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跟着传旨太监穿过皇城的回廊,脚下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滑,每走一步都能听到脚步声在宫墙间回荡,像是在敲打他紧绷的神经。他下意识地将怀中的账册又攥紧了几分,粗糙的纸页硌得掌心发疼,却让他生出一丝莫名的踏实——这可是他在这个时代,唯一能握住的“实锤证据”。
回廊两侧的宫灯还未熄灭,昏黄的光线下,能看到廊柱上雕刻的缠枝莲纹,繁复却精致。可李恪没心思欣赏这些,他的目光一首落在前方太监的背影上,脑子里反复琢磨着刚才的疑问:皇帝为何要让自己在偏殿等这么久?按照现代职场的“会议逻辑”,若是真重视你带的“汇报材料”,早就该第一时间召见,哪会让你晾在一边?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殿下,前面就是紫宸殿了。”太监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脸上堆着程式化的笑容,可眼神却有些闪躲,“陛下正在殿内等着您,您进去吧。”他说话时,手指不自觉地着腰间的玉带,这细微的动作被李恪捕捉到——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观察,人在紧张或隐瞒什么时,总会有下意识的小动作。
李恪点了点头,迈步向紫宸殿走去。殿门是敞开的,透过门缝能看到里面的景象:明黄色的龙椅摆在殿中,皇帝穿着常服坐在上面,手里拿着一份奏折,似乎在翻看。殿内没有其他官员,只有两个太监站在角落,低着头,大气不敢喘。
这场景让李恪心中的疑虑更重了。按照规矩,面圣时至少该有侍读、太监总管在侧,可现在殿内如此冷清,反倒像个“私人约谈”的场景。他深吸一口气,走进殿内,拱手行礼:“儿臣李恪,参见父皇。”
皇帝抬起头,目光落在李恪身上,眼神复杂,看不出是喜是怒。“免礼吧。”皇帝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几分疲惫,“你从齐州回来,一路辛苦了。崔家的事,查得如何了?”
李恪心中一动。皇帝一开口就问崔家的事,却不提让自己呈交账册,这不符合常理。他压下心中的疑惑,恭敬地说道:“回父皇,崔家在齐州贪墨河工银、克扣赈灾粮,证据确凿。儿臣己将账册带回,现就在儿臣怀中,恳请父皇过目。”说罢,他便要从怀中取出账册。
“慢着。”皇帝忽然开口,声音提高了几分,“账册的事,不急。”他放下手中的奏折,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盯着李恪,“朕听说,你在齐州时,不仅抓了崔浩,还与河东裴家的人走得很近?”
李恪心中“咯噔”一下。皇帝这话,分明是在试探自己!按照现代人的“职场话术”,这就像领导突然问你“最近怎么总跟某部门的人来往”,潜台词就是“你是不是在拉帮结派”。他立刻明白,刚才在偏殿等候的时间里,肯定有人在皇帝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而且十有八九是崔家的人,或者是与崔家勾结的势力。
“回父皇,儿臣与裴家并无深交。”李恪连忙解释,语气诚恳,“儿臣在清风驿遇到裴文轩,他只是恰巧路过,提醒儿臣崔家在长安的动作。至于进城时他帮儿臣解围,也是因为他看不惯京兆尹勾结崔家、阻挠儿臣回京,并非儿臣与他有所勾结。”他刻意强调“勾结”二字,就是想让皇帝知道,自己没有拉帮结派的心思。
皇帝看着李恪,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说道:“朕知道你刚正不阿,可长安不比齐州,世家大族盘根错节,你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他们的纷争。”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温和了几分,“朕让你在偏殿等这么久,就是想让你想清楚,有些事,不是光有证据就能解决的。”
李恪心中疑惑更甚。皇帝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在提醒自己,还是在暗示自己不要揪着崔家的事不放?他刚想开口追问,却见殿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个太监匆匆走进来,在皇帝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皇帝听完,脸色骤变,猛地一拍龙椅,怒声道:“岂有此理!”他看向李恪,眼神里带着几分失望,“李恪,你可知罪?”
李恪愣住了,连忙说道:“儿臣不知。儿臣刚从齐州回来,并未犯错,还请父皇明示。”
“明示?”皇帝冷笑一声,从龙椅上站起来,走到李恪面前,“朕刚才接到奏报,说你在齐州时,私自调动禁军,殴打朝廷命官,还纵容手下搜刮崔家财产!你敢说你没有做过这些事?”
李恪心中震惊。这些罪名,分明是无中生有!是有人在故意陷害自己!按照现代人的“阴谋论逻辑”,这明显是崔家的人怕自己呈交账册,所以先下手为强,编造罪名来抹黑自己,让皇帝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忽略崔家的罪行。
“父皇,儿臣冤枉!”李恪连忙说道,语气急切,“儿臣在齐州,都是按照父皇的旨意行事,从未私自调动禁军,更没有殴打朝廷命官、搜刮崔家财产。这些都是有人恶意编造的罪名,目的就是为了阻挠儿臣呈交崔家贪腐的证据,恳请父皇明察!”
“明察?”皇帝的眼神更冷了,“奏报上还有人证!说你在齐州时,曾下令让亲兵闯进崔家,抢走了大量金银珠宝。现在那些人证都在殿外,你还要狡辩吗?”
李恪心中一沉。他没想到,对方竟然还安排了“人证”!这就像现代社会里,有人不仅诬告你,还找了“证人”来作伪证,就是想让你百口莫辩。他知道,现在自己说再多,皇帝也不会轻易相信,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呈交账册,用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父皇,儿臣没有狡辩!”李恪急切地说道,“儿臣怀中的账册,详细记载了崔家贪墨的数额和去向,只要父皇过目,就知道儿臣所言非虚。那些所谓的‘人证’,肯定是崔家买通的,他们就是想混淆视听,掩盖自己的罪行!”说罢,他便要再次取出账册。
“够了!”皇帝忽然大喝一声,眼神里满是失望,“李恪,朕没想到你不仅不知悔改,还学会了狡辩!你以为有账册就能证明你的清白吗?朕看你是被权力冲昏了头脑,在齐州无法无天,连朕的话都敢不听了!”
李恪愣住了。他没想到皇帝会如此愤怒,而且完全不相信自己的话。按照现代人的“逻辑分析”,皇帝的反应太反常了——就算有人诬告自己,皇帝也该先看看账册,再做判断,可现在皇帝连账册都不愿看,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贞观:狗系统逼我当千古一帝》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就认定自己有罪,这背后一定有更大的阴谋。
就在这时,殿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裴文轩竟然走了进来!他快步走到皇帝面前,拱手行礼:“臣裴文轩,参见陛下。”
李恪心中震惊。裴文轩怎么会进来?按照规矩,没有皇帝的旨意,外人是不能随意进入紫宸殿的!他立刻明白,裴文轩早就和皇帝有联系,甚至可能从一开始,裴文轩就是皇帝安排在自己身边的“眼线”!
皇帝看着裴文轩,语气缓和了几分:“文轩,你来得正好。朕刚才问李恪在齐州的事,他不仅不承认,还说有人诬告他。你在清风驿和长安城门都与他有接触,你说说,你眼中的李恪,是个什么样的人?”
裴文轩抬起头,目光落在李恪身上,眼神里带着几分歉意,随即又转向皇帝,恭敬地说道:“回陛下,臣与蜀王殿下接触不多,但臣能看出,殿下在齐州确实是为了查贪腐,并非为了一己私利。至于那些诬告殿下的罪名,臣觉得定是有人故意编造,还请陛下明察。”
李恪心中一愣。裴文轩竟然为自己说话?这不符合他之前“坐收渔翁之利”的算盘!按照现代人的“利益逻辑”,裴文轩本该趁机落井下石,打压自己,从而让裴家获利,可他现在却帮自己辩解,这到底是为什么?
皇帝看着裴文轩,又看了看李恪,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说道:“朕知道了。文轩,你先退下吧。”
裴文轩拱手行礼,转身离去。在经过李恪身边时,他悄悄给李恪递了一个眼神,眼神里带着几分复杂,像是在提醒李恪什么。
李恪心中疑惑更甚。裴文轩的举动,让整个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他刚想开口再次请求皇帝看账册,却见皇帝忽然叹了口气,语气变得疲惫:“李恪,你可知朕为何不让你立刻呈交账册?”
李恪摇了摇头:“儿臣不知,还请父皇明示。”
皇帝走到窗边,看着殿外的庭院,声音低沉:“崔家的事,朕早就知道了。”
李恪心中巨震。皇帝早就知道崔家贪腐?那他为什么不早动手?还要让自己去齐州查案?这完全不符合常理!按照现代人的“权力逻辑”,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若是早就知道手下官员贪腐,肯定会立刻处理,除非……这里面有更大的隐情。
“父皇既然早就知道,为何还要让儿臣去齐州查案?”李恪忍不住问道,语气带着几分不解。
皇帝转过身,目光落在李恪身上,眼神里带着几分无奈:“因为崔家不仅贪墨,还与突厥人勾结,账册里记载的,不仅有他们贪墨的证据,还有他们与突厥人往来的密信。”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朕让你去齐州查案,一是为了拿到证据,二是为了看看你有没有能力应对这些复杂的局面,三是……为了引出隐藏在朝堂上的其他势力。”
李恪心中豁然开朗。原来皇帝一首在“布局”!自己从一开始,就是皇帝棋盘上的一颗棋子。按照现代人的“战略思维”,皇帝这是在“借刀杀人”——借自己的手,扳倒崔家,同时引出与崔家勾结的势力,还能考验自己的能力。
“那刚才那些诬告儿臣的罪名……”李恪试探着问道。
“那是朕故意安排的。”皇帝坦然承认,“朕就是想看看,在面对诬告时,你能不能保持冷静,能不能坚持自己的立场。同时,朕也想看看,裴家到底是什么态度。”他看着李恪,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现在看来,你没有让朕失望。裴家虽然有野心,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能分清轻重的。”
李恪心中五味杂陈。他没想到,自己在齐州的一切努力,甚至在长安遇到的麻烦,都是皇帝精心安排的一部分。按照现代人的“情感逻辑”,他有些生气,觉得自己被皇帝利用了;可转念一想,皇帝这么做,也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自己虽然是棋子,但也确实在做正确的事。
“父皇,那现在……”李恪看向皇帝,等待他的指示。
皇帝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几分:“把账册拿出来吧。朕要亲自看看,崔家到底贪墨了多少,又与突厥人做了多少交易。”
李恪连忙从怀中取出账册,双手递给皇帝。皇帝接过账册,翻开仔细查看,脸色越来越沉。“好一个崔家!”皇帝怒声道,“竟敢贪墨这么多河工银,还敢勾结突厥人,简首是胆大包天!”
就在这时,殿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禁军统领匆匆走进来,神色慌张:“陛下,不好了!崔家的残余势力,联合了一部分禁军,在皇城外用兵,说是要‘清君侧’,救出崔浩!”
李恪心中一紧。崔家竟然敢在皇城外用兵?这是要谋反!按照现代人的“危机意识”,现在情况危急,必须立刻调兵镇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皇帝却异常冷静,他放下账册,对禁军统领说道:“传朕旨意,让羽林军即刻出动,镇压叛乱。另外,通知大理寺,立刻审讯崔浩,让他供出与突厥人勾结的全部细节。”
“是!”禁军统领领命,匆匆离去。
皇帝看向李恪,眼神里带着几分赞许:“李恪,这次多亏了你带回账册,才能让朕有理由彻底扳倒崔家。接下来,长安的局势会更加复杂,你愿意留在朕身边,帮朕处理这些事吗?”
李恪心中一动。皇帝这话,是要重用自己!按照现代人的“职业规划”,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既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又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他立刻拱手行礼:“儿臣愿意!儿臣定当辅佐父皇,肃清朝堂奸佞,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
皇帝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好!朕没看错你。你先下去休息,等平定了叛乱,朕再给你安排具体的差事。”
李恪拱手行礼,转身向殿外走去。走到殿门口时,他回头看了一眼皇帝,只见皇帝正拿着账册,眉头紧锁,眼神里满是担忧。他知道,平定崔家的叛乱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裴家的野心、突厥的阴谋,以及隐藏在暗处的其他势力,等待着自己去应对。
走出紫宸殿,阳光洒在李恪身上,他深吸一口气,心中充满了坚定。他知道,自己在这个时代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而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也该在阳光下,一一现形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VIS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