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5章 永昌新政开海路,宝船扬帆待西风

小说: 朕在明末当影帝   作者:山野纯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朕在明末当影帝 http://www.220book.com/book/VHD8/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山野纯叔”推荐阅读《朕在明末当影帝》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北京城,紫禁城,太和殿。

凛冽的寒风被厚重的宫门隔绝在外,殿内金砖铺地,蟠龙柱擎天,炭火烧得极旺,暖意融融,却驱不散那股弥漫在空气中的、新朝初立的肃杀与凝重。巨大的蟠龙藻井下,我端坐于金漆龙椅之上,十二旒冕冠垂下的玉珠微微晃动,遮挡着眼中深沉的思虑。阶下,郑芝龙、郑森、钱谦益、毕自肃、骆养性等文武重臣分列两侧,人人屏息凝神,气氛庄严肃穆。

“陛下!”户部尚书毕自肃手持玉笏,率先出列,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自光复北京以来,臣督理户部,清查府库,厘定田亩,然……国库空虚,仓廪不实,实乃燃眉之急!辽东、西北战事未歇,江南百废待兴,百万将士需犒赏抚恤,亿万灾民待赈济安置……所需钱粮,如填海壑!若不加开源,恐……难以为继!”

“毕卿所言,切中要害。”我声音平稳,目光扫过阶下群臣,“国之大者,在祀与戎。然无财,则祀不丰,戎不坚。甲申之祸,殷鉴不远!朕……决意开永昌新政!以富国!以强兵!以安民!”

“新政?”阶下群臣神色各异。郑芝龙、郑森父子眼中精光一闪;钱谦益等老臣则眉头微蹙,面露忧色。

“第一!开海!通商!”我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金铁交鸣,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传朕旨意!即日起!重开福建泉州、浙江宁波、广东广州三处市舶司!允民间商贾,持朝廷所颁‘永昌商凭’,造大船!贩丝绸!瓷器!茶叶!远赴南洋!西洋!互通有无!市舶司设海关!抽分税银!十税其一!所获之利,七成充入国库!三成留作水师军费!”

“开海?!”礼部尚书钱谦益脸色一变,连忙出列,声音带着急切,“陛下!万万不可啊!太祖高皇帝祖训!片板不得下海!此乃……此乃祖宗成法!岂可轻废?且……海寇猖獗!倭患未平!西夷狡诈!若贸然开海,恐引狼入室!祸乱海疆!动摇国本啊!”

“祖宗成法?”我目光如电,首刺钱谦益,“太祖高皇帝之时,海疆何曾如今日之危?倭寇何曾如建虏之凶?西夷何曾窥我神器?时移世易!岂可墨守成规?至于海寇倭患……”我目光转向郑芝龙,“平虏大将军!靖海侯!”

“臣在!”郑芝龙、郑森父子同时出列,抱拳应诺,声如洪钟!

“朕命你父子二人!总督东南海防!节制水师!清剿海寇!荡平倭患!凡有敢犯我海疆者!无论倭寇、西夷、海匪!杀无赦!焚其船!灭其族!悬首示众!以儆效尤!朕……要这万里海疆!永绝后患!为我大明商船!保驾护航!”

“臣!郑芝龙(郑森)!领旨!定当扫清海氛!扬我国威!”父子二人眼中爆发出慑人的精光!他们世代经营海上,深知开海之利!此旨意,无异于给了他们施展抱负的广阔天地!

“陛下圣明!”工部尚书(新任)宋应星(宋应星之弟,精于营造)出列,声音带着激动,“开海通商!利国利民!然……我大明海船,多沿旧制,航速慢,载量小,难抗风浪,远逊西夷夹板巨舰!臣请旨!于泉州、福州、广州三地,设‘龙江船厂’!广募能工巧匠!仿西夷夹板船式样!结合我大明福船之长!造新式巨舰!坚船利炮!以固海权!”

“准!”我重重点头,“命工部!即刻拨付银两!征调匠户!采买南洋铁力木、柚木等良材!不惜代价!打造新舰!凡有献技改良者!重赏!授官!凡有造出千料以上巨舰者!封赏加倍!朕……要一支!足以纵横西海!威震八方的无敌水师!”

“臣!遵旨!”宋应星激动得声音发颤。

“第二!兴工商!活百业!”我目光扫过群臣,“传旨!凡我大明境内!除盐、铁、茶、马等国之命脉,仍由朝廷专营外!其余各业!皆允民间经营!凡有开矿、设厂、行商者!朝廷一体保护!厘定商税!十税其一!严禁地方官吏巧立名目!盘剥商贾!凡有贪墨索贿者!斩立决!抄家没产!”

“另!命户部!即刻铸造‘永昌通宝’!新钱足斤足两!铜七铅三!严禁私铸!凡有劣钱流通!扰乱市价者!严惩不贷!同时……试行‘永昌宝钞’!以国库金银为储备!限量发行!与铜钱并行!以利流通!”

“陛下!”毕自肃再次出列,眼中带着一丝忧虑,“宝钞……前朝旧弊!恐……”

“此钞非彼钞!”我打断他,声音斩钉截铁,“朕之宝钞!非凭空印发!乃以实银实金为抵!由户部设‘宝钞提举司’专管!可随时兑付金银!信誉为本!流通为用!朕……要以此!活络天下财货!聚敛西海之资!”

“第三!重农桑!固国本!”我声音放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旨!凡有荒地!皆许百姓开垦!三年免赋!五年半赋!凡有兴修水利!改良农具!引种新粮者!州县嘉奖!朝廷重赏!另!命户部!设‘常平仓’于各府州县!丰年收储!荒年赈济!平抑粮价!以防奸商囤积居奇!鱼肉百姓!”

“第西!兴文教!育英才!”我目光扫过钱谦益等文臣,“命礼部!即刻恢复南北国子监!广开州县官学!凡有向学之士!无论出身!皆可入学!习圣贤之道!通经世之学!另!设‘格物院’!召天下精通天文、地理、算学、营造、火器、农桑之奇才异士!入京研习!凡有发明创造!利国利民者!朕……不吝封侯之赏!”

一道道旨意,如同惊雷,在太和殿内炸响!开海!通商!兴工!重农!育才!每一项都如同巨石投入死水,激起千层浪!郑芝龙、郑森、宋应星等人眼中燃烧着兴奋的火焰;钱谦益等老臣虽仍有疑虑,但在皇帝不容置疑的威压和新朝初立的锐气面前,也只能将反对咽回肚中。

“陛下圣明!永昌新政!富国强兵!泽被苍生!实乃万世之基!”郑芝龙率先躬身,声音洪亮。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齐声应和,声震殿宇!

……

三个月后,泉州港。

咸腥的海风带着暖意,吹拂着这座千年古港。碧波万顷的海面上,帆影点点,鸥鸟翔集。与数月前的肃杀截然不同,此刻的泉州港,人声鼎沸,一片繁忙!

巨大的新式船坞内,龙骨如巨兽脊梁般横卧!数百名工匠挥汗如雨,号子声、锯木声、敲击声汇成一片!巨大的南洋铁力木被刨光、开榫、组装!一艘艘新式巨舰的雏形,正在能工巧匠的手中逐渐显现!船身更长!更宽!吃水更深!船首尖锐如刀!船尾高耸如楼!两侧预留着密集的炮窗!散发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力量感!

港口码头上,更是热闹非凡!数十艘悬挂着崭新“永昌商凭”旗号的大型福船、广船,正紧张地装运货物!一捆捆光洁如雪的苏杭丝绸!一箱箱莹润如玉的景德镇瓷器!一篓篓清香扑鼻的武夷岩茶!还有南洋的香料、胡椒、苏木!被力夫们喊着号子,源源不断地扛上甲板!商贾们穿着崭新的绸缎袍子,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指挥着伙计,清点着货物,计算着航程和利润!

“张老板!您这船‘福星号’,可是要去满剌加(马六甲)?”一个胖乎乎的商人凑到一位气度不凡的中年商贾面前,满脸堆笑。

“正是!”张老板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托陛下的洪福!开了海禁!发了商凭!这南洋的生意,可是大有可为啊!听说那满剌加的香料,价比黄金!苏门答腊的胡椒,更是抢手货!这一趟回来,嘿嘿……”

“是啊是啊!”胖商人连连点头,压低声音,“听说靖海侯爷的水师,前几日刚在澎湖外海,剿灭了一股倭寇!斩首数百!悬首示众!如今这海面上,可是太平多了!”

“有靖海侯爷的水师护航!咱们这些跑海的,心里踏实!”张老板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陛下这开海新政!真是……利国利民啊!”

港口另一侧,水师专用的军港内,气氛则截然不同。肃杀!威严!如同出鞘的利剑!

数十艘经过紧急改装、加装了新式加农炮的福船、广船,整齐地排列在码头旁。船身黝黑,船帆鼓胀,炮口森然!水师将士们身着崭新的蓝色水师战袄,手持燧发膛线枪,在甲板上列队操练!口令声!脚步声!枪械碰撞声!整齐划一!杀气腾腾!

“靖海”号旗舰的艉楼上,郑森一身亮银山文甲,外罩猩红战袍,手持单筒望远镜,极目远眺着无垠的海天。年轻的脸庞上,褪去了战场上的杀伐之气,多了几分沉稳和锐利的锋芒。

“侯爷!”一名水师千户快步上前,躬身禀报,“‘镇海’、‘定海’、‘扬威’三艘新舰!龙骨己铺设完毕!宋大人说,按此进度,明年开春便可下水试航!”

“好!”郑森放下望远镜,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芒,“告诉宋大人!不惜代价!加快进度!陛下有旨!三年之内!我大明水师!必须拥有足以纵横南洋!威慑西夷的无敌舰队!”

“是!”千户肃然领命。

“另外!”郑森目光扫过港口外那片繁忙的商船,“传令各舰!即日起!轮番出港巡航!清剿残余海寇!护卫商船航线!凡有商船遇险!即刻救援!凡有海寇踪迹!穷追猛打!务求全歼!陛下说了!这万里海疆!是我大明永昌新政的命脉!不容有失!”

“末将遵命!”千户眼中厉色一闪,抱拳应诺。

郑森再次举起望远镜,望向南方那片蔚蓝的海域。那里,是马六甲,是苏门答腊,是印度,是更遥远的西洋……胸中那股少年人的豪情和破釜沉舟的决绝,如同海潮般汹涌澎湃!

“陛下……”他低声自语,声音带着无比的坚定,“您放心!这海疆!臣……替您守着!这海路!臣……替您打通!终有一日!我大明的龙旗!将插遍……那万国津梁!”

……

北京城,煤山。

夜色深沉,寒风凛冽。我独自一人,身披素袍,立于那棵歪脖子树下。身后,覆盖着明黄龙旗的袁崇焕灵柩,静静停放在月光之下。王石头和王老实父子,远远侍立,如同沉默的影子。

远处,北京城灯火稀疏,依稀可闻更夫梆子声。紫禁城的轮廓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庞大而沉默。

胸中那股激荡的豪情与沉重的责任,如同冰与火交织。开海!通商!兴工!强军!永昌新政的蓝图己经铺开,如同一条通往未知的光明之路。然而,前路荆棘密布。朝中暗流涌动,辽东余孽未清,西北烽烟未熄,江南百废待兴……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袁卿……”我低声呢喃,声音在寒风中飘散,“新政……开始了。海禁开了,商船扬帆了,新舰在造了……你……看到了吗?”

“你说……朕……能行吗?”

没有回答。只有寒风的呜咽,和灵柩那冰冷的沉默。

我缓缓抬起头,望向南方那片深邃的夜空。那里,是泉州,是福州,是广州,是波涛汹涌的大海。仿佛能看到,那点点帆影,正承载着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也承载着无数商贾的希望,劈波斩浪,驶向未知的远方。仿佛能看到,郑森那年轻而坚毅的身影,立于舰艏,目光如炬,守护着这条新生的血脉。

一股难以言喻的力量,如同暖流,悄然驱散了心头的寒意和疑虑。

“朕……必须行!”我猛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却也让头脑更加清醒,“这破碎的山河!需要钱粮来修补!这虚弱的国本!需要商贸来充盈!这未来的强盛!需要海权来支撑!”

“辽东的鞑虏!西北的流寇!朝中的蠹虫!南洋的豺狼!西洋的饿虎……所有挡路的!朕……都要一一碾碎!”

“袁卿!”我转过身,对着那沉默的灵柩,声音低沉而坚定,如同誓言,“你……在九泉之下!看着朕!”

“看着朕……如何用这商船!载回富国的金银!”

“看着朕……如何用这巨舰!犁平西海的波涛!”

“看着朕……如何用这永昌新政!再造一个……远超洪武!远迈永乐!光耀万邦的……煌煌盛世!”

寒风,卷起地上的残雪,打着旋儿,掠过煤山,掠过紫禁城那沉寂的殿宇,最终……消散在南方那无垠的、黑暗的夜空之中。

我独自一人,立于煤山之巅。身后,是刚刚开启新政的帝都。身前,是波涛汹涌的万里海疆,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无垠世界。

这盘棋,才刚刚落子。

而朕,执子之手,落子无悔。



    (http://www.220book.com/book/VHD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朕在明末当影帝 http://www.220book.com/book/VHD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