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4章 园中生墨

小说: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作者:芸涓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章节无错乱精修!
 

文园的晨雾还没散时,新墨棚的竹案就有了动静。灵月刚推开棚门,就见案上的空砚台里积了层薄霜,霜花融成水的纹路,竟与旧书楼地砖的拼缝重合。她伸手去摸,指尖沾着的水汽突然凝成墨珠,滴在案上晕开,慢慢显出“墨源”二字——北地的笔锋刻在竹纹里,江南的笔意浮在竹面上,像字在跟土地打招呼。

沈念卿搬来的旧书在竹架上轻轻摇晃,最上层那本提到混栽田的残卷突然掉在地上。书页摊开的地方,泥土里冒出细如发丝的根须,顺着“田”字的笔画往上爬,把残缺的字迹补成了完整的“混栽田”。更奇的是,根须接触到书页的地方,竟渗出墨色的汁液,在空白处画出片小小的田垄,北地的麦与江南的稻在画里长得正盛。

阿古拉在文园的墙角栽新竹,竹苗刚埋进土里,竹节处就渗出墨来。他削开一节查看,竹腔内的竹膜上竟印着字:北地的“风”字带着棱角,被竹纤维磨得柔和了些;江南的“雨”字裹着圆润,却因竹节的坚硬添了几分骨力。这些字顺着竹汁往地下淌,在泥土里汇成细细的墨流,朝着新书楼的方向去。

运河的画舫送来新研的墨,装墨的陶罐上贴着张纸,是李学士写的“试墨”二字。灵月揭开陶罐,墨香漫出时,棚外的空地上突然冒出无数细小的黑点,凑近看才发现是刚破土的草芽,每片芽叶都卷着,像支支没开的笔。沈修用这些芽叶蘸了罐里的墨,在新书楼的白墙上写字,写出的“文”字笔画间,竟长出了带墨痕的细草。

“西边的石匠来了。”有学子跑进棚里,手里举着块新凿的石碑,碑石的石质一半是北地的青麻石,一半是江南的白矾石,接缝处用混了墨汁的石灰填着,“他们说这碑要嵌在文园的照壁上,让南北的字有个共同的家。”灵月摸了摸碑面,青麻石上的凿痕里渗着麦香,白矾石的纹路里裹着莲韵,像两块石头在悄悄说话。

阿古拉给竹棚加新梁时,竹刀不小心削到了埋在土里的墨片——就是从旧竹棚带来的那块与运河走向重合的墨。墨片碎裂的瞬间,文园的地面突然微微震动,泥土里冒出无数墨色的气泡,每个气泡炸开都飘出个小字,北地的字沉如石,江南的字轻如羽,在空中盘旋片刻,竟都落进了照壁的碑石里。

沈念卿把学子们新写的字稿整理好,想用旧竹棚带来的麻绳装订,却发现麻绳与江南的丝线缠在了一起。解开时,线绳上沾的墨汁滴在字稿上,把“南北”二字晕成了一团,墨迹干后,竟在中间生出个新字,像“共”又像“同”,笔画里还沾着竹棚的竹屑,带着草木的气。

暮色降临时,文园的照壁前聚了不少人。石匠们将石碑嵌进壁中,李学士提着砚台上前,用北地的狼毫蘸了江南的墨,在碑上写下第一行字:“墨不分南北”。刚写完,青麻石上的字就往下沉,白矾石的石面微微隆起,把字的轮廓托得愈发清晰,接缝处的石灰里,竟钻出根墨色的藤,把两行即将刻下的字缠在了一起。

灵月趴在竹棚的窗边,看棚外的墨流慢慢漫到照壁下。那些从竹苗里淌出的墨,此刻正顺着碑石的纹路往上爬,在“墨不分南北”的字尾添了个小小的点,像句读,又像颗刚落的种子。远处运河的画舫亮起灯,光影投在文园的水面上,与新书楼的烛火交叠,像无数支笔在续写未完的碑铭。

夜风带着新墨的香掠过竹棚,案上的《共墨》册页突然自己翻开,落在记载旧竹棚的那一页。灵月看见银杏叶封面上,新添了行细小的字,是用文园的泥土写的:“换了地方,墨更稠了呢。”她笑着数起照壁前的灯笼,数到第七盏时发现,每盏灯的光晕里,都有字在轻轻生长。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