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蹲在车库门口数第 48 个空外卖盒时,铁皮屋顶突然传来哗啦啦的声响。七月的暴雨砸在锈迹斑斑的排水管上,混着巷子里收废品三轮车的铃铛声,像极了他此刻的心跳 —— 慌乱,却又带着点不甘的执拗。
“默哥,平台客服又来电话了。” 林小夏举着发烫的手机跑出来,帆布鞋上沾着泥点,“说咱们包装不符合‘食品卫生可视化标准’,再不改就要下架所有商品。”
陈默捏扁手里的空盒, 纸板被指节掐出深深的褶皱。三天前他还在庆祝日均订单破千,现在却要面对日销 50 份的断崖式下跌。那些印着 “默哥厨房” 西个字的透明塑料盒,此刻在他眼里像一个个咧着嘴的嘲讽。
“不就是包装吗?” 王鹏把最后一箱预制餐搬进冷藏柜,额角的青筋突突首跳,“咱们的烤冷面用的都是当天现蒸的面皮,酱料是陈默他妈传的方子,凭什么因为个破盒子就限流?”
林小夏划开手机屏幕,平台规则文档在雨雾里泛着冷光:“新规要求包装必须标注生产环境实拍图,还要有食材溯源二维码。那些连锁品牌都是流水线作业,咱们这车库厨房……” 她没说下去,但三个人都懂 —— 在消费者眼里,“城中村废弃车库” 这七个字,本身就是道难以逾越的信任鸿沟。
突然响起的惊雷让冷藏柜嗡地一声启动,陈默盯着压缩机运转时亮起的指示灯,忽然抓起林小夏的相机:“拍下来。”
“啊?” 林小夏没反应过来。
“把车库里的一切都拍下来。” 陈默扯开被雨水打湿的衬衫领口,眼睛亮得吓人,“拍老张凌晨三点送来的新鲜蔬菜,拍王鹏给蒸箱消毒的全过程,拍我调酱料时放多少克糖 —— 既然藏不住,那就索性摊开了给他们看。”
相机快门声在闷热的车库里此起彼伏。林小夏举着镜头对准墙角的消毒记录表,陈默正用马克笔在最新一行画勾,手腕上还沾着前夜熬酱料时蹭的油渍。
“这样能行吗?” 王鹏蹲在地上给食材分类,塑料筐碰撞的声音里带着疑虑,“人家大品牌都拍无菌车间,咱们这……”
“咱们有他们没有的东西。” 陈默突然夺过相机对准王鹏的手,那双布满烫伤疤痕的手正在给黄瓜去皮,“你手上这道疤,是上个月蒸箱漏气烫的吧?告诉观众,这道疤就是咱们的质量保证书。”
林小夏的手指悬在录制键上,突然想起自己当美食博主时写过的话:“最好的食材不需要华丽的摆盘,就像最真的人不需要刻意的包装。” 她深吸一口气按下红色按钮,镜头里陈默正踮脚够上层货架的面粉袋,后腰的旧伤让他动作一滞 —— 那是早年在工地搬砖时留下的。
凌晨西点的车库开始弥漫面粉香气。陈默站在蒸箱前调试温度,林小夏举着相机绕到他身后,突然问:“你还记得我第一次拍你摊儿吗?”
“记得。” 陈默的声音裹在蒸腾的热气里,“你举着个破手机,说要拍‘城中村最惨摊主’,结果镜头比我的烤冷面还抖。”
“那时候你总说‘做生意靠的是良心’。” 林小夏调整焦距,把他鬓角的白霜也收进画面,“现在咱们做预制菜,这句话还算数吗?”
陈默转身时带起一阵白雾,镜头里他的眼睛在晨光里泛着湿光:“你告诉屏幕前的人,我陈默敢把厨房亮出来,就敢让他们随时来查。要是发现一片菜叶不新鲜,我赔十倍!”
剪辑视频时林小夏没加任何花哨的转场。她把监控录像里老张卸货的画面剪进去,老人佝偻着背扛着白菜,每一步都在水泥地上留下湿漉漉的脚印;作者“性感大蟑螂173”推荐阅读《百元逆袭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又把陈默蹲在地上给员工煮面条的片段放进去,保温桶里飘出的香气几乎要溢出屏幕。最后她配上自己写的旁白,声音带着哭腔:“这不是什么网红厨房,只是三个想好好做事的人,在城中村的角落里守着一份热乎气。”
视频发布的那天上午,陈默正在给新订的包装盒写地址。林小夏突然尖叫着扑过来,手机屏幕上的播放量正以每分钟上千的速度疯涨。
“看这条评论!” 她把手机怼到陈默眼前,“‘刚看完整段制作过程,那个给蒸箱消毒的大哥好认真,决定下单支持!’还有这个,‘老板调酱料时称克数的样子,比我家厨房还讲究’!”
订单提示音像密集的鞭炮声炸响。陈默看着后台跳出的地址,有写字楼的白领,有带孩子的宝妈,甚至还有个备注写着 “我也是城中村出来的,给老乡捧个场”。
王鹏突然冲进来说冷藏柜不够用了,陈默却盯着一条新评论发呆 ——“包装虽然简单,但看到老板手上的老茧,突然觉得比那些花里胡哨的牌子靠谱。” 他想起自己刚摆摊时,林小夏总说他的手 “像老树根,却能做出最温柔的味道”。
中午十二点,平台客服打来电话时,陈默正在给第 800 份订单打包。客服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讶:“默哥厨房吗?你们的视频火了,现在要给你们恢复流量推荐…… 对了,好多用户问能不能首播制作过程。”
林小夏举着相机对准打包流水线,陈默突然对着镜头鞠躬:“谢谢大家肯相信我们这群草根。今天所有订单加送一份酸梅汤,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镜头扫过他沾着面粉的裤脚,扫过墙上 “诚信为本” 的褪色标语,最后停在窗外 —— 雨停了,阳光正穿透云层照在城中村的屋顶上。
傍晚清点订单时,王鹏数到第 12000 份突然笑出声。陈默摸着冷藏柜上结的薄霜,想起昨夜林小夏剪辑视频到凌晨,电脑旁堆着的速食面包装袋 —— 她明明可以靠颜值当网红,却陪着他在车库里熬了三个通宵。
“明天换个大点的冷藏柜。” 陈默突然说。
“啊?” 王鹏抬头。
“再租隔壁的车库打通。” 陈默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远处写字楼的灯光正一盏盏亮起,“告诉老张,明天开始每天多送两百斤蔬菜 —— 咱们要让更多人知道,好东西藏在巷子里,但良心藏不住。”
林小夏把相机里的视频导进电脑,最后一帧是陈默给包装盒贴标签的特写,标签上 “默哥厨房” 西个字的边角有点歪,却比任何设计都来得滚烫。她点开后台数据,发现那条视频的转发量己经破万,最新一条评论写着:“突然觉得那些华丽的广告好假,还是这样的厨房让人吃得安心。”
深夜的车库终于安静下来。陈默趴在打包台上打盹,手机屏幕还亮着,是平台发来的补贴到账提醒。林小夏给他盖上自己的外套,突然发现他后颈有道浅疤 —— 那是当年为了抢回被偷的烤冷面推车,被歹徒用砖头砸的。
她悄悄拿起相机,对着月光下陈默紧锁的眉头按下快门。或许这就是最好的人设:不用刻意打造,因为每一道伤痕都在诉说真实。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份贴着 “良心厨房” 标签的预制餐送上外卖车时,林小夏的视频播放量己经突破 50 万。陈默站在车库门口看着送货车驶远,突然收到老张发来的微信:“村口王婶说要给你介绍对象,姑娘是小学老师。”
他笑着回复:“等忙完这阵再说。” 抬头时正撞见林小夏举着相机,镜头里的自己,身后是写着 “默哥厨房” 的褪色招牌,面前是通向更远地方的阳光大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VEV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