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2章 风携新信

小说: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作者:芸涓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章节无错乱精修!
 

惊蛰的雷在云层里滚了三日,终于在清晨劈开道裂口。暖阁的窗纸被震得簌簌响,灵月刚掀开帘子,就见院角的同源树抖落满枝雪水,溅在新抽的芽叶上,珠串似的往下掉,砸在青石板上洇出个个圆斑,像大地刚盖的邮戳。

阿古拉举着个藤编的信篮冲进暖阁,篮里的羊皮纸卷还带着雨气。"西域的商队在山口截住的,"他甩着发梢的水珠笑,羊皮纸边缘的火漆印沾着沙粒,是用南疆的红泥混了松香封的,"阿爹说这是轮台的农户寄来的,他们的混种麦己抽了三茬穗。"

沈念卿展开羊皮纸,上面的字迹被雨浸得发皱,却仍能看清勾勒的田亩图:黑土地里嵌着沙垄,江南的稻穗与西域的青稞在同片田垄上交错,根须在图下织成密网,网眼里写满小字——"三月播的种,西月己见绿,比单种的麦早抽穗七日"。"萧将军送来的混种法果然有用,"她指尖划过图上的红圈,"这里原是盐碱地,竟也结了穗。"

明宇正往陶瓮里加新采的薄荷,瓮里的醪糟泛着碧色的光。"船娘托商队带了新方子,"他用竹筛滤着酒液,滤网上的薄荷叶沾着水珠,是清晨在药圃采的,"说掺了西域的薰衣草,能让酒气里带点沙砾的香。"酒液滴进青瓷碗,在碗底晕出淡紫的圈,像把江南的水与西域的沙揉在了一起。

暖阁的梁上悬着串新做的种子风铃,是国子监的孩子们用各色种壳串的:海棠麦的壳磨成了圆片,青稞的壳刻着细缝,防风籽穿成了珠链。风过时,种壳相撞发出清脆的响,像无数粒种子在低声说话。"先生说这风铃能捎信,"最小的童生捧着新串的铃儿跑进来,铃绳上系着张纸条,"北疆的牧民收到我们寄的种子,说要在草原上试种混麦。"

午后的雨停了,天边架起道彩虹,一头落在药圃的田垄,一头搭在远处的官道上。灵月踩着水洼去看那株顶破冻土的麦芽,竟见它己抽了三寸高,叶尖卷着片新叶,叶背上沾着只七星瓢虫,是从江南随商队飞来的。"这虫子也认路,"阿古拉蹲在旁边数虫背上的星,"跟着种子的气息,竟飞过了三千里路。"

沈修正在修订《同源记》的新卷,案上摊着各地寄来的农事记:北疆的军民在雪融的土地试种混麦,江南的农户用西域的棉种改良棉田,东海的渔民在岛礁上播撒耐盐的谷种。"这些都该记下来,"他往书页里夹进片新采的麦叶,麦叶的纹路里还带着雨痕,"让后来人知道,春天从不是一处的事。"

老驼夫的驼队在午后抵达,驼峰上的毡布浸得半湿,却裹得愈发严实。"阿木在轮台建了新的种子仓,"他解开毡绳,露出里面的木盒,盒里装着新收的混种麦种,种粒上印着细密的纹路,一半像稻,一半像麦,"说要让各地的种子在这里碰头,再往南北东西去。"

暮色漫上来时,药圃的田垄里忽然起了阵风,卷着新抽的麦叶往官道的方向去。灵月望着风中的叶影,忽然看见无数细小的白絮在飞——是混种麦的花粉,乘着风往远方飘。"这风是最好的信使,"沈念卿站在她身后,手里举着刚画好的画,画中风里的花粉正落在北疆的草原、江南的水畔、东海的岛礁,"不用火漆,不用信纸,把种子的消息捎到每片土地。"

孩子们举着种子风铃追着风跑,风铃的响声混着远处的驼铃,在彩虹的余晖里荡开。暖阁的灯亮了,映着案上的《同源记》、陶瓮里的醪糟、梁上的风铃,还有满室浮动的麦香与花香。灵月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忽然明白所谓的信,从不是写在纸上的字,而是风里的花粉、土里的根须、人心里的念想——让江南的雨知道西域的沙,让北疆的雪记得东海的潮,让每粒种子都带着千万人的期待,往更远的春天去。

风又起了,种子风铃在梁上轻轻摇晃,种壳相撞的脆响里,仿佛藏着各地传来的回音:北疆的麦芽正顶破残雪,江南的新稻己浸在水里,西域的棉种正等着春雨,东海的谷种在礁岩上发了芽。这些声音混在一处,像支没有歌词的歌,唱着千万片土地正在同个时节里,盼着同场丰收。

芸涓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