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一章:陈咬金前来讨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贞观:狗系统逼我当千古一帝 http://www.220book.com/book/VISR/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贞观:狗系统逼我当千古一帝》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十月的长安总爱飘些细碎的雨,晨雾还没散尽,“蜀味火锅”的木牌就被雨丝打湿,红漆衬着湿漉漉的青石板,倒比往日多了几分温润。李恪刚在后院摆好筛子,准备将剩余的高粱粒筛去杂质,就听见前堂传来伙计带着笑意的喊声:“殿下,门口来了几位将军,说要讨您的新酒喝!”

他手里的筛子顿了顿,高粱粒顺着筛眼簌簌落在竹筐里,发出细碎的声响。近来京中武将多在城外练兵,怎么会突然跑到西市来讨酒?李恪擦了擦手上的粮屑,刚走到前堂,就见三个身着常服的魁梧汉子正围着桌案站着,为首那人络腮胡扎得紧实,腰间悬着柄弯刀,不是程咬金是谁?

“恪小子,藏得挺深啊!”程咬金一看见他,就大笑着走上前,蒲扇大的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满长安都在传你酿了‘仙酒’,连陛下都在宫宴上夸了三天,你倒好,不送一坛去军营,还得让我们几个老家伙跑过来讨!”

李恪忍着肩头的力道,笑着侧身让他们坐下:“程将军说笑了,前几日刚把第一批酒送去关中各县,还没来得及给军营送。您要是不嫌弃,今日便在店里尝个够。”他转头让伙计去后院取酒,又让人端来刚蒸好的玉米糕和几碟酱肉,“这糕配酒正好,您几位尝尝。”

跟在程咬金身后的秦叔宝和尉迟恭也坐了下来。秦叔宝端起茶杯,目光落在墙上挂着的新粮图谱上,指尖轻轻点了点画中的玉米:“殿下,前几日我家那小子从军营回来,说城外农户种的玉米收了不少,就是不知道除了煮粥,还能怎么吃。今日见您这店里的吃食,倒想讨个方子回去。”

“这有何难。”李恪拿起一块玉米糕递过去,“您看这糕,就是用玉米面和红枣做的,若是喜欢咸口,还能加些肉末进去。等会儿我让伙计把方子写下来,您带回去便是。”他顿了顿,又想起什么,“对了,玉米芯也别扔,用来酿酒能增甜,煮茶也有股清香味,比寻常的柴禾还好用。”

尉迟恭性子急,没等玉米糕吃完,就盯着后院的方向首搓手:“我说恪小子,酒怎么还没来?俺们可不是来吃糕的,是来喝酒的!昨日听长孙大人说,你这酒比御酒还甜,俺们几个特意跟元帅告了假,就是为了这口酒!”

话音刚落,伙计就提着个粗瓷酒坛走了进来,坛口的红布一解开,甜醇的酒香瞬间漫了满室。尉迟恭眼睛一亮,不等李恪动手,就抢过酒坛,给自己倒了满满一碗,仰头喝了一大口。酒液刚下肚,他就眯起眼睛,砸着嘴道:“好!好一个甜酒!比俺在并州喝的枣酒还润,一点都不烧喉咙,俺家那口子肯定也喜欢!”

程咬金也倒了一碗,细细品了品,眉头渐渐舒展开:“你这酒,用的是新收的高粱吧?还加了别的东西?不然怎么会有这么绵的后味?”

李恪笑着点头:“加了些玉米芯,是蜀地的酿酒法子。这新粮种虽说是‘域外’来的,可只要用对了法子,就能酿出好酒、做出好食。前几日还有人说这酒是‘邪物’,现在看来,倒是比那些陈年劣酒强多了。”

秦叔宝放下酒碗,神色严肃了些:“殿下,您有所不知,京中还有些人在传新粮种的闲话。前日我去城外练兵,见有农户因为怕‘吃坏身子’,竟把刚收的土豆埋回了土里。您这酒若是能传遍军营,让将士们都尝尝,再让他们跟家里人说,也能帮着破破流言。”

李恪心中一动,他之前只想着把酒送到农户手里,倒忘了军营也是个好地方。将士们来自西面八方,若是他们尝了新酒,知道新粮的好,自然会把消息传到各地,比自己派人去说还管用。他看向程咬金:“程将军,若是我多酿些酒送到军营,您看可行?”

“这有什么不可行的!”程咬金拍着大腿道,“俺们军营里的将士,大多是农家出身,若是知道新粮能酿出这么好的酒,肯定会帮着推广。到时候俺再跟元帅说说,让各营都学做你这玉米糕、土豆火锅,既省钱,又管饱,比吃干粮强多了!”

几人正说着,店外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几个小兵牵着马站在门口,探头往里瞧。尉迟恭看见他们,就笑着招手:“你们几个小子,不是说要跟俺来讨酒喝吗?怎么不敢进来?”

小兵们你推我搡地走进来,见了李恪,都有些拘谨地行了礼。其中一个小兵红着脸道:“殿下,俺们是听说您的酒好喝,想跟您讨一碗尝尝。俺家在渭北种了两亩高粱,若是这酒真能用高粱酿,俺爹明年肯定会多种些!”

李恪让伙计给他们倒酒,看着小兵们喝得眉开眼笑的样子,忽然觉得,这市井间的酒,比皇宫里的御酒更有意义。御酒只供皇室贵族享用,可这新粮酒,却能让农户、将士、百姓都尝到甜头,让大家知道新粮种不是“异谷”,而是能让日子变好的“福粮”。

程咬金喝了三碗酒,才放下碗,抹了把嘴道:“恪小子,俺们也不白喝你的酒。明日俺让军营里的伙夫来你这学酿酒、学做新粮吃食,学会了回去教给各营。等明年新粮收了,俺们军营的粮草,就用这新粮种!”

“那我先谢过程将军了。”李恪端起酒碗,跟他们碰了碰,“若是军营里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说。这新粮种要想推广开,还得靠大家一起帮忙。”

尉迟恭又喝了一碗酒,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递给李恪:“恪小子,这是俺家那口子让俺给你带的。她说前几日听人说你这店里缺些干货,就把家里晒的红枣、核桃装了些来,让你做糕用。”

李恪接过布包,触手温热,打开一看,里面的红枣颗颗,核桃也剥得干干净净。他心中一暖,这些武将看着粗犷,心思却这般细。他笑着道:“多谢尉迟夫人,我这就让伙计把这些干货加到玉米糕里,等会儿您带些回去,让夫人也尝尝。”

几人又坐了许久,喝了不少酒,也说了不少军营和农户的事。首到日头偏西,程咬金才拍着李恪的肩膀道:“恪小子,今日就先到这,明日俺让伙夫来学手艺。你这酒,可得给俺们军营留够了!”

“放心吧,程将军。”李恪送他们到门口,看着几人翻身上马,渐渐消失在巷口。伙计拿着个布包走过来,里面装着刚做好的玉米糕和几小坛酒:“殿下,这是给几位将军准备的,您刚才说让他们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李恪接过布包,递给门口的小兵:“麻烦你交给程将军,说这是我一点心意。”小兵接过布包,连忙躬身道谢,骑着马追了上去。

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泛着淡淡的金光。李恪站在门口,看着巷子里来来往往的百姓,有的手里提着刚买的土豆,有的嘴里哼着小曲,还有的在议论着新粮酒的好处。他忽然觉得,这市井间的烟火气,比皇宫里的琉璃瓦更让人安心。

伙计走过来,轻声道:“殿下,后院的高粱还没筛完,要不要现在接着筛?”

李恪回过神,笑着点头:“走,接着筛。明日伙夫要来学手艺,咱们得把酿酒的料准备好。”

两人往后院走去,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张老汉的声音:“殿下,您回来了!俺家小子从渭北来,说那边的农户都尝了您送的酒,都想学着酿酒呢!”

李恪抬头一看,张老汉正领着个年轻小伙站在院里,小伙手里提着个布包,里面装着新收的高粱。他笑着走上前:“这可太好了!明日我让伙计把酿酒的方子写下来,你们带回去教给农户们,若是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来问我。”

张老汉的儿子激动得连连点头:“多谢殿下!俺们村的人都说,您是百姓的好殿下,要是没有您,俺们还不知道新粮种能这么好呢!”

李恪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往后的日子,定会越来越好。”

后院的酒瓮还在散发着甜香,筛好的高粱粒堆在竹筐里,泛着琥珀色的光。李恪拿起一把高粱粒,放在手心轻轻



    (http://www.220book.com/book/VIS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贞观:狗系统逼我当千古一帝 http://www.220book.com/book/VIS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