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9章 秋实同源

小说: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作者:芸涓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芸涓”推荐阅读《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白露的清露沾湿了暖阁的窗棂,同源树的叶子开始泛黄,却有新的果实从黄叶间探出头来——有的带着稻壳的圆润,有的裹着青稞的棱角,最奇的是颗果实,表皮一半是江南的青釉色,一半是西域的赭石纹,像两块拼接的玉佩。灵月用竹篮接下落果,指尖触到果皮上细密的绒毛,竟同时带着桑苗的柔与驼草的韧。

商队的伙计赶着马车送来新收的干果,竹筐里码着层层叠叠的果脯:江南的海棠干、西域的沙枣泥、北疆的燕麦酥,每种果脯的边缘都泛着相似的琥珀色。"明宇说这是各地的'秋信',"伙计掀开筐上的棉絮,香气漫出时带着阳光的温度,"把它们混在一处装罐,来年开春就成了最好的种子肥。"

萧景琰从雁门关带回些风干的药草,束草的绳子是江南的桑麻与西域的驼毛拧成的。他将药草挂在同源树的枝桠间,风过时,草叶碰撞的声音里,有防风的清苦,也有稻禾的微甜。"关隘的药圃收了批混种药材,"他解下一束递给灵月,草叶上的霜花在暖阁里化成细珠,"军医说用它们煎药,能治南北水土不服的症。"

午后的日头斜斜照进仓房,沈念卿正将混种的谷粒分装成小袋,袋口用红绳系着不同的穗结——江南的稻穗结、西域的麦芒结、楚地的浮萍结。"阿木来信说,西域的孩子们在学编江南的结,"她举起个系着双结的布袋笑,"说这样的袋子装种子,能记着两条回家的路。"

国子监的孩子们捧着陶碗在院里分食新蒸的馍,馍里掺着海棠麦粉与青稞面,掰开时热气里飘着防风草的清香。领头的小童举着半块馍跑向灵月,馍瓤的气孔里嵌着细小的红棉籽,是岭南的气息混进了麦香里。"先生说这馍是'天下味',"小童的嘴角沾着馍渣,"咬一口,就像走了半个九州。"

暮色漫过暖阁的门槛时,老驼夫带来个铜制的果盒,盒内分五格,却都装着混种的果实:海棠麦与沙枣杂交的果脯、稻禾与防风共生的种子糖。"阿木让咱们尝尝'不分家'的滋味,"老驼夫指着盒底的纹路,那里刻着幅简化的九州图,每个州的位置都嵌着粒不同的种子,"他说等雪落时,就带着孩子们来暖阁学做江南的年糕。"

夜深后,仓房的陶罐发出细微的爆裂声,灵月点灯去看,见去年埋下的混种果实在陶土里发了芽,根须穿透陶壁,与同源树的根缠在一处,芽尖上顶着颗极小的果实,竟同时结着稻壳与青稞的纹理。她忽然想起沈修说的,土地从不会偏心,你给它什么种子,它就长出什么牵连。

天快亮时,晨霜在仓顶结出冰花,花纹里隐约是各地的地貌:江南的水网、西域的戈壁、北疆的林海,却在冰纹交汇处融成一片朦胧的绿。灵月呵着白气推开仓门,见地上的露水汇成细小的溪流,带着散落的谷粒往院外淌,流过药圃时,竟在冻土上冲出细小的沟痕,像在为来年的种子引路。

沈修在《同源记》的最后添了段跋语,用的墨是江南的松烟混着西域的矿物末:"一岁一轮回,粒种藏春秋。所谓同源,非形态之同,乃气息之牵——你带着我的花粉结果,我携着你的根须发芽,在岁月里长成彼此的模样,却在心里藏着同一个春天的约定。"

晨雾里,孩子们将吃剩的馍渣埋进土里,灵月望着他们认真的模样,忽然懂了秋实的深意——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那些混在果实里的他乡印记,那些缠在根须上的异地泥土,都是时光埋下的伏笔,等到来年春风起,每粒落入土中的种子,都会带着千万粒种子的记忆,在新的土地上,长出更辽阔的牵连。

暖阁的檐角,同源树的黄叶正簌簌落下,叶底的脉络在阳光下看得分明,像无数条看不见的线,一头连着去年的种子,一头牵着来年的新芽。风过时,落叶铺满院中的小径,踩上去的声响里,藏着江南的雨、西域的风、北疆的雪,混在一处,像大地在轻轻哼着首不分南北的歌谣。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