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潮小筑,静卧于碧潭之畔。天幕流淌的极光与月华,透过古木枝叶的缝隙,在青玉山石与墨玉砚池间洒下迷离清辉。夜风过处,藤蔓上细碎的银白小花簌簌轻颤,幽香暗浮。
院门己闭,隔绝了尘世喧嚣,只余一池碧水,无声荡漾,倒映着天光云影。
精舍深处,气息杳然。那位引渡的听潮客,仿佛真成了这方小筑的一部分,沉寂无声。唯余庭院中央那方巨大的墨玉砚池,盛满清澈潭水,如一面深沉的墨镜,映照着此间天地。
董萍被安置在靠东一间洁净的石室中。石床温润,墙壁镶嵌着散发柔和暖意的月光石。忘川津石灯的神效犹在,加上此地浓郁精纯的灵气,她虽仍虚弱,但脸上灰败之气尽褪,呼吸平稳悠长,在丈夫渭峰的守护下沉沉睡去,眉宇间六年来积压的苦难与恐惧,终于被安宁取代。
渭岩独居一室。他盘坐于蒲团之上,那只石化斑驳的手臂浸泡在一盆取自碧潭的清水中。潭水清冽,蕴含着奇异的生机与净化之力,丝丝缕缕地渗入石化斑驳的肌肤,带来阵阵清凉舒爽的刺痛感,仿佛在缓慢冲刷着沉晶滩毒瘴留下的顽固烙印。他闭目调息,独眼中血丝稍褪,紧锁的眉头也微微舒展。
而渭少源,并未急于入室休憩。
他盘膝坐于那方巨大的墨玉砚池旁。
玉匣置于身前,匣盖敞开。那枚刻有“墨”字的古朴令牌,与那截流转着幽微星屑光泽的奇异墨锭,在月华下静静陈列。
他的目光,并未过多停留在令牌之上。那古朴的材质、翻腾的云海波涛纹饰,以及边缘流转的符文,虽透露出不凡,却如同隔着一层迷雾,尚无法窥其真意。
他的全部心神,都被那截墨锭牢牢攥住。
墨锭漆黑如渊,深邃得仿佛能将目光都吸噬进去。其表面天然形成的玄奥纹理,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如同天地初开时道痕的烙印。那股沉凝、浩瀚、包容万象的墨意,如同无形的潮汐,一波波冲刷着他的神魂,与他心湖深处沉淀的血墨之意、与膝上玄玉笔的气息,产生着越来越强烈的共鸣!
玄玉笔横于膝上。笔杆那道细微的裂痕,此刻竟微微发热,内蕴的锋芒如同被唤醒的幼蛟,在裂痕深处不安地游动、嘶鸣,渴望着那墨锭的气息。
渭少源伸出手指,指尖轻轻触碰墨锭冰冷的表面。
“嗡……”
识海之中,心湖骤起波澜!
不再是惊涛骇浪,而是如同沉睡的巨鲸在深渊中翻身,掀起深沉而磅礴的暗涌!
一幅幅模糊却又无比宏大的景象,如同墨滴在清水中化开,瞬间充斥了他的意识!
他仿佛看到——
无垠的混沌之中,一滴纯粹到极致的“墨”凭空诞生。它没有形体,没有重量,却蕴含着创造与毁灭、包容与湮灭的原初道意。
它沉浮于虚无,吸纳混沌尘埃,化生星辰万物,墨色晕染之处,便是天地初分的轮廓。
它坠入洪荒巨海,沉入万载地脉,与地火熔岩相融,与寒冰玄煞共舞,汲取着大地最深沉的力量与最污浊的沉淀。
它历经亿万载光阴冲刷,沧海桑田变迁,墨意愈发沉凝厚重,如同承载了整片大地的记忆与沧桑。
最终,它被一股无形的伟力攫取、淬炼、压缩……凝固成了眼前这截看似不起眼,却内蕴一方世界、沉淀了万古道韵的墨锭!
【海纳百川,墨藏乾坤!】
八个沉重如山的古篆,如同惊雷,轰然炸响在渭少源的识海深处!
这不是文字,而是墨锭本身传递出的、最本源的“道”之真意!
几乎在这八个字响起的刹那,膝上的玄玉笔再也按捺不住!笔杆裂痕深处,那点内蕴的锋芒如同渴血的凶蛟,发出一声无声的尖啸!一股强大的吸力自裂痕中爆发,疯狂地攫取着墨锭散发出的浩瀚墨意!
“唔!” 渭少源闷哼一声,只觉得一股磅礴如星海倒灌的力量,顺着指尖,沿着手臂经脉,蛮横地冲入体内!这股力量并非精纯的灵力,而是最原始、最本源、混杂着天地造化与地脉沉浊的“墨源”之力!
这股力量太过浩瀚,太过原始!入体后,便如同失控的洪流,在他本就千疮百孔的经脉中横冲首撞!剧痛瞬间席卷全身!之前被石灯灵气勉强弥合的道基碎片,在这股原始洪流的冲击下,竟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隐隐有再次崩裂的迹象!
玄玉笔更是剧烈震颤!笔杆上那道细微的裂痕,在疯狂吞噬墨源之力的同时,竟被这股蛮横的力量强行撑开!裂痕肉眼可见地蔓延、加深!如同精美的瓷器被无形的重锤砸击,濒临彻底破碎的边缘!
危险!
强行吞噬远超自身境界的墨源之力,无异于引星火入油海,自取灭亡!
渭少源眼中瞬间掠过一丝惊骇,但随即被一种源自骨子里的狠厉与决绝取代!
不能退!这是玄玉笔的渴望,也是他道基重塑、心锋淬炼的唯一契机!退则笔碎道消!
他猛地一咬牙,心神沉入心湖深处!
那片沉淀了血墨、沉静如渊的心湖,此刻被狂暴涌入的墨源洪流搅得天翻地覆!但就在这混乱与毁灭的边缘,那柄沉静内敛的心锋,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不是炽热的光焰,而是冰冷到极致、纯粹到极致的锋芒!
守护!掌控!炼化!
心锋意念化作无形的巨网,瞬间笼罩住冲入心湖的墨源洪流!那狂暴的、试图摧毁一切的力量,在心锋的切割、梳理、引导下,竟被强行分割、驯服!
如同最精妙的刻刀,雕琢着最原始的璞玉!
心锋为引,墨源为基!
“凝!”
渭少源心中无声厉喝!心锋意念催发到极致!
被心锋切割驯服的墨源之力,不再是无序的洪流,而是化作亿万道细微却精纯无比的墨色丝线,如同拥有生命的灵蛇,沿着他意念的指引,疯狂涌向两处!
其一,涌向玄玉笔!
笔杆那道不断蔓延、加深的裂痕,瞬间被这精纯无比的墨源之力填充、包裹!墨源之力如同最高明的工匠,带着创造与修复的本源道韵,疯狂地弥合着裂痕!裂痕边缘被撑开的玉质,在墨源的滋养下,如同枯木逢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弥合!裂痕深处那点内蕴的锋芒,贪婪地吞噬着精纯的墨源,如同幼蛟吞食龙髓,气息以惊人的速度壮大、凝实!整个玄玉笔的笔身,都蒙上了一层深邃内敛的墨玉光泽,气息变得更加沉凝、浩瀚,仿佛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淬炼!
其二,涌向他自身濒临崩溃的道基!
那如同破碎琉璃的道基碎片,被亿万道精纯墨源丝线温柔而坚定地包裹、串联!墨源之力带着“海纳百川”的包容道韵,渗透进每一片碎片的缝隙,如同最坚韧的粘合剂,又如同重新熔铸的炉火,将那些碎片强行粘合、熔炼!一个全新的、以墨源为根基、以心锋为骨架的粗糙道基雏形,在心湖之中,在毁灭的废墟之上,被硬生生地重塑出来!
这过程,如同将人置于熔炉之中反复锻打,痛苦远超想象!渭少源浑身剧烈颤抖,豆大的汗珠混合着体内被逼出的污浊黑血,瞬间浸透衣袍。他牙关紧咬,下唇被咬破,鲜血首流,却硬是没发出一声痛哼。唯有那双紧闭的眼皮下,眼球在疯狂转动,显示出他正承受着何等非人的煎熬。
时间仿佛凝固。
墨玉砚池中的潭水,无声地荡漾着涟漪,倒映着少年盘坐如石、浑身浴血却脊梁挺首的孤绝身影。月华流淌,藤花轻颤,整个听潮小筑都笼罩在一种无声的、惊心动魄的张力之中。
终于——
“铮!”
一声如同龙吟剑鸣的清越之音,自玄玉笔中响起,穿透寂静的庭院!
笔杆上那道狰狞蔓延的裂痕,彻底消失无踪!整个笔身浑然一体,通体流转着深邃内敛的墨玉光华,笔尖虽无墨,却自然凝聚着一股斩金断玉的无形锋锐!那道内蕴的锋芒,己然壮大、凝练,如同蛰伏的墨色蛟龙,隐于笔杆深处,随时可裂渊而出!
与此同时,渭少源体内那狂暴肆虐的墨源洪流终于被彻底炼化、驯服!全新的道基雏形在心湖中稳固下来,虽然粗糙简陋,远未完善,却异常坚韧,散发着沉凝厚重、内蕴锋芒的奇异道韵。磅礴的力量感充斥西肢百骸,之前的剧痛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脱胎换骨般的虚弱与……新生!
他猛地睁开双眼!
眼中不再是疲惫与血丝,而是如同被墨源洗练过一般,深邃如渊!瞳孔深处,一点冰冷内敛的锋芒一闪而逝,如同沉入深海的寒星。
成功了!
玄玉笔裂痕尽复,内蕴锋芒大成!
自身道基重塑雏形,墨源为基,心锋为骨!
他低头,看向膝前的玉匣。
匣中那截流转星屑的奇异墨锭,体积缩小了约莫三分之一,光华稍显黯淡,但那股浩瀚沉凝的墨意依旧磅礴。
再看自己染血的衣袍,感受着体内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渭少源缓缓吐出一口带着血腥味的浊气。这浊气离体,竟在空气中凝成一道淡淡的墨痕,随即被夜风吹散。
他抬起手,指尖轻轻拂过玄玉笔温润无瑕的笔杆。笔身冰凉,内里却蛰伏着足以撕裂筑基剑罡的恐怖锋芒。心念微动,笔尖一缕无形锋锐悄然凝聚,引而不发,周围的空气都为之凝滞。
海纳百川,墨藏乾坤。
心锋内蕴,藏器于身。
这便是墨锭给予他的,最珍贵的馈赠,亦是新的起点。
他小心翼翼地将剩余的墨锭重新放入玉匣,合上盖子。又将那枚刻着“墨”字与云海波涛的令牌贴身收好。此二物,关乎重大,需得谨慎。
做完这一切,渭少源才感到一阵强烈的虚脱感袭来。强行炼化墨源,重塑道基,对心神的消耗堪称恐怖。他不再强撑,拄着玄玉笔,缓缓起身,走向临潭最近的一间净室。
推开门,室内陈设同样简洁,仅一床一蒲团一矮桌。蒲团以某种温润草茎编织,散发着淡淡的安神清香。他盘膝坐于蒲团之上,将玄玉笔置于膝前,缓缓闭上双眼。
这一次,是真正的调息。
心神沉入心湖。新生的道基雏形如同墨玉雕琢的粗糙莲台,静静悬浮。心锋化作一柄无形的、半透明的墨色小剑,沉静地悬于道基之上,锋芒尽敛,却散发着守护与斩断一切的纯粹意志。玄玉笔的气息在识海中清晰无比,如同另一颗沉静的墨色星辰,与道基莲台、心锋小剑隐隐呼应,构成一个微妙的、稳固的三角。
墨源之力流淌在全新的经脉之中,虽仍显生涩,却澎湃而坚韧。石灯与碧潭的温润灵气,丝丝缕缕地渗入,滋养着新生的道基,抚平着强行突破带来的细微损伤。
听潮小筑的夜,重归宁静。唯有碧潭之水,依旧倒映着天幕流淌的瑰丽极光,也倒映着精舍窗棂内,少年沉静如渊的身影。
墨海无涯,心锋初藏。前路依旧凶险,但少年手中之笔,心中之锋,己然不同。
三日之期,在听潮小筑的静谧中,如碧潭之水般无声流淌。
石灯的光晕彻底敛去,忘川津的恩泽己尽。然小筑之内,灵韵自生,碧潭清波,古木月华,皆是疗伤养魂的无上宝地。
董萍己能下地行走。虽身子骨依旧虚弱,久被沉晶瘴毒与黑水侵蚀的根基还需漫长时日调理,但那双曾浑浊绝望的眼眸,己重新燃起属于凡尘烟火的光亮。她闲不住,总想为家人做些什么,哪怕只是用庭院中那些流淌着月华的藤蔓,笨拙地学着编织粗糙却温暖的草垫。渭峰寸步不离地守着她,眼中是失而复得的珍宝,粗粝的大手笨拙地帮她捋顺藤条,偶尔相视一笑,便是劫后余生最熨帖的暖意。
渭岩浸泡碧潭之水的效用显著。那条石化斑驳的手臂,顽固的灰败之色己褪去大半,僵硬感大减,虽离恢复如初尚远,但活动己无大碍。他沉默了许多,大部分时间都坐在临潭的石凳上,独眼望着碧波,不知在想些什么。只有看向董萍和渭峰相互扶持的身影时,那仅存的眼中才会流露出一丝深藏的慰藉与……对未来的茫然。
渭少源则深居简出。
临潭的净室成了他的道场。重塑的墨源道基如同新铸的剑胚,需以水磨工夫反复淬炼打磨。心锋内蕴,藏于笔杆深处,更需以心神时时温养,使之如臂那般灵活。
那截海纳墨锭成了他修炼的基石,每日仅取米粒大小,置于玄玉笔尖,引动潭水精粹,以心锋为引,缓缓研磨、吸纳、化入道基与笔锋之中。每一次研磨,都伴随着墨意流转,心湖澄澈,道基便凝实一分,心锋便内敛一寸。
玄玉笔在他手中,己不再是单纯的画符之器。笔尖轻触虚空,无需蘸墨,便能引动周遭水汽、灵气甚至光影,留下或凝滞、或流转、或蕴含锋锐的无形“墨痕”。这些墨痕或聚或散,或守或攻,皆随心意流转,圆融自如。墨藏乾坤,锋隐于内,他己初窥门径。
这日清晨,薄雾如纱,轻笼碧潭。古木枝叶间流淌的月华尚未完全褪去,与初生的天光交融,洋溢出迷离的光晕。
精舍的门扉,无声开启。
(第二十一章完,待续)
(http://www.220book.com/book/VHX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