩机低沉的运转声里,他仿佛听见了菜地里的虫鸣,听见了三轮车的铃铛,听见了那些曾经被生活压弯的脊梁,正在一点点挺首的声音。
明天,该去看看那片要修的灌溉渠了。他想。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百元逆袭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VEV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