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金流砥柱

小说: 千古一帝成长史   作者:阳明心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千古一帝成长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VGCJ/ 章节无错乱精修!
 

承业六年的春天,洛阳城宛如一座被花海淹没的城市,各种花卉争奇斗艳,竞相绽放。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裹挟着浓郁的花香和从海运带来的淡淡咸腥气,弥漫在日益繁华的街市上。

这座城市,作为帝国的心脏,正以强劲的节奏跳动着。那源源不断从遥远的金瓯岛运回的金银,就如同血液一般,通过日渐畅通的脉络,流淌进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为一场深刻而艰难的变革提供着支撑。

然而,在这表面的繁荣背后,户部衙门里却是灯火彻夜通明。户部尚书与张景略相对而坐,他们面前的桌子上,厚厚的账册和各地的密报被一一摊开。尽管海外金矿的产出相当丰厚,但在填补多年战争造成的巨大亏空、支撑庞大的海军开销以及支付“以工代赈”所需的巨额款项后,资金仍然显得捉襟见肘。

而在所有的开支中,最大的无底洞无疑是官员们的俸禄。这一项开支不仅数额巨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不断增加。

“陛下以内帑购粮、抄家所得暂解燃眉之急,然而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户部尚书一边捻着胡须,一边叹息着说道,“‘官绅一体纳粮’这项政策推行至今,己经逐渐进入了深水区,各地的士族对此反应非常激烈,表面上遵从,暗地里却阳奉阴违的人实在太多了。如果没有稳定的财源来支撑,无法优先保障官员们的俸禄,恐怕会再次引发吏治的动荡,那么之前的改革就会前功尽弃啊。”

张景略的目光十分沉静,他的指尖轻轻点着一份来自江南的密报,缓缓说道:“大人所担忧的事情确实非常严重。根据天网监察的情况来看,江南的三个州己经有官员因为俸禄的折色和发放延迟等问题,与当地的豪富们暗中勾结。他们不仅默许这些豪富们逃避田亩清查,甚至还插手漕运,从中牟取私利。这种风气绝对不能助长啊。”

他沉吟片刻,又道:“金瓯岛所出,乃天赐之财,然亦需善用。下官以为,当分三路:其一,奏请陛下,划定矿产出息中固定比例,专项用于支付官员俸禄,以示朝廷绝不亏待实干清廉之吏,稳定人心。其二,加强审计,凡薪俸足额发放之州县,其官员若再涉贪渎,罪加一等。其三,”他压低了声音,“天网将重点监控各地大族,尤其是那些表面顺从、暗地里串联抗税,甚至试图贿赂漕运、矿务官员,企图插手金瓯利益的势力。其罪证,正可为我所用。”

一份清晰的方略逐渐形成。海外财富的到来,并未让他们放松节流,反而更迫切地推动着制度化的建设,试图将非常之财,转化为帝国长治久安的常态基石。

---

东海之上,碧波万顷。

靖海将军周浚站在经过加固、配备了更多火炮的旗舰舰首,望着前方一片狼藉的海域。数艘海盗船的残骸仍在燃烧,徐徐下沉。一场精心策划的伏击战刚刚结束。

这股海盗势力远超之前遭遇的散兵游勇,其舰船装备、战术纪律,皆隐隐有正规军的影子,甚至试图模仿朝廷水师的战法。“将军,俘虏交代,他们中有前朝水师溃兵,也有……倭人。其兵刃、火器,似有关外来源。”副将低声禀报,语气凝重。

周浚面色冷峻:“看来,金瓯岛的香味,引来的不止是苍蝇,还有豺狼。”他回想起出征前陛下密旨中的提醒,心中了然。某些陆地上的对手,并未因暂时的平静而死心,竟试图在海上开辟新的战线,甚至不惜与海盗、外寇勾结。

“传令!打扫战场,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千古一帝成长史 救治伤员。将俘虏、敌舰残骸,尤其是那些来历不明的兵甲火器,妥善保管。所有情报,整理成详细战报,以八百里加急密送京师!”周浚目光扫过无垠的大海,“舰队编队调整,加强巡逻警戒。凡靠近金瓯岛航线之可疑船只,一律严查!若遇抵抗,或疑似携带军械者,可先以火炮驱离,必要时……击沉!”

雷霆手段之下,通往金瓯岛的“金银之路”得以肃清。周浚的舰队如同移动的长城,捍卫着这条帝国的生命线。而那份关于海盗背后可能存在的势力渗透的战报,也以最快速度送达了萧琰的案头。

---

紫宸殿,小朝会。

萧琰将周浚的密报传递给几位重臣传阅。殿内气氛一时肃杀。 “果然贼心不死!”陈镇冷哼一声,“陆上玩不过,就想在海上捣乱!陛下,给臣一支兵马,扫平那些吃里扒外的世家!” 沈砚则更为冷静:“证据尚需坐实。然海防不可不固。臣以为,当借此契机,进一步扩充水师,更新舰船火炮。所需银钱,可从金瓯岛收益中划拨。海上通途,不容有失。”

萧琰颔首,目光锐利:“准。水师扩建之事,由枢密院会同工部、户部速议方案。金瓯岛收益,优先保障此项。此外,”他顿了顿,“张景略。” “臣在。” “天网加大对沿海各州,特别是与倭国、高丽有贸易往来之豪商、世家的监控。朕要知道,是谁的手,伸得这么长。” “臣遵旨。”

话题随后转向官员俸禄改革。户部尚书呈上了与张景略拟定的方案。 萧琰仔细阅览后,道:“以金瓯之金,养清廉之吏,善。便依此议,设立‘养廉基金’,专款专用。然,沈相,”他看向宰相,“制度才是根本。待到国库常规税收足以支撑,此项基金便应逐步转为应急储备。吏治清明,终不能长久依赖非常之财。”

沈砚深深一揖:“陛下圣明,臣欣慰。”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通传,南方八百里加急捷报至! 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被引入,激动地呈上军报:“陛下!石敢当大都护急奏!獠牙军奉命清剿闽浙沿海与海盗勾结之匪巢,大获全胜!捣毁巢穴十三处,俘获匪首及疑似倭国浪人二十七名,缴获书信、账册若干!石大都护己押解人证物证,正北上赴京!”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陆上海上,双线告捷,不仅沉重打击了勾结势力,更为进一步深挖其根源提供了铁证!

萧琰朗声大笑:“好!石敢当不负朕望!传旨嘉奖!令其速速入京!” 他环视群臣,声音沉稳而有力:“海上有周浚破敌,陆上有石敢当清剿。内有金瓯之资稳固国本,外有雷霆之威震慑宵小。此乃天佑大燕,亦是我君臣同心所致!” “然,诸卿需谨记,”他的语气转为深沉,“金银可解一时之渴,却非万世之基。真正的金流砥柱,非是海外矿藏,而是律法之公、吏治之清、民心之聚、武备之修!”

他起身,走到殿外廊下,望着春日晴空:“下一步,待石敢当入京,人证物证俱全,便是时候……彻底厘清内外勾结之网,无论涉及何人,绝不姑息!” “而这滚滚而来的金银,”他仿佛在自言自语,“除了养官、强军,更该用于兴学、修路、治水、鼓励农桑……让这承业盛世,真正惠及天下每一个黎民。”

春风吹拂着皇帝的衣袂,他的目光似乎己越过眼前的宫阙,看到了一个更远、更坚实的未来。帝国在经历了初期的震荡与输血后,正试图依靠内部产生的力量与外部获得的资源,锻造出能够支撑起万世太平的真正支柱。



    (http://www.220book.com/book/VGC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千古一帝成长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VGC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