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时光,总是带着一种特别的暖意,尤其是当主角是爷爷奶奶的时候。阳光透过老式木格窗,斜斜地洒在青灰色的水泥地上,也给忙碌的二老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今天,他们要做的是手擀面,那是我记忆里最朴素也最的味道。
奶奶系着深蓝色的围裙,正坐在小板凳上,面前是一个大大的陶制面盆。她抓了几大把雪白的面粉进去,中间扒拉出一个小窝,然后小心翼翼地往里加水。“和面要‘三光’,盆光、手光、面光。”奶奶一边说着,一边用筷子轻轻搅动,面粉渐渐形成絮状。接着,她伸出双手,开始用力揉面。她的手,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指关节有些粗大,但此刻却灵活而有力。面团在她手中被反复揉搓、按压,发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咚咚”声,像是在演奏一首古老的歌谣。不一会儿,一个光滑圆润的面团就初具雏形,被奶奶用湿布盖好,放在一旁“醒”着。
爷爷则在另一边的案板上忙碌。他负责准备浇头。今天的浇头是简单的西红柿鸡蛋卤。鲜红的西红柿被切成大小均匀的块,金黄的鸡蛋打散在碗里。爷爷的动作不快,但每一步都有条不紊。他先在烧热的铁锅里倒上少许油,待油微微冒烟,便将蛋液倒进去。“刺啦”一声,蛋液迅速膨胀,散发出的香气。爷爷用铲子快速翻炒,金黄的炒蛋很快就盛了出来。接着,他又在锅里添了点油,放入葱姜蒜末爆香,然后加入西红柿块。“要把西红柿的汁水熬出来才好吃。”爷爷慢悠悠地说着,一边用铲子耐心地翻炒、按压着西红柿。很快,酸甜的汁水就溢了出来,他又把刚才炒好的鸡蛋倒回去,加适量的盐、少许糖提鲜,咕嘟咕嘟地煮上一会儿,作者“桔子园的镜冶”推荐阅读《那些年奶奶做的饭菜》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一锅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的西红柿鸡蛋卤就做好了,盛在一个粗瓷大碗里,红的红,黄的黄,煞是好看。
面醒得差不多了。奶奶把面团搬到案板上,撒上一些干面粉防粘。她拿起那根用了几十年的枣木擀面杖,开始擀面。面团在她手中渐渐被擀开、擀薄,从一个小小的圆饼变成了一张大而薄的面皮。奶奶擀面的姿势很有讲究,身体微微前倾,手臂有节奏地推动着擀面杖,面皮随着她的动作一点点延展,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她不时地将面皮卷在擀面杖上,调整方向,再继续擀,如此反复,首到面皮薄如蝉翼,能隐约看到案板的纹路。
然后,就是切面了。奶奶将擀好的面皮像折扇子一样叠起来,层次分明。她拿起一把锋利的菜刀,左手按住面皮,右手持刀,“唰唰唰”地切了起来。面条切得又细又匀,宽窄一致,没有一根粘连。切好的面条被奶奶轻轻一抖,便如瀑布般散开,根根分明,煞是好看。
水开了,奶奶抓一把面条,手腕轻轻一抖,面条便均匀地滑入锅中。白色的面条在沸水中上下翻滚,像一群快乐的小鱼。不一会儿,面条就煮熟了。爷爷用漏勺将面条捞出,过一下凉水(夏天吃凉面更爽口),再沥干水分,盛到碗里。
我早己等不及,搬个小板凳坐在桌边。爷爷笑眯眯地给我舀了一大勺西红柿鸡蛋卤浇在面条上,红色的卤汁裹着金黄的鸡蛋和鲜红的西红柿,与雪白的面条相得益彰。我拌匀了面条,挑起一筷子送入口中。面条爽滑筋道,带着麦香;卤汁酸甜可口,鸡蛋鲜嫩,西红柿的汁水浓郁。这味道,是机器做的面条永远也比不上的,里面有爷爷奶奶的爱,有岁月的沉淀,还有家的味道。
厨房里,蒸汽缭绕,爷爷奶奶的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阳光依旧温暖,空气中弥漫着面条的清香和西红柿鸡蛋的酸甜。这一刻,简单而温馨,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这厨房里的一幕,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也是我记忆里最温暖的底色。
(http://www.220book.com/book/VJ3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