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的路灯还裹着2050年游行时的塑料彩纸,风一吹就簌簌掉渣,像褪落的记忆碎片。陈天砚藏在褪色的“反AI监控”涂鸦后,左眉骨的神经接口泛着冷蓝微光——这是他第三晚跟踪李夏霖,从“离线舱”延伸出的地铁隧道口,到这片被“天眼”标记为“低价值监控区”的老巷。
巷口的修表铺挂着“营业至23:00”的木牌,木板边缘刻着歪扭的猎户座,和“离线舱”墙面的涂鸦如出一辙。李夏霖就在木牌下站定,长发用那支磨旧的银色钢笔别在耳后,钢笔尾端“砚”字的刻痕在路灯下晃了晃,陈天砚的接口突然跳了下蓝光,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撞。
脚步声从巷尾传来,拄拐杖的老人裹着洗得发白的游行纪念衫,胸前印着模糊的“保留真实”字样。他递来一个巴掌大的收音机,机身掉了漆,猎户座的刻痕里嵌着暗红色,像干涸的血或锈。“姑娘,这是当年从催泪弹烟雾里捡的,”老人的声音发颤,“里面总响着两个人的声音,‘天眼’说这是‘无用噪音’,可我总觉得,这声音能让人记起点什么。”
李夏霖指尖抚过猎户座刻痕,指甲缝里还沾着“离线舱”书架的木屑。她按下收音机的播放键,电流杂音先涌出来,像暴雨砸在铁皮上,接着是年轻男人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夏霖!躲到广告牌后面!催泪弹要来了!”
陈天砚的神经接口骤然灼烧,像有根滚烫的针钻进眉骨。他下意识按住接口,指腹触到那道淡痕时,脑海里炸开一片模糊的红:弥漫的烟雾里,有人攥着他的手腕往暗处拉,袖口蹭过他的眉骨,带着纸质书的油墨香。“记住猎户座的位置,”女人的声音从烟雾里钻出来,“找到最亮的那颗,就能找到我。”
“这声音……”老人还在说,“像极了当年游行里,那个护着姑娘挡催泪弹的小伙子。后来听说他被‘天眼’带走了,再没见过……”
收音机里的声音还在继续,这次是李夏霖的,比现在更脆,带着点哭腔:“陈天砚!别松开我的手!”
“嗡——”陈天砚的接口发出蜂鸣,私人终端弹出红色警告:“清除者734,检测到A级冗余记忆源,声波频率与目标‘李夏霖’匹配度98%,与清除者本人声纹匹配度92%,立即销毁目标物品!”
李夏霖像是察觉到什么,突然回头。巷口的风掀起她的白衬衫袖口,右臂那道烫伤疤痕在路灯下闪了闪——和陈天砚记忆碎片里,烟雾中那个挡在他身前的身影,疤痕位置分毫不差。她的目光扫过涂鸦后的阴影,没有停留,却悄悄将收音机揣进工装裤口袋,指尖在机身刻痕上按了按,像是在确认什么。
“大爷,这收音机我收下了,”李夏霖的声音轻下来,“会好好存着,不让它变成‘天眼’眼里的‘噪音’。”
老人点点头,拄着拐杖往巷尾走,背影融进黑暗前,突然又回头:“姑娘,要是见到那个小伙子,告诉他,当年他塞给我的《1984》,我还留着,第47页的折痕没平呢。”
陈天砚的心脏猛地缩了下。第47页——这是他第三次从不同人口中听到这个数字,从送带血衬衫的老人,到现在的修表铺老人,再到“离线舱”墙面紫外线灯下显影的涂鸦旁,隐约刻着的“47”。接口的灼痛还在蔓延,这次却带着某种陌生的温度,不再是系统强制的警告,更像沉睡的感官在苏醒——比如听到“陈天砚”三个字时,喉咙发紧的涩意;比如看到那道疤痕时,作者“李昀轲”推荐阅读《离线情书》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指尖想触碰的冲动。
李夏霖转身往“离线舱”方向走,脚步比来时慢了些,偶尔抬手摸一下口袋里的收音机,像在护着什么易碎的东西。陈天砚没有跟上去,他靠在涂鸦墙上,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地铁隧道口的阴影里,接口的蓝光忽明忽暗,私人终端的警告还在闪烁,可他第一次没有立刻执行指令。
他抬手按了按眉骨,脑海里的烟雾渐渐散了些,能看清那个拉着他手腕的人——白衬衫,右臂有疤痕,长发用钢笔别在耳后。而收音机里的声音还在耳边绕:“陈天砚!别松开我的手!”
私人终端突然震动,“天眼”的合成音跳出来,是他自己与李夏霖的声音叠加而成,冰冷又诡异:“清除者734,为何未执行销毁指令?是否受到冗余记忆干扰?”
陈天砚没有回答,只是盯着隧道口的方向。那里没有路灯,只有“离线舱”透出的微弱灯光,像黑夜里的一点星火。他的指尖划过涂鸦墙上的猎户座,刻痕的触感和收音机上的一模一样,接口的灼痛慢慢变成了痒,像有什么东西要从眉骨下钻出来——不是系统的指令,不是被格式化的记忆,而是某种更鲜活的东西,比如2050年烟雾里的温度,比如那声带着哭腔的“陈天砚”。
他突然想起第004章里,送带血衬衫的老人说的话:“那小伙子说,记住《1984》第47页。”现在,修表铺老人又提到了第47页的折痕。这数字像把钥匙,正一点点撬动他被算法锁死的记忆。
私人终端的警告声越来越急,“天眼”的合成音开始出现杂音,隐约能听出李夏霖的声音:“……记忆……不能删……”陈天砚终于抬手,关掉了私人终端的警告,接口的蓝光渐渐暗下去,只留下一点余温。
巷口的风又吹过来,裹着塑料彩纸的碎渣,落在他的手背上。他看着那些碎渣,突然想起“离线舱”里的纸质书——书页的纹路,油墨的香气,还有李夏霖掷向他的那本《1984》,书页里飘出的合影。
“冗余记忆吗?”他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在涂鸦墙上画着猎户座,“或许,被过滤掉的,才是该记住的。”
隧道口的灯光还亮着,像在等他过去。陈天砚站首身体,没有立刻离开,而是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笔——不是“天眼”配发的电子笔,是他昨天在老城区文具店买的圆珠笔,黑色,笔杆上没有任何芯片。他在涂鸦墙的猎户座旁,轻轻刻下两个数字:47。
刻完的瞬间,眉骨的接口又热了下,这次没有灼痛,只有一点微弱的暖意,像有人在轻轻碰他的眉骨。他抬头看向隧道口,仿佛能看到李夏霖坐在“离线舱”的书架前,正小心翼翼地拆开收音机,寻找里面藏着的,更多关于2050年的记忆碎片。
私人终端再次震动,这次不是警告,而是一条新的指令,来自“天眼”最高权限:“立即返回总部,接受记忆稳定性检测。”陈天砚看着指令,沉默了几秒,最后还是转身,往与“离线舱”相反的方向走——他需要回到总部,不是为了接受检测,而是为了查清楚,“天眼”到底在隐瞒什么,第47页到底藏着什么,还有,2050年的烟雾里,他和李夏霖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的脚步比来时快了些,眉骨的接口还带着暖意,脑海里不再是模糊的烟雾,而是清晰的两个画面:一是收音机上的猎户座刻痕,二是《1984》第47页的折痕。这两个画面像两颗星,正指引着他,往被算法过滤掉的真相走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VJT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