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浊流拍打着南京城西的码头,水西门外的江面上,几艘破旧的渡船在寒风中摇晃。李峰站在一处半塌的仓库屋顶,用望远镜观察着江面情况。特别行动队接到消息,说今晚可能有一批难民试图渡江北逃,需要他们提供掩护。
“团长,情况不对。”赵少校猫着腰过来,脸色凝重,“码头上聚集了不少溃兵,看起来不像是要帮助难民的样子。”
李峰调整望远镜焦距,果然看到码头上聚集着几十个溃兵,个个手持武器,神情紧张,不像是在组织撤离,倒像是在争夺什么。
“通知各小组隐蔽接近,看看他们要干什么。”李峰下令,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
夜幕降临,江面上的能见度越来越差。突然,一阵引擎声从下游传来———艘小火轮正缓缓向码头驶来!
“是船!有船来了!”码头上的溃兵们骚动起来,纷纷向水边涌去。
李峰心中一紧。这艘小火轮很可能是难民们等待的渡船,但现在却被这些溃兵发现了。
小火轮靠近码头,船头站着一个老者,正向岸上招手。看来确实是来接难民的。
就在这时,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溃兵们突然向小船开枪射击!老船工应声倒地,其他船员惊慌失措地躲藏。
“他们要抢船!”李峰瞬间明白过来,“这些败类!”
溃兵们开始试图登船,与船上的船员发生冲突。枪声、喊叫声、落水声混杂在一起,场面顿时失控。
更令人发指的是,一些原本隐藏在附近建筑中的难民听到动静,纷纷跑向码头,却被溃兵们无情地推开甚至射击!
“畜生!”王大山咬牙切齿,“对自己同胞下手,比鬼子还不如!”
李峰眼中喷着怒火:“全体注意!准备干预!”
“可是团长,”赵少校谨慎地提醒,“对方人数占优,而且都是自己人,动武的话...”
“对自己同胞举起枪的,就不再是自己人!”李峰冷声道,“执行命令!”
特别行动队迅速展开行动。狙击手占据制高点,步兵小组从两侧包抄,李峰亲自带一队人首插码头中心。
“住手!”李峰大喝一声,鸣枪示警,“全部放下武器!”
码头上顿时一静。溃兵们看到突然出现的特别行动队,先是一愣,随即露出凶狠的表情。
一个上尉站出来:“哪部分的?少管闲事!这船我们要了!”
李峰认出这是88师的一个营长,姓孙,在上海时还曾并肩作战过。
“孙营长,你忘了军人的本分了吗?”李峰痛心地说,“这船是来接难民的,你们这样做和土匪有什么区别?”
孙营长狞笑:“李峰,别装清高!南京完了,大家都想活命!这船能装不少人,当然是有能力的先走!”
“有能力?”李峰指着那些被推倒在地的难民,“这就是你说的能力?欺负老弱妇孺的能力?”
孙营长不耐烦地举枪:“少废话!要么一起走,要么闪开!否则别怪我不讲情面!”
随着他的动作,其他溃兵也纷纷举枪,与特别行动队形成对峙。气氛顿时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李峰心中痛苦万分。这些都是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如今却要兵戎相见。但他知道,一旦退让,这些溃兵就会夺船而逃,留下无数难民等死。
“我数三声,放下武器!”李峰的声音冷如寒冰,“一!”
孙营长狂笑:“李峰,你吓唬谁呢?你敢对自己人开枪?”
“二!”
溃兵们有些动摇,但孙营长仍然强硬:“弟兄们别怕!他不敢...”
“三!”
枪声响起!但倒下的不是孙营长,而是他身边一个正要向难民开枪的士兵!李峰这一枪精准无比,子弹正中那人手腕,武器应声落地。
“下一枪就不会打偏了。”李峰的声音如同死神,“全部放下武器!”
特别行动队的士兵们也齐声大喝:“放下武器!”
溃兵们终于被震慑住,纷纷放下武器。只有孙营长还在强撑:“李峰!你等着!这事没完!”
李峰大步走上前,一拳将他打倒在地:“绑起来!军法处置!”
局势暂时得到控制。李峰立即组织难民登船,同时派人救治伤员。
然而,更大的危机正在逼近。侦察兵急报:大批日军正在向水西门方向移动,可能是被枪声吸引过来的!
“必须立即撤离!”李峰下令,“难民优先登船!行动队断后!”
但船只有限,难民太多,根本无法全部撤离。恐慌再次蔓延,人们争相挤向小船,甚至有人落水。
“维持秩序!妇女儿童先上!”李峰大声呼喊,但效果有限。
更糟糕的是,那些被缴械的溃兵见日军逼近,又开始骚动,甚至有人试图抢回武器!
“团长!日军先头部队己经到了500米外!”侦察兵急报。
危急时刻,李峰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炸沉船只!”
所有人都愣住了。赵少校急道:“团长!这是难民唯一的生路啊!”
“我知道!”李峰痛苦地说,“但如果不炸沉,日军得到这些船只,就能轻松渡江追击,会有更多人遭殃!而且这些溃兵还会继续争抢...”
他深吸一口气:“执行命令!”
几个士兵含泪在船上安置炸药。难民们被紧急疏散到岸上隐蔽处。
“引爆!”李峰背过身,不忍看那悲惨的一幕。
巨大的爆炸声响起,小火轮缓缓沉入江中。难民们的哭声、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抗战从淞沪战役开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溃兵们的咒骂声、日军的枪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地狱般的交响。
“全体撤离!按预定方案!”李峰强忍悲痛,下令撤退。
特别行动队掩护着难民,通过预先侦察好的路线撤离。日军赶到码头时,只看到沉船的残骸和几具尸体。
回到相对安全的地带后,李峰立即审判那些闹事的溃兵。
孙营长仍然不服:“李峰!你炸沉船只,断大家生路,你才是罪人!”
李峰冷冷地看着他:“我是断了你们的生路,但救了更多人的生路。如果让你们得逞,日军得到船只,整个江北都要遭殃!”
他转向所有溃兵:“我知道你们想活命,谁都想过。但军人的职责是什么?是保护百姓,不是祸害百姓!今天你们的行为,与日军何异?”
许多溃兵低下头,面露愧色。
李峰继续说:“我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一、接受军法处置;二、加入我们,戴罪立功,保护难民。”
大部分溃兵选择了戴罪立功。唯有孙营长仍然强硬:“要杀就杀!别假惺惺的!”
李峰沉默片刻,最终下令:“押下去,暂时关押。等局势稍稳后再处置。”
处理完溃兵,李峰立即去看望难民。这些失去最后希望的百姓,眼中充满了绝望。
一个老妇人跪地痛哭:“我的孙子病得厉害,就指望今晚过江求医...现在完了...全完了...”
李峰心中如刀绞般疼痛。他扶起老妇人:“老人家,我们会想办法的。特别行动队有医生,先给孩子看看。”
在地道医院的简陋病床上,林晚晴尽力救治着生病的孩子。但药品短缺,设备简陋,效果有限。
“需要盘尼西林,否则...”林晚晴无奈地摇头。
李峰咬牙:“我想办法搞药!”
深夜,他亲自带领一个小队,冒险潜入日军控制的城西医院。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他们成功找到了一些药品,但也付出了代价———两名队员在撤退时牺牲。
当药品送到林晚晴手中时,她惊讶地问:“从哪里搞到的?”
“别问了,快救人!”李峰简单地说。
孩子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老妇人千恩万谢:“李团长,你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
李峰却高兴不起来。他知道,这只是杯水车薪。还有成千上万的难民在死亡线上挣扎,而他能力有限。
水西门事件后,南京城中的秩序更加混乱。溃兵抢掠事件频发,难民生存环境急剧恶化。特别行动队不得不分出大量精力维持秩序,保护平民。
一天,李峰在巡视难民营时,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原教导总队的德国顾问施密特中校。这位德国军官没有随大部队撤离,而是选择留在南京保护平民。
“李团长,我听说了水西门的事。”施密特用生硬的中文说,“你做得对。军人的荣誉不在于活多久,而在于如何活。”
李峰苦笑:“可是代价太大了。那些难民...”
“战争就是如此残酷。”施密特叹息,“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原则。否则,我们与野兽何异?”
两人长谈良久。施密特分享了欧洲战场的经验,特别是如何在大城市中开展抵抗运动。这些经验对特别行动队很有启发。
“南京可能注定要陷落,”施密特最后说,“但抵抗的精神不能陷落。你们现在做的,将来会激励更多的人。”
这番话让李峰深受鼓舞。他意识到,特别行动队的使命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他们要成为南京陷落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特别行动队加大了保护难民的力度。他们设立多个隐蔽的难民营,组织自卫队,甚至开办地下学校,让孩子们继续学习。
“知识就是希望。”苏婉在给孩子们上课时说,“只要还有人在学习,中华民族就不会亡。”
这些努力虽然不能改变大局,但给了许多人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特别行动队与南京市民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了真正的鱼水情深。
然而,日军的压力越来越大。针对特别行动队的清剿行动日益频繁,地道的秘密入口一个个被发现,活动空间不断被压缩。
最艰难的时刻到来了。一天,日军发现了主要难民营的位置,大批部队正在合围!
“必须立即转移!”李峰果断下令,“所有人员,通过二号地道撤离!”
在枪林弹雨中,特别行动队掩护着数千难民大规模转移。这是一次极其危险的行动,随时可能被日军发现。
关键时刻,那些曾经在水西门闹事、后来戴罪立功的溃兵站了出来:“团长,我们断后!你们带老百姓先走!”
李峰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保重!”
这些曾经的“败类”,在最后时刻展现了军人的气节。他们与日军激战数小时,为撤离争取了宝贵时间,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当难民们安全转移到新的隐蔽点时,李峰面向水西门方向,郑重敬礼。
“他们最终找到了军人的尊严。”赵少校感慨地说。
李峰点头:“是的。在最后时刻,他们选择了勇敢地死,而不是卑劣地活。”
水西门血案成为了南京保卫战中的一个转折点。它暴露了战争中最黑暗的人性,也展现了最光辉的精神。特别行动队从中吸取了深刻教训,更加坚定了保护平民、坚持原则的决心。
而这一切,都成为了后续武汉会战和其他战役中的宝贵财富。李峰和他的特别行动队,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着中华民族不屈的史诗。
这场史诗,还远未结束......
(http://www.220book.com/book/VJ9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