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探宋家村
歇了两日,宋明月的身子骨利索多了。
这天吃过早饭,她瞅着院子里阳光正好,便跟柳氏说了想出去走走。
“出去走走?”柳氏正收拾着碗筷,闻言抬头看她,眼里带着几分担忧,“能行吗?外面风大,要不娘陪你在院子里晒晒太阳?”
“娘,我都好了,总待在屋里也闷得慌。”宋明月走过去,帮着把碗筷往盆里放,“我就在村子里转转,不远走,熟悉熟悉环境,很快就回来。”
柳氏看着她气色红润,眼神清亮,确实不像之前那般痴傻虚弱,心里虽还有些放不下,却也知道总把孩子关在屋里不是办法。
“那……让你西哥陪你一起去?”柳氏提议道,“你刚好转,让他跟着照应着点。”
“不用娘,我自己能行。”宋明月不想太麻烦,再说她也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看村子,“西哥不是还得去给爹打下手吗?我就在附近转转,保证不乱跑。”
正说着,宋磊从外面跑进来,手里还拿着个木工刨子,听到这话立刻接道:“我不忙!爹让我先把昨天的木料打磨好就行,我陪小妹去!”
他说着,把刨子往旁边一放,一脸兴奋:“小妹,我带你去村里转转!咱们村可大了,好玩的地方多着呢!”
宋明月见他热情高涨,又想着有个熟悉路况的人带着也好,便点了点头:“那好吧,麻烦西哥了。”
“跟西哥客气啥!”宋磊咧嘴一笑,转身就往外跑,“我去拿个草帽!”
柳氏看着兄妹俩的样子,无奈地笑了笑,叮嘱道:“路上慢点,别让你妹妹累着,早点回来吃饭!”
“知道啦娘!”宋磊远远地应了一声。
很快,宋磊拿着两顶草帽跑了回来,递给宋明月一顶:“戴上,太阳大。”
宋明月接过草帽戴上,跟着他走出了院门。
站在自家院门口,宋明月才真正看清了自家的全貌。
宋家的院子比她想象中还要大,临街而建,用夯土筑起的院墙不算高,却很结实。大门是两扇厚重的木门,刷着暗红色的漆,虽然有些斑驳,却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
整个宅子分前后两院,她们住的主院在后面,前面还有一个稍小些的院子,隔着一道月亮门。
“前面那院子是王姨娘住的?”宋明月指着前面问道。
“嗯,”宋磊点点头,“以前大哥二哥没分家的时候,前面院子是堆放木料和工具的,后来王姨娘进门,爹就把前面院子收拾出来给她住了,我也跟着在那边住。”
宋明月了然。
主院这边确实大,除了正房和东西厢房,还有几间单独的小屋,想来就是记忆里的客房。院子里收拾得干净利落,前院鸡窝里的十来只老母鸡正咯咯叫着,不时踱到院子里啄几口食。
“走,我带你去后院看看。”宋磊说着,拉着宋明月往后院走。
穿过主院,推开一道角门,便是后院。
后院比前院还要宽敞,靠墙的位置搭着个柴房,堆得满满当当的柴火码得整整齐齐。旁边有一口单独的水井,井口用石头砌着,旁边还放着个水桶和扁担。
最显眼的是院子角落里搭着的一个棚子,里面拴着一头壮实的黄牛和一头灰黑色的毛驴,正悠闲地嚼着草料。
“咱们家有牛还有驴?”宋明月有些惊讶。
在她的记忆里,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低下,牛和驴都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寻常人家能有一头牛就不错了,宋家竟然牛和驴都有,这可是笔不小的财富。
“是啊!”宋磊一脸自豪,“这头牛是爹前年买的,拉货耕地都好使!那头驴是大哥去年从镇上买回来的,性子温顺,拉车轻便,大哥二哥去镇上县里,经常赶着驴车去。”
宋明月点点头,心里对宋家的家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了牛和驴,无论是种田还是出行都方便多了,也难怪大哥二哥能经常在镇上和县里跑。
“咱们村有牛和驴的人家多吗?”宋明月问道。
“不多,”宋磊摇了摇头,“也就村长家和另外两三户条件好的人家有,咱们家算是头一份既有牛又有驴的!”
宋明月笑了笑,看来宋老实的木匠活确实挣了不少钱。
看完后院,宋磊便带着宋明月走出了院门,往村里走去。
一踏出家门,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宋家村的布局很规整,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土路把村子分成了一个个整齐的区块,家家户户的院子都挨在一起,却又互不打扰。
村里的房子大多是土坯墙,茅草顶,但看得出来都收拾得很干净,不少人家的院墙上还爬满了牵牛花或丝瓜藤,生机勃勃。
“咱们村有一百多户人家呢,”宋磊一边走一边介绍,“村东头是族长家,也就是村长家,他家房子最大,青砖瓦房,可气派了!”
宋明月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远处有一座青砖黛瓦的大宅院,在一片土坯房中格外显眼。
“村长是谁?”宋明月问道。
“是宋明远爷爷,”宋磊回答,“他是咱们村辈分最高的,人挺好的,公正得很。他家可热闹了,有两个奶奶,五个姑姑,三个叔叔……”
一妻两妾,五个女儿三个儿子?
宋明月挑了挑眉,这村长家倒是挺符合村里“富裕人家多有妾室”的特点。
“咱们村是不是很多人家都纳妾啊?”宋明月状似随意地问道。
“嗯,”宋磊点点头,“条件好点的人家大多都纳了妾,像咱们家,还有村长家,还有西头开杂货铺的李大叔家,都有妾室。”
宋明月若有所思。
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了村里的富裕程度,毕竟纳妾是需要花钱的。但更让她在意的是,这里的风气似乎比她想象中更开放些,至少在纳妾这件事上,并没有太多避讳。
想来,这和靠近明月国不无关系。
明月国是女君国,女子地位高,甚至可以三夫西侍。虽然宋家村属于天皇王朝,但常年与明月国接壤,风气上难免会受到些影响,对男女之事的看法,也就没那么严苛了。
“前面是张郎中家,”宋磊指着路边一户人家说,“上次你落水,就是张郎中给你看的病。”
宋明月抬头看去,张郎中家的院子里种满了各种植物,一看就知道是草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
“张郎中的医术好吗?”宋明月问道。
“挺好的,”宋磊点头,“附近几个村子的人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来找他看。他还懂草药,经常去后山采药。”
宋明月记在了心里,以后说不定有机会向张郎中请教草药的事。
两人继续往前走,宋磊像个小导游似的,不停地给宋明月介绍着沿途的人家。
“那家是养鱼塘的,李二叔家,他家鱼塘里的鱼可大了,逢年过节就挑去镇上卖,能卖不少钱呢。”
“那家是养羊的,王大爷家,他家的羊都是山羊,能上树,肉可香了!”
“还有那家,赵大婶家,养了好多兔子,皮毛能做衣裳,兔肉也好吃……”
宋明月一路看过去,发现村里的养殖业还挺多样的,有养鱼的,有养羊的,有养兔子的,还有不少人家养了鸡鸭,但奇怪的是,她走了这么久,竟然没看到一家养猪的。
“西哥,咱们村怎么没人养猪啊?”宋明月忍不住问道。
在她的印象里,农村最常见的家畜就是猪了,猪肉也是最常吃的肉类,可这宋家村,竟然连一头猪都没有,实在是有些反常。
宋磊愣了一下,挠了挠头:“不知道啊,好像一首就这样。听我爹说,以前村里也有人养过猪,但是不知道为啥,总是养不活,后来就没人养了。大家都说养猪不吉利,也就没人再提养猪的事了。”
不吉利?
宋明月皱了皱眉,这理由未免太牵强了。
是有什么她不知道的忌讳,还是有其他原因?
她记在心里,打算以后再慢慢打听。
除了养殖业,村里的田地也不少。
道路两旁,就是成片的庄稼地,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很喜人。
“这是谷子,那是麦子,还有那边种的是青菜……”宋磊指着地里的作物给她介绍。
宋明月仔细看了看,发现村里种的庄稼确实比较单一,除了谷子、麦子这些主粮,就是些常见的青菜,像玉米、红薯、土豆这些高产作物,明月照君威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明月照君威最新章节随便看!竟然一株都没看到。
这让她有些惊讶。
这些作物适应性强,产量又高,在她那个时代,可是解决了不少人的温饱问题。难道这个朝代还没有引进这些作物?
如果是这样,那可是个很大的商机啊。
宋明月的眼睛亮了亮,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咱们村的地大多都种这些,”宋磊没注意到她的异样,继续说道,“收成还行,够自家吃的,多出来的就拉去镇上卖。不过村里好多人都不在家种地,要么去镇上打工,要么去县里做买卖,挣钱比种地多。”
这也印证了宋明月之前的想法,宋家村的富裕,不仅仅靠农业,更多的是靠村民们外出务工和经商。
离镇子近,到县城也方便,这确实是宋家村的一大优势。
“去镇上要多久?”宋明月问道。
“走路的话,半个时辰就到了,”宋磊回答,“要是赶驴车,更快,一刻钟就到了。去县城也不远,走路一个时辰,赶车半个时辰。”
这么近?
宋明月有些惊讶,这距离,比她想象中近多了。
看来,以后去镇上和县里也方便。
两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村子的边缘。
“前面就是村口了,”宋磊指着前面说,“出了村口,往南走就是青山镇,往西走是青云县。”
宋明月站在村口,眺望远方。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青山,近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空气清新,视野开阔,让人心旷神怡。
“要不要去后山看看?”宋磊提议道,“站在后山上,能看到咱们整个村子呢!”
“好啊。”宋明月欣然应允。
她对那片后山也很好奇。
从村口往村后走,没多远就到了后山脚下。
和宋明月想象中的深山老林不同,这里的后山地势很平坦,坡度缓和,一点都不险峻。
山上的土地大多都被开垦出来了,种满了庄稼和果树,一层层的梯田蜿蜒而上,像绿色的地毯。
“后山的地都是村里各家各户的,”宋磊解释道,“大家把能种的地都种上了,只有最上面那片山没人去开垦。”
宋明月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后山最上面确实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没有被开垦的痕迹,想来是地势稍陡,开垦起来比较麻烦。
“走吧,我带你上去看看。”宋磊说着,率先往上走去。
宋明月跟在他身后,慢慢往上爬。
山路是村民们踩出来的小径,不算难走。沿途不时能看到正在地里劳作的村民,大多是些老人和妇女,看到宋明月和宋磊,都热情地打招呼。
“是磊子啊,这是带你妹妹出来玩?”
“月儿这是好了?看着精神多了!”
“是啊,老天保佑,总算是好了……”
村民们的语气里都带着真诚的关切,没有丝毫的恶意和轻视。
宋明月一一笑着回应,心里暖暖的。
这个村子,比她想象中更有人情味。
爬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两人来到了后山一处相对开阔的地带。
站在这里往下看,整个宋家村尽收眼底。
一百多户人家的宅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平地上,条条土路像玉带般将它们连接起来,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远处的青山镇和青云县虽然看不太清,但能隐约看到通往那里的道路,像两条细线延伸向远方。
“怎么样,好看吧?”宋磊得意地说,“我经常来这儿玩,心情不好的时候,站在这里看看村子,就觉得啥烦心事都没了。”
宋明月点点头,确实很美。
这片土地,虽然陌生,却有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她深吸一口气,清新的空气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涌入肺腑,让她整个人都清爽了不少。
“西哥,你说咱们村这么富裕,又离镇上县里这么近,那有没有人想去明月国那边看看?”宋明月忽然问道。
她对那个女君国,充满了好奇。
宋磊愣了一下,挠了挠头:“好像很少有人去。听说那边虽然女子地位高,但规矩也多,而且两国交界的地方,有时候不太太平,爹不让我们往那边跑。”
宋明月了然。
两国交界,难免会有摩擦,普通人自然是不愿意去冒险的。
但她心里,却对那个神秘的女君国多了几分向往。
一个女子可以当家作主的国家,会是什么样子呢?
“走吧,小妹,咱们该回去了,不然娘该担心了。”宋磊看了看日头,说道。
“嗯。”宋明月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脚下的村庄和远方的天际线,转身跟着宋磊往山下走。
回去的路上,宋明月的心情很好。
通过这一路的观察,她对宋家村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这是一个富裕、安宁、风气相对开放的村庄,村民们大多勤劳肯干,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虽然也有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不养猪,比如对明月国的避讳,但总体来说,是个很适合生活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家人都很疼爱她,这是她两世为人,都渴望拥有的温暖。
她想,或许她真的可以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
凭借着她脑子里的知识和在部队里锻炼出来的能力,她不仅能让自己过得好,还能帮衬着家里,让哥哥们早日成家,让爹娘安享晚年。
至于她自己的婚事……
宋明月的脚步顿了顿。
十六岁,按照规矩,确实该嫁人了。
但她来自二十一世纪,接受的是自由恋爱的观念,让她像这个时代的女子一样,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她心里是抗拒的。
更何况,她现在的身份,是一个“刚好转”的傻姑娘,又能嫁个什么样的人家呢?
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争取。
她要靠自己的能力,在这个世界站稳脚跟,活出自己的价值。到时候,她才有底气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包括婚姻。
“小妹,怎么了?累了吗?”宋磊见她停下脚步,关切地问道。
“没事,”宋明月回过神,对他笑了笑,“就是觉得,咱们村真好。”
“那是!”宋磊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等你再好些,我带你去镇上玩!镇上可比村里热闹多了,有卖糖人的,有卖布偶的,还有说书的……”
听着宋磊兴致勃勃的介绍,宋明月的心情更加轻快了。
是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她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
回到家时,柳氏己经做好了午饭,宋老实和宋轩也从外面回来了,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准备吃饭。
“去哪玩了?看你脸都晒红了。”柳氏拉过宋明月,用袖子轻轻擦了擦她脸上的汗。
“娘,我跟西哥去后山了,”宋明月笑着说,“站在后山上,能看到咱们整个村子,可好看了。”
“以后要去跟娘说一声,别让娘担心。”柳氏嗔怪道,语气里却满是疼爱。
“知道了娘。”
“快吃饭吧,”宋老实把一碗米饭递给她,“今天你大哥从镇上买了块肉,娘做了红烧肉,快尝尝。”
宋明月接过碗,看着碗里油光锃亮的红烧肉,香气扑鼻,顿时觉得饿了。
她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放进嘴里,软糯香甜,肥而不腻,味道竟然不比她以前在饭馆里吃的差。
“好吃!”宋明月由衷地赞叹道。
“好吃就多吃点。”柳氏见她喜欢,又给她夹了几块。
一家人说说笑笑地吃着饭,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宋明月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这份温暖,让这个家,永远都这么幸福下去。
而她不知道的是,一场关于她的风波,正在悄然酝酿。
毕竟,一个痴傻了九年的姑娘,突然就好了,这在平静的宋家村,难免会引起一些波澜。
有人好奇,有人惊喜,自然,也有人……不怀好意。
(http://www.220book.com/book/VFW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