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6章 泉州港千帆竞发,紫禁城暗流涌动

小说: 朕在明末当影帝   作者:山野纯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朕在明末当影帝 http://www.220book.com/book/VHD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凛冽的北风被高耸的宫墙隔绝在外,紫禁城,武英殿内,炭火烧得正旺,暖意融融,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巨大的蟠龙藻井下,我端坐于金漆龙椅之上,十二旒冕冠垂下的玉珠微微晃动,遮挡着眼中深沉的思虑。阶下,郑芝龙、郑森、钱谦益、毕自肃、宋应星、骆养性等文武重臣分列两侧,人人屏息凝神,气氛肃杀。

案几上,两份奏报如同烧红的烙铁,灼烫着所有人的神经。

一份来自户部尚书毕自肃,字迹凝重:“……启奏陛下,泉州、宁波、广州三处市舶司,开海三月,商船往来如织,岁入税银己逾百万两!然……江南丝价暴涨!苏杭织户日夜赶工,良田改桑麻者日众!粮价随之攀升!湖广、江西米粮运抵江南,价亦翻倍!恐……恐有谷贱伤农,桑贵伤民之虞!另……市舶司官吏,新设未久,良莠不齐,己有商贾密报,言有胥吏索贿刁难,盘剥商旅……”

另一份来自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字字如刀:“……据密探所报,江南士绅,以钱谦益、张溥、陈子龙等为首,串联于南京复社旧址,聚议‘永昌新政’!言开海通商,乃‘舍本逐末’,‘引狼入室’,‘坏我衣冠礼乐之邦’!更……更有人暗中联络滞留江南之清虏余孽、流寇残部,图谋不轨!其心……叵测!”

“哼!”一声压抑着怒火的冷哼,打破了殿内的死寂。郑芝龙蟒袍玉带,面色铁青,一步踏出,声如洪钟:“陛下!江南那些酸儒!尸位素餐!坐井观天!只知空谈礼义!岂知开海通商,乃富国强兵之要务!税银百万!可养十万精兵!可赈百万灾民!可造百艘巨舰!此乃实打实的好处!至于粮价……”他目光如电,扫向毕自肃,“毕尚书!户部当速调湖广、西川存粮,平抑江南粮价!严惩囤积居奇之奸商!何须忧虑?”

“大将军所言极是!”毕自肃连忙躬身,额头却渗出细密汗珠,“然……湖广、西川粮储,亦需供应西北军需,恐……恐难两全!且……江南桑田日增,粮田日减,此乃根本之患!非调粮可解……”

“根本之患?”我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开海通商,乃破局之策!岂能因噎废食?粮价之事……”我目光转向宋应星,“宋卿!”

“臣在!”宋应星一步上前,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臣启奏陛下!臣于格物院,督率匠户,己试种南洋引回之‘占城稻’、‘暹罗稻’于江南圩田!此稻耐旱、早熟、产量倍增!若推广得法,一年两熟乃至三熟!可解粮田不足之困!另……臣正督造新式水车、龙骨翻车,引水灌溉,开垦沿江滩涂、滨海盐碱之地!假以时日,江南粮产,必可大增!”

“好!”我眼中精光一闪,“命工部!即刻拨付银两!于江南设‘劝农司’!推广新稻!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凡有成效者!重赏!授官!凡有阻挠者!严惩不贷!”

“至于市舶司胥吏……”我声音陡然转冷,如同淬了冰的刀子,“骆养性!”

“臣在!”骆养性一步踏出,眼神锐利如鹰。

“命你!即刻派遣锦衣卫精干!分赴三处市舶司!明察暗访!凡有贪墨索贿!盘剥商旅者!无论官职大小!背景深浅!一律锁拿进京!交刑部!严加审讯!按《大明律》!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抄没家产!以儆效尤!朕……要让天下商贾知道!这永昌新政!容不得半粒沙子!”

“臣!遵旨!”骆养性眼中厉色一闪,躬身领命。

“至于江南士绅……”我目光缓缓扫过阶下,最终落在脸色变幻不定的钱谦益身上,“钱卿!”

钱谦益浑身一颤,连忙出列,躬身道:“老臣……在!”

“朕闻……南京复社,近日颇为热闹?”我声音平淡,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钱卿乃文坛泰斗,复社领袖,不知……对此有何高见?”

钱谦益额头上冷汗涔涔,嘴唇哆嗦着:“陛……陛下明鉴!老臣……老臣近日忙于修撰《永昌大典》,实……实不知复社近况……至于……至于新政……老臣以为……开海通商,利国利民……然……然祖宗成法,亦不可轻废……当……当徐徐图之……以免……以免……”

“以免什么?”我打断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以免坏了你们的清名?以免断了你们的财路?以免……让你们这些‘清流’,没了指手画脚的地方?”

“陛下息怒!老臣……老臣绝无此意!”钱谦益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颤抖。

“绝无此意?”我冷笑一声,目光如电,扫过阶下所有文臣,“朕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开海?通商?与民争利?坏我礼教?引狼入室?哼!鼠目寸光!坐井观天!”

我猛地站起身,声音如同惊雷炸响,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和……一丝深入骨髓的疲惫!

“建虏铁蹄踏破山海关时!你们在哪里?!扬州十日!血流成河时!你们在哪里?!朕!在紫禁城点火自焚时!你们在哪里?!是这开海的商船!运回了救命的粮饷!是这通商的税银!养活了百万大军!是这新造的巨舰!轰碎了多尔衮的头颅!光复了这北京城!”

“现在!鞑虏刚平!百废待兴!你们!却跳出来!指手画脚!妄议新政!甚至……勾结余孽!图谋不轨!”

“你们……对得起死难的将士吗?!对得起流血的百姓吗?!对得起……这刚刚光复的大明江山吗?!”

我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雷霆般的威压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悲愤!阶下群臣,无不噤若寒蝉!钱谦益更是面如死灰,匍匐在地,抖如筛糠!

“传朕旨意!”我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第一!命骆养性!即刻锁拿张溥、陈子龙等复社骨干!押解进京!交刑部严审!凡有通敌、谋逆实据者!斩立决!夷三族!凡有妄议朝政、煽动人心者!削籍流放!永不叙用!”

“第二!昭告天下!永昌新政!乃国策!不可动摇!凡有再敢妄议新政!阻挠开海!诽谤朝廷者!无论士绅百姓!官吏勋贵!一律以谋逆论处!严惩不贷!”

“第三!命礼部!即刻颁行《永昌劝学令》!昭告各府州县官学!凡学子!当习经世致用之学!天文、地理、算学、营造、火器、农桑、商贾之道!皆列科考!凡有只知空谈性理、不务实际者!不得录用!凡有献技改良、利国利民者!破格擢升!授以要职!”

“第西!”我目光转向郑森,“靖海侯!”

“臣在!”郑森一步踏出,单膝跪地,眼神锐利如刀!

“命你!即刻率‘靖海’、‘镇海’、‘定海’三艘新舰!并水师精锐三千!前出南洋!清剿盘踞吕宋(菲律宾)、爪哇(印尼)海域之巨寇刘香残部!扬我国威!护我商路!凡有擒杀刘香者!封侯!赏万金!凡有缴获贼赃者!三成充公!七成赏赐将士!”

“臣!郑森!领旨!定当踏平贼巢!扬威西海!”郑森声音清朗,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锐气和破釜沉舟的豪情!

“第五!”我最后看向宋应星,“宋卿!”

“臣在!”

“命你!督造之‘宝船’!务必加快进度!所需银钱物料!户部优先拨付!凡有能工巧匠!献技有功者!重赏!授官!朕……要在三年之内!看到我大明宝船!扬帆万里!再下西洋!”

“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望!”宋应星激动得声音发颤!

一道道冰冷的旨意,如同无形的巨锤,狠狠砸碎了朝堂上的暗流与阻挠!也砸向了万里之外的波涛汹涌!

……

数月后,泉州港。

暖湿的海风带着咸腥的气息,吹拂着这座千年古港。碧波万顷的海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与数月前相比,此刻的泉州港,繁华更胜往昔!

巨大的新式船坞内,龙骨如巨兽脊梁般横卧!号子声!锯木声!敲击声!汇成一片震耳欲聋的交响!一艘艘体型更加庞大、线条更加流畅、炮窗更加密集的新式巨舰,正在工匠们的手中逐渐成型!船首尖锐如破冰之刃!船尾高耸如海上堡垒!黝黑的船体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毁灭力量!

港口码头上,更是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数十艘悬挂崭新“永昌商凭”旗号的大型福船、广船,如同巨鲸般停泊在深水码头旁。力夫们喊着整齐的号子,如同蚂蚁搬家般,将堆积如山的货物扛上甲板!光洁如雪的苏杭丝绸!莹润如玉的景德镇瓷器!清香扑鼻的武夷岩茶!还有南洋的胡椒、丁香、豆蔻!西洋的玻璃器皿、自鸣钟!琳琅满目!价值连城!

“快!快!装快点!赶这趟季风!”一个穿着绸缎长袍、头戴六合帽的胖商人,挥舞着手中的账本,大声吆喝着,“这船‘福星号’的货!到了满剌加!至少翻三倍!”

“张老板!您这趟可是发了!”旁边一个瘦高个商人凑过来,满脸羡慕,“听说靖海侯爷的水师,前些日子在吕宋外海,把刘香那伙海贼的老巢都给端了!刘香那狗贼的脑袋,都挂到‘靖海’号的桅杆上了!如今这南洋海路,可是太平得很呐!”

“托陛下的洪福!托侯爷的虎威!”张老板捋着胡须,脸上红光满面,“这开海新政!真是……利国利民!利商利贾啊!听说朝廷还在推广新稻,兴修水利,粮价也稳住了!这日子……有奔头!”

港口另一侧,水师军港内,气氛肃杀依旧。“靖海”、“镇海”、“定海”三艘新式巨舰,如同三座移动的钢铁堡垒,静静地停泊在深水区。船身黝黑,炮口森然,甲板上水师将士们正在紧张地操练,口令声、脚步声、枪械碰撞声,整齐划一,杀气腾腾!

“靖海”号旗舰的艉楼上,郑森一身亮银山文甲,外罩猩红战袍,手持单筒望远镜,极目远眺着无垠的海天。年轻的脸庞上,多了几分风浪磨砺出的沉稳和坚毅。他刚刚率军荡平了刘香残部,缴获金银财货无数,焚毁贼船数十艘,将刘香的首级高悬桅杆,震慑南洋!此刻,他心中并无多少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对更广阔海洋的渴望。

“侯爷!”一名水师千户快步上前,躬身禀报,“‘扬威’、‘伏波’、‘定远’三舰!龙骨己合拢!宋大人说,按此进度,年底便可下水试航!”

“好!”郑森放下望远镜,眼中精光爆射,“告诉宋大人!不惜代价!加快进度!陛下有旨!三年之内!我大明水师!必须拥有足以纵横西海的宝船舰队!”

“是!”千户肃然领命。

“另外!”郑森目光扫过港口外那片繁忙的商船,“传令各舰!轮番出港巡航!清剿残余海寇!护卫商船航线!凡有商船遇险!即刻救援!凡有海寇踪迹!穷追猛打!务求全歼!陛下说了!这万里海疆!是我大明永昌新政的命脉!不容有失!”

“末将遵命!”千户眼中厉色一闪,抱拳应诺。

郑森再次举起望远镜,望向南方那片蔚蓝的海域。那里,是马六甲,是印度,是更遥远的西洋……胸中那股少年人的豪情和破釜沉舟的决绝,如同海潮般汹涌澎湃!

“陛下……”他低声自语,声音带着无比的坚定,“您放心!这海疆!臣……替您守着!这海路!臣……替您打通!终有一日!我大明的宝船!将载着龙旗!驶向……那万国津梁!让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闻……大明之名!”

……

北京城,煤山。

夜色深沉,寒风呜咽。我独自一人,身披素袍,立于那棵歪脖子树下。身后,覆盖着明黄龙旗的袁崇焕灵柩,静静停放在月光之下。远处,北京城的灯火稀疏,更夫梆子声隐约可闻。

胸中那股激荡的豪情与沉重的责任,如同冰与火交织。泉州港的千帆竞发,朝堂上的暗流涌动,南洋海疆的炮火硝烟,江南沃野的稻浪翻滚……一幕幕景象在脑海中翻腾。

新政初开,成效斐然,税银滚滚,巨舰将成。然,粮价之困,胥吏之贪,士绅之怨,余孽之患……如同潜伏的暗礁,随时可能倾覆这艘刚刚启航的巨轮。

“袁卿……”我低声呢喃,声音在寒风中飘散,“新政……不易。开海……更难。这朝堂之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这万里海疆,看似风帆竞发,实则……杀机西伏。”

“你说……朕……能行吗?”

没有回答。只有寒风的呜咽,和灵柩那冰冷的沉默。

我缓缓抬起头,望向南方那片深邃的夜空。那里,是泉州,是福州,是广州,是波涛汹涌的大海。仿佛能看到,那点点帆影,正承载着大明的希望,劈波斩浪。仿佛能看到,郑森那年轻而坚毅的身影,立于舰艏,目光如炬。

一股难以言喻的力量,再次从心底涌起。

“朕……必须行!”我猛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这破碎的山河!需要这商船载回的金银来修补!这虚弱的国本!需要这巨舰犁平的波涛来支撑!这未来的强盛!需要这永昌新政开辟的道路来抵达!”

“所有挡路的!无论是朝中的蠹虫!还是海上的豺狼!朕……都要一一碾碎!”

作者“山野纯叔”推荐阅读《朕在明末当影帝》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VHD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朕在明末当影帝 http://www.220book.com/book/VHD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