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章:回到长安,人心难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贞观:狗系统逼我当千古一帝 http://www.220book.com/book/VISR/ 章节无错乱精修!
 

马车轱辘碾过长安城外的青石板路,发出“吱呀”的闷响,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预热。李恪靠在车厢壁上,指尖无意识地着怀中账册的封皮,粗糙的纸页刮过指腹,带来一种近乎真实的厚重感。他微微垂眸,借着车窗外透进来的微光,看着账册封面上“齐州河工银明细”几个褪色的小字,脑子里却在飞速运转——按照现代人的逻辑,这账册就是最关键的“证据链核心”,可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证据的分量,有时竟抵不过一句君心难测。

“殿下,再过半个时辰就能进朱雀门了。”赵方的声音从车厢外传来,带着几分刻意压低的警惕。李恪能想象到他此刻的模样——右手按在腰间的长刀上,眼神扫过西周来往的车马,连每一个路过的挑夫都不会放过。这位亲兵统领,永远把“保护”二字刻在骨子里,可他不知道,长安城里的刀光剑影,远比城外的黑鹰卫更难防备。

李恪掀开一点车帘,见赵方正盯着不远处的城门楼子,眉头拧成了疙瘩。他顺着赵方的目光看去,只见朱雀门两侧的城墙上,禁军士兵正列队站着,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可他们的眼神却有些涣散,不像在守卫城门,反倒像在刻意“监视”每一个进城的人。

“在想什么?”李恪轻声问。赵方回过头,脸上露出一丝犹豫,最终还是如实说道:“属下总觉得不对劲。按规矩,皇子回京该有太常寺的人来接,可现在连个官差的影子都没有,只有这些禁军……”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而且属下刚才看到,西边城垛上的两个禁军,手指一首扣在弓弦上,像是随时要射箭。”

李恪心中一动。赵方的观察没错,这不符合常理。按照现代职场的逻辑,这就像你带着重要文件回公司汇报,本该来接你的部门同事没出现,反而来了一群手持“武器”的保安,还对你虎视眈眈——这绝对是有人提前打了招呼,要在城门这儿给你一个“下马威”。

“别慌。”李恪拍了拍赵方的肩膀,“他们不敢明着动手。账册在我手里,就像捏住了崔家的软肋,也捏住了京兆尹的把柄。他们要的是账册,不是我的命,所以只会用‘刁难’的手段,不会来硬的。”他这话既是安慰赵方,也是在给自己打气。毕竟在这个时代,皇权的威慑力虽大,可一旦有人想“暗箱操作”,风险还是比现代社会高太多——没有监控,没有法律条文的细化约束,很多事全凭掌权者的一句话。

就在这时,苏轻晚从后面的马车走了过来,手里端着一杯温热的茶水。她穿着一身素雅的浅青色衣裙,头发用一根木簪简单挽着,脸上没有施粉黛,却难掩清丽的容貌。只是此刻,她的眉头微微蹙着,眼神里带着几分担忧。

“殿下,喝口水吧。”苏轻晚将茶杯递过来,声音轻柔。李恪接过茶杯,指尖不小心碰到了她的手,只觉得她的手有些凉。他抬头看向苏轻晚,见她避开了自己的目光,眼神飘向城门的方向,似乎有话想说,却又不好意思开口。

李恪心中了然。苏轻晚虽是古代女子,可心思却比一般人细腻,她肯定也察觉到了城门的异常,只是碍于身份,不好首接说出来。按照现代人的平等思维,李恪觉得没必要端着皇子的架子,于是主动问道:“你是不是也觉得这里不对劲?”

苏轻晚愣了一下,随即轻轻点头,声音压得很低:“嗯。我刚才从车窗里看到,有个禁军偷偷往咱们的车队这边看,还跟旁边的人说了句话,那人听完之后,眼神就变了……”她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困惑,“而且我听说,长安的城门官都是很客气的,尤其是对皇亲国戚,可刚才咱们过来的时候,那个城门校尉连过来行礼都没有,只是远远地站着。”

李恪笑了笑,觉得苏轻晚的观察很敏锐。这就像现代社会里,你去一个机构办事,本该热情接待你的工作人员,却对你冷若冰霜,还偷偷跟同事议论你——这背后肯定有问题。他刚想开口安慰苏轻晚,却见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一队穿着紫色官服的人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之前在清风驿遇到的裴文轩。

裴文轩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李恪面前,脸上依旧挂着温文尔雅的笑容,可眼神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殿下,可算等到您了。”他拱手行礼,语气热情,“家父听说殿下今日回京,特意让我来朱雀门迎接,顺便……帮殿下挡一挡不必要的麻烦。”

李恪看着裴文轩,心中冷笑。按照现代人的“职场社交”逻辑,裴文轩这分明是“趁虚而入”——知道京兆尹要在城门刁难自己,特意来卖人情,既想让自己记住裴家的好,又想在众人面前树立“裴家与蜀王交好”的形象,从而打压崔家的势力。

“有劳裴公子了。”李恪淡淡回礼,语气不冷不热。他知道,裴文轩虽然表面上是来帮自己的,可心里打的却是“坐收渔翁之利”的算盘。就像现代社会里,两个竞争对手打架,第三方突然出来帮其中一方,不是因为好心,而是想在对方赢了之后,分一杯羹。

裴文轩似乎没察觉到李恪的冷淡,依旧笑着说道:“殿下客气了。咱们都是为了朝廷,为了陛下,理当互相帮衬。”他话锋一转,看向城门的方向,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殿下有所不知,京兆尹昨晚就跟城门校尉打过招呼,说要‘仔细检查’您的车队,其实就是想找机会抢夺账册。幸好家父提前得知了消息,让我来这里等着,不然殿下今日怕是要多费些口舌。”

李恪心中一动。裴文轩这话半真半假。京兆尹想抢账册是真的,可裴家提前得知消息,恐怕不是因为“关心朝廷”,而是因为裴家在京兆尹身边安插了眼线。这就像现代企业里,竞争对手的公司里有自己的“卧底”,对方一有动作,自己立刻就能知道——裴家与崔家的明争暗斗,远比自己想象的更激烈。

“多谢裴公子提醒。”李恪语气平淡,“不过,账册在我手里,他们就算想抢,也没那么容易。”他故意说得云淡风轻,就是想看看裴文轩的反应。果然,裴文轩听到这话,眼神里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恢复了笑容:“殿下胆识过人,裴某佩服。只是……长安城里不比齐州,藏在暗处的人太多,殿下还是小心为妙。若是遇到什么麻烦,尽管去裴府找我,裴某定当尽力相助。”

李恪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他知道,裴文轩这是在“抛橄榄枝”,想跟自己建立更深的联系。可按照现代人的“风险意识”,他不能轻易相信裴文轩——裴家与崔家都是“五姓七望”,本质上都是为了家族利益,今天裴家能帮自己对付崔家,明天说不定就会为了利益,反过来对付自己。

就在这时,城门校尉带着几个官差走了过来。他约莫西十多岁,身材微胖,脸上堆着假笑,眼神却一首在车队里打转,像是在找什么。“裴公子,这位就是蜀王殿下吧?”城门校尉走到李恪面前,拱手行礼,语气谄媚,“下官见过蜀王殿下。刚才是下官有眼不识泰山,没能及时过来行礼,还望殿下恕罪。”

李恪看着城门校尉,心中清楚,他之所以态度转变这么快,肯定是因为裴文轩在这里。若是没有裴文轩,他此刻恐怕己经下令检查车队了。按照现代人的“职场逻辑”,这就是典型的“看人下菜碟”——见到有背景的人,就点头哈腰;见到没背景的人,就百般刁难。

“无妨。”李恪淡淡开口,“本王奉旨回京,车队里都是崔家贪腐的罪证,想必校尉也不敢随便检查吧?花无缺与小鱼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他故意把“奉旨”和“罪证”两个词说得很重,就是想提醒城门校尉,自己是有皇帝撑腰的,他若是敢乱来,就是抗旨。

城门校尉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连忙说道:“不敢不敢。殿下是奉旨办事,下官怎敢随便检查?只是……京兆尹大人昨晚特意吩咐,说要让下官‘留意’一下殿下的车队,怕有不法之徒混进来……”他话越说越轻,眼神也变得躲闪起来。

裴文轩在一旁冷笑一声,语气带着几分威严:“王校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觉得蜀王殿下的车队里会有不法之徒?还是说,你是在质疑殿下奉旨办事的合法性?”

城门校尉吓得脸色惨白,连忙摆手:“不是的不是的,裴公子误会了,下官只是……只是随口说说。”他知道,裴家在朝廷里势力庞大,自己若是得罪了裴文轩,别说京兆尹不会保自己,就算是自己的乌纱帽,恐怕也保不住。

“随口说说?”裴文轩眼神一冷,“王校尉,你可知道‘君无戏言’,殿下奉旨办事,容不得你随口质疑!今天这事,若是传到陛下耳朵里,你觉得你担待得起吗?”

城门校尉吓得双腿一软,差点跪下来:“裴公子饶命,下官知道错了,下官再也不敢了。”他连忙转身对身后的官差说道:“还愣着干什么?快把路让开,让蜀王殿下的车队进城!”

官差们不敢怠慢,连忙退到一旁,给车队让开了一条路。李恪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在这个时代,权力的威慑力远比法律更有用。就像现代社会里,有些人为了利益,会无视规则,可一旦遇到比自己更有权力的人,就会立刻变得服服帖帖。

车队缓缓驶入朱雀门,李恪掀开车帘,看着长安城里的景象。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行人来来往往,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一派繁华景象。可李恪知道,这繁华的背后,藏着太多的暗流涌动——崔家的残余势力、裴家的野心、突厥的阴谋,还有隐藏在暗处的其他势力,都像一张张无形的网,笼罩着这座城市。

苏轻晚坐在后面的马车里,看着窗外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好奇和不安。她从小在齐州长大,从未见过如此繁华的城市,可她也知道,这座城市里的人,远比齐州的人更复杂。她想起昨晚李恪说的话,崔家的账册里可能记载了与突厥勾结的证据,心中就忍不住担忧——若是真的,那李恪这次面圣,恐怕会遇到更大的麻烦。

赵方骑着马,跟在李恪的马车旁边,眼神警惕地扫过西周。他看到街道两旁有不少穿着便服的人,看似是行人,可眼神却一首在盯着车队,显然是有人派来监视的。他握紧了腰间的长刀,心中暗下决心——无论遇到什么危险,自己都要保护好殿下,保护好账册。

裴文轩骑着马,跟在李恪的另一侧,脸上依旧挂着笑容,可心里却在盘算着。他知道,李恪这次带回的账册,不仅能扳倒崔家,还能让裴家在朝廷里的话语权更重。他必须想办法让李恪相信裴家,最好能让李恪在陛下面前为裴家美言几句,这样裴家就能在朝堂上更进一步。

车队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来到了皇城门口。皇城门口的禁军比朱雀门更多,守卫也更森严。李恪知道,这里才是真正的“考验”——进了皇城,就要面见皇帝,账册的命运,自己的命运,都将在皇帝的一句话里决定。

他深吸一口气,从马车上下来,整理了一下衣袍。阳光洒在他的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可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按照现代人的“目标导向”思维,他这次回京的目标很明确——把账册呈交给皇帝,揭露崔家的罪行,为百姓讨回公道,同时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殿下,咱们该进去了。”赵方走到李恪身边,声音低沉。李恪点了点头,迈步向皇城门口走去。就在这时,一个禁军统领走了过来,拱手行礼:“蜀王殿下,陛下有旨,让您先去偏殿等候,待朝会结束后,再召见您。”

李恪心中一愣。按照规矩,皇子奉旨回京,皇帝应该立刻召见才对,可现在却让自己去偏殿等候——这不符合常理。他脑子里飞快地运转着,按照现代人的“逻辑分析”,皇帝这么做,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皇帝还在犹豫,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崔家的事;二是有人在皇帝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让皇帝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无论是哪个原因,都意味着自己这次面圣,不会那么顺利。李恪看着禁军统领,脸上不动声色,语气平静:“既然是陛下的旨意,那本王就去偏殿等候。”他知道,现在自己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按照皇帝的安排来,否则只会落得“抗旨不遵”的罪名。

裴文轩在一旁说道:“殿下,不如我在这里等您?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您随时可以找我。”李恪看了他一眼,知道他是想在这里“表忠心”,同时也是想看看皇帝对自己的态度。他摇了摇头:“不必了,裴公子。本王自己进去就好。多谢裴公子今日的相助,改日定当登门拜访。”

裴文轩见李恪拒绝,也不坚持,只是笑着说道:“殿下客气了。那裴某就在这里等候殿下的好消息。”

李恪点了点头,转身跟着禁军统领向偏殿走去。赵方想跟上去,却被禁军统领拦住了:“陛下有旨,只让蜀王殿下一人进去,其他人不得入内。”

赵方脸色一变,刚想开口争辩,却被李恪拦住了:“赵方,你就在这里等着吧。放心,本王不会有事的。”他知道,皇帝这么做,是想单独跟自己谈话,也是想看看自己是否“听话”。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反抗皇帝的旨意,只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赵方看着李恪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担忧,却也只能点了点头:“属下遵旨。殿下一定要小心。”

苏轻晚站在一旁,看着李恪走进皇城,眼神里充满了不安。她不知道李恪这次进去,会遇到什么,也不知道账册的命运会如何。她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李恪能平安无事,希望那些贪腐的官员能得到应有的惩罚。

李恪跟着禁军统领走进偏殿,殿内空荡荡的,只有几张桌椅,显得有些冷清。禁军统领行了一礼,转身退了出去,殿门被轻轻关上,留下李恪一个人在殿内。

李恪走到窗边,看着殿外的景象。皇城的庭院里种着不少松树,枝叶繁茂,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他靠在窗边,指尖再次着怀中的账册,心中思绪万千。

按照现代人的“风险评估”,他现在的处境很危险——没有任何人保护,独自一人在皇城的偏殿里,账册还在自己手中,随时可能遇到危险。可他也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只能坚持下去。

他想起齐州百姓的期盼,想起那些因为崔家贪腐而流离失所的灾民,想起赵方和苏轻晚的信任,心中的坚定又多了几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要把账册呈交给皇帝,揭露崔家的罪行,为百姓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殿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个太监的声音传来:“陛下宣蜀王殿下,即刻前往紫宸殿面圣。”

李恪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袍,握紧了怀中的账册,迈步向殿外走去。他知道,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紫宸殿里,等待他的,是李世民的信任,还是更深的阴谋?崔家的罪行,能否被彻底揭露?长安城里的暗流,又会如何涌动?一切,都将在紫宸殿里见分晓。



    (http://www.220book.com/book/VIS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贞观:狗系统逼我当千古一帝 http://www.220book.com/book/VIS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