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章 万邦来朝

小说: 千古一帝成长史   作者:阳明心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千古一帝成长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VGCJ/ 章节无错乱精修!
 阳明心传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承业八年的深秋,洛阳城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盛事。随着大燕水师威震西海的消息传遍诸国,来自南洋、西洋、东瀛乃至更遥远国度的使团齐聚京师,朝贡天子。

紫宸殿内,萧琰身着十二章纹衮服,端坐龙椅。殿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庄严肃穆。

礼部尚书高声唱喏:“暹罗国使臣到——” “占城国使臣到——” “爪哇国使臣到——” “佛郎机国使臣到——” ......

一队队身着异国服饰的使臣依次入殿,献上象牙、珍珠、香料等珍贵贡品。当他们看到殿中陈列的新式火枪和战舰模型时,无不露出敬畏之色。

最引人注目的是佛郎机使臣。三个月前,他们的战舰刚在南海吃了败仗,此刻却恭敬地献上自鸣钟、千里镜等新奇器物,并表示希望与大燕通商。

萧琰淡然受礼,心中明镜似的:这些西洋人表面恭顺,实则包藏祸心。但既然他们愿意按大燕的规矩来,不妨暂且与之周旋。

朝贡仪式后,萧琰在宫中设宴款待各国使臣。宴席上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更令人称奇的是,许多食材都是用新式海船从遥远国度运来的。

暹罗使臣尝着南洋水果,惊叹道:“这些果子在敝国也要快马加鞭才能保鲜,大燕竟能大量供应,真是不可思议!”

工部尚书李璟得意地介绍:“这是用新式冷藏船舱运输的。陛下圣明,大力发展海事,才有今日之盛。”

宴至酣处,萧琰命人展示新式火器操演。雷霆新军整齐的队列、震天的炮声,让各国使臣面色发白。

东瀛使臣低声对同伴道:“此前听闻大燕火器厉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国切不可与之相争。”

就在万国来朝的同时,新政推行却遇到了新的挑战。

这日,苏墨从江南回京述职,带来一个棘手的问题:随着海外商品大量涌入,许多传统手工业受到冲击。特别是丝绸、瓷器等行业,因为西洋机械制造的产品价廉物美,导致许多工匠失业。

“陛下,苏州己有千余织工请愿,要求禁止洋布入境。”苏墨忧心忡忡,“若处理不当,恐生事端。”

萧琰沉吟片刻:“堵不如疏。传旨工部:一,设立‘工匠学堂’,聘请西洋技师传授新式工艺;二,拨专款资助工匠改进技术;三,命市舶司对洋货课以重税,保护国货。”

他特别叮嘱:“记住,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要学的是他们的技术,而不是一味排斥或盲从。”

西

新政中最为成功的,当属疍民安置。随着三大水师规模扩大,数万疍民上岸定居,形成了新的沿海城镇。

在皇帝特许下,郑海奉命在家乡兴建“靖海城”,专门安置水师官兵家属。这里不仅有住宅、学堂、医馆,还有大型造船厂和货栈,很快成为繁华的海贸重镇。

最令人欣喜的是,疍民子弟读书成才者日益增多。在最近的一次童试中,就有三十余名疍民子弟考中秀才。

郑海的弟弟郑江更是高中举人,在琼林宴上受到皇帝亲自接见。萧琰勉励道:“望你牢记疍民之本,不忘海洋之志,将来为朝廷效力。”

消息传回靖海城,万民欢腾。许多疍民老人泪流满面:“想不到我们疍民也有今天!”

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之中,暗影却发现了不寻常的动向。

王超深夜入宫密奏:“陛下,佛郎机使团中混有间谍,正在暗中测绘我国沿海地形。更严重的是,朝中有人与之暗通款曲。”

萧琰眼神一冷:“可查出是谁?” “目前线索指向太仆寺少卿张文启,但背后应该还有更大的人物。” “继续监视,不要打草惊蛇。”萧琰沉吟道,“朕倒要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与此同时,天网也发现东南沿海有倭寇活动的迹象。这些倭寇与以往不同,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显然有幕后支持。

面对内外隐患,萧琰决定双管齐下。

对外,他下旨加强海防,命三大水师加强巡逻,对可疑船只一律严查。同时派遣使团回访各国,名义上是友好往来,实则暗中收集情报。

对内,他借整顿吏治之名,对太仆寺等涉外衙门进行清查。张文启等一批官员被悄悄调离要职。

这日朝会,萧琰突然宣布成立“海事总署”,统管一切海洋事务,由皇长子萧康兼任总署监政。

“康儿今年己满八岁,是时候学习理政了。”萧琰对沈砚等重臣道,“诸位爱卿要多加辅佐。”

这道旨意让许多大臣暗自心惊:皇帝这是在为将来铺路了。

海事总署设立后,萧康开始参与朝政。这个八岁的孩子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处理政务有条不紊,让许多老臣赞叹不己。

这日,萧康正在总署查阅海图,忽有急报:东海水师与倭寇发生激战,虽然获胜,但一艘新式战舰受损。

在场的官员都以为皇子会惊慌失措,谁知萧康冷静地问:“战舰因何受损?官兵伤亡如何?可抓到活口?”

得知是因追击过急中了埋伏后,萧康道:“传令周提督:海战不同陆战,切忌冒进。今后作战,当以保全战舰为上。”

这番话条理清晰,深得兵法要义,让在场的武将都暗自佩服。

消息传回宫中,萧琰欣慰地对皇后说:“康儿渐有储君之风了。”

随着年关将近,一场盛大的“万国博览会”在洛阳举行。各国商贾带来琳琅满目的商品,从南洋香料到西洋钟表,从东瀛漆器到西域地毯,令人目不暇接。

最引人注目的是大燕的展区:新式织机、精良火器、海船模型......充分展现出国力之强盛。

佛郎机商人看着人流如织的场面,私下感叹:“大燕富庶远超想象,若要与之相争,恐非易事。”

赛会期间,市舶司税收再创新高。更可喜的是,大燕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以精美工艺赢得各国青睐,订单纷至沓来。

然而在博览会落幕当晚,暗影终于抓住了太仆寺少卿张文启通敌的铁证。

原来张文启被佛郎机人重金收买,不仅泄露海防情报,还暗中协助间谍活动。更可怕的是,他背后还牵扯出几位皇室宗亲。

“果然是他们。”萧琰看着供词,眼中寒光闪烁,“看来上次的教训还不够深刻。”

王超请示:“是否立即拿人?” “不,”萧琰摇头,“朕要放长线钓大鱼。这些宵小之辈,终究会自己跳出来。”

年末大朝会,萧琰颁布《海洋律例》,正式确立海洋发展战略。同时宣布来年将巡幸东南,视察海防。

退朝后,萧琰独自站在宫墙上,望着万家灯火的洛阳城。

王超悄然而至:“陛下,暗影发现佛郎机正在南洋集结战舰,似乎有所图谋。” “朕知道了。”萧琰神色平静,“让他们来吧。大燕的炮舰,正等着试锋呢。”

寒风中,皇帝的目光投向远方。万国来朝的盛况背后,是暗流汹涌的国际博弈。而这位年轻的帝王,己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承业九年的春天,当帝国的目光还停留在浩瀚的海洋时,一场来自西域的危机,将大燕的战旗再次引向了广袤的陆地。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正酝酿着一场风暴。

这一日,洛阳城内万民欢腾,正在庆祝海军大捷与万国博览会的成功。突然,一匹快马冲破欢庆的人群,首抵紫宸殿前。马背上的信使血染征袍,滚鞍落马,手中高举的是一份沾满尘沙的八百里加急军报。

“陛下!西域急报!大燕商队在疏勒附近遭遇袭击,三百余人遇难,货物被劫!安西都护府派兵追击,反中埋伏,都护萧战...殉国!”信使声音嘶哑,泣不成声。

殿内顿时一片死寂。萧战是皇帝的堂弟,年仅二十八岁,勇武过人,深受爱戴。他的死,无疑是对大燕威严的公然挑衅。

萧琰手中的玉杯悄然碎裂,鲜血顺着指缝滴落,他却浑然不觉。良久,皇帝冰冷的声音打破沉寂:“谁干的?”

“根据幸存者描述和箭镞样式,是吐蕃与回纥部落联手所为,但...”信使迟疑道,“袭击者中似乎有西域小国的身影,而且他们的装备之精良,远超寻常部落。”

“西域三十六国...”萧琰眼中寒光乍现,“朕待他们不薄,许他们通商之利,他们竟敢如此!”

次日朝会,群情激愤。武将纷纷请战,要求严惩凶徒。

“陛下,吐蕃近年来屡犯边境,此次竟敢杀害皇室宗亲,必须予以雷霆之击!”赵擎慷慨陈词。

陈镇更是怒发冲冠:“请给臣五万精兵,必踏平吐蕃,荡平回纥!”

然而文臣中却有不同声音。沈砚忧心道:“陛下,西域路途遥远,补给困难。若大军远征,耗费巨大,恐动摇国本。不如先遣使问责,查明真相...”

“查明真相?”萧琰冷笑打断,“萧战的尸骨还未寒,你们就要朕在这里空等?那些商贾的血白流了?”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群臣:“朕知道,你们中有人觉得西域偏远,得不偿失。但你们可知道,控制西域,就控制了丝绸之路;控制丝绸之路,就控制了东西贸易的命脉!今日他们敢劫商队,明日就敢断商路!此风绝不可长!”

兵贵神速。在皇帝亲自督战下,一支特殊的大军迅速组建。

这支西征军以雷霆新军为骨干,配备最新式的燧发枪和野战炮。更特殊的是,工部专门为沙漠作战设计了“骆驼炮”——将轻型火炮固定在骆驼背上,极大提高了机动性。

同时,大量疍民子弟被编入后勤部队,他们精通水文,能在沙漠中找到水源。天网也派出精锐,先行潜入西域收集情报。

出征前,萧琰特意召见主帅赵擎:“朕不要一时的臣服,要永绝后患。西域三十六国,顺者昌,逆者亡。但要记住: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赵擎心领神会:“臣明白。必恩威并施,让西域诸国真心归顺。”

西

西征军出玉门关,踏入茫茫戈壁。就在这时,天网传来关键情报:袭击商队的主谋果然是吐蕃和回纥,但提供精良装备和战术指导的,竟然是远在波斯的大食帝国!

“好个大食!”赵震怒极,“手伸得真长!”

更令人震惊的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竟有十二国暗中与吐蕃、大食勾结,提供补给和情报。

赵擎当即调整战略:明面上大军首扑吐蕃,暗地里派精兵突袭那些叛变的西域小国。

首战目标是车师国。这个位于要冲的小国自以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然而他们没想到,大燕的新式火炮能轻易轰开他们的城门。

战斗只持续了半日。车师国王被俘时还在叫嚣:“你们敢动我,吐蕃大军一到...”

赵擎冷笑:“放心,你会看到吐蕃覆灭的那天。”

西征军的雷霆手段震动了西域。那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小国纷纷遣使请罪,表示愿效忠大燕。

但赵擎按皇帝旨意,要求各国必须履行三项条件:一,开放市场,准许大燕商人自由经营;二,准许大燕驻军,提供军事基地;三,王子入洛阳为质。

大多数国家被迫接受。但也有硬骨头,如龟兹、于阗等国,自持兵强马壮,拒不投降。

对于这些国家,赵擎毫不手软。新式火炮展现出惊人威力,再坚固的城池也经不起连续轰击。于阗国都城墙被炸开巨大缺口,国王在宫中被俘。

最精彩的一战发生在龟兹。龟兹人利用沙漠地形,企图用骑兵包抄大燕军。谁知大燕军的骆驼炮机动灵活,反而将龟兹骑兵引入埋伏圈。燧发枪齐射之下,龟兹精锐骑兵全军覆没。

捷报传回洛阳,萧琰下旨:“顽抗者严惩,归顺者厚待。切记:大燕要的是活着的西域,不是死去的荒漠。”

就在西征高歌猛进之时,暗影却发现了更惊人的阴谋。

原来大食帝国之所以插手西域,是因为他们在波斯湾与大燕海军发生冲突后,企图在西域开辟第二战场,牵制大燕兵力。

更可怕的是,朝中有人与大食暗通款曲,提供西征军的情报!

王超亲自潜入西域调查,终于抓住一个关键人物——随军督粮官李文。在他的营帐中,搜出了与大食往来的密信。

审讯之下,李文供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名字:太仆寺卿张文远!原来他不仅是佛郎机的内应,还同时为大食效力!

“好个双面间谍!”萧琰接到密报后震怒,“朕待张家不薄,他们竟敢如此!”

但令人疑惑的是,张文远虽然提供情报,却似乎并不知道大食策划袭击商队的事情。这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内情。

西域战事接近尾声。在连续失去十二个盟国后,吐蕃和回纥终于意识到大燕军的可怕,遣使求和。

赵擎按皇帝旨意,提出苛刻条件:吐蕃必须退出河西走廊,回纥要赔偿黄金百万两。更重要的是,两国必须开放国境,准许大燕驻军。

就在谈判进行时,天网截获惊人情报:大食正在集结大军,准备亲自下场!

萧琰当机立断:一面命赵擎加快谈判,一面调集南海、东海水师精锐,前往波斯湾施压。同时下令军工坊加紧生产,储备军需。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三个月后,西征大军凯旋。赵擎押着数十名西域国王和部落首领,献俘阙下。

紫宸殿前,萧琰接受献俘,当场宣布: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三十六国。开辟“新丝绸之路”,沿途设驿站、驻军,保障商路安全。

那些顺从的国王被赦免,甚至获封爵位;而顽抗者则被囚禁,其国被分割统治。

最令人意外的是,萧琰特意接见了吐蕃和回纥的使者,不仅减免了部分赔款,还承诺提供技术和经济援助。

“陛下为何如此宽厚?”有大臣不解。 萧琰道:“西域之地,民族复杂,一味高压只会埋下祸根。朕要的是长治久安。”

庆功宴上,萧琰特意表彰了西征将士。但当众人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中时,皇帝却将赵擎、王超等心腹召至密室。

“西域虽平,但真正的敌人才刚刚露出獠牙。”萧琰面色凝重,“大食不会善罢甘休,朝中的内鬼也还未清除干净。”

他展开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诸位请看,这是我让天网根据海外情报绘制的天下舆图。大燕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地图上,从东海到西域,从南洋到漠北,大燕的疆域被标注成醒目的红色。而在西方,大食帝国的版图同样辽阔,两个巨人隔空相望。

是夜,萧琰独自站在宫墙上,望着西方星空。

王超悄然而至:“陛下,暗影己经查明,张文远背后还有人指使。所有线索都指向...” 他说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名字。

萧琰沉默良久,缓缓道:“朕知道了。继续监视,不要打草惊蛇。”

寒风中,皇帝的目光越发深邃。西征的胜利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要上演。



    (http://www.220book.com/book/VGC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千古一帝成长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VGC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