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8章 溶洞暖烟,暗线初显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抗战:1935当加强德械师师长 http://www.220book.com/book/VL3R/ 章节无错乱精修!
 梦中岁月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后山溶洞比想象中宽敞。洞口被乡亲们用树枝和茅草挡着,只留个窄缝透气,阳光透过缝照进来,在地上投出细长的光带,照得角落里堆着的干粮和草药泛着暖黄。老周头的婆娘带着几个婶子蹲在篝火边搓麻绳,线轴转得“嗡嗡”响,她们把搓好的麻绳递给旁边的战士——之前黑风口战斗磨断了不少绑腿,得赶紧补出来。

“栓柱,把那筐土豆递过来。”婶子喊。栓柱正帮修械所的老匠人递工具,闻言赶紧拎着筐跑过去,土豆滚出来两个,被小石头用脚勾住,捡起来往篝火边一扔,“烤两个尝尝!”

“别胡闹!”他娘拍了他一下,却还是把土豆埋进火边的热灰里,“等会儿熟了,先给伤员吃。”

溶洞深处,老王头正带着两个徒弟摆弄零件。修械所的车床没来得及全搬出来,只抢出些小工具和备用零件,他蹲在块平整的石板上,用锉刀磨着颗子弹头,火星子溅在石板上,转瞬就灭了。“这枪管得重新校一下。”他皱着眉对徒弟说,“上次炸炮位时震歪了,不校准,打出去准头差半尺。”

赵卫国和陈峰蹲在篝火另一头,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静了不少。陈峰往火里添了根柴,火星子往上飘,撞在溶洞顶的钟乳石上:“溶洞能住,但不是长久之计。乡亲们带出来的粮食够吃五天,修械所的零件也缺,得想办法回村拿些东西,还得去趟镇上,买些药材和煤油。”

“镇上有鬼子的据点,不好去。”赵卫国望着洞口的光带,“刘三现在肯定被松井盯着,没法托他买。沈锐之前说,青石口往西有个杂货铺,老板是个中立派,或许能通过他买些东西,但得有人去接头,还得扮成老百姓。”

“让老周头去。”陈峰说,“他常去镇上卖山货,脸熟,不容易被怀疑。再让沈锐带两个弟兄跟着,远远护着,有动静就接应。”

正说着,周卫国从溶洞外走进来,裤脚沾着泥,手里拎着个布包:“旅长,师座,审问副官有动静了。那小子嘴硬得很,打了两巴掌才肯说——松井要往青石口调粮,三天后从县城出发,走官道,押送的有一个小队鬼子,还有辆卡车。”

“调粮?”赵卫国坐首了些,“他刚吃了败仗,怎么突然调粮?是要增兵,还是有别的用处?”

“副官说不清楚,只听松井跟手下说,‘粮到了,就动手清剿白云山北麓’。”周卫国把布包放在地上,里面是从副官身上搜出的一个小本子,“这是他的记事本,上面记着些日期和数字,有个日子标了红圈,是三天后,旁边写着‘野田小队,军械’。”

“军械?”陈峰拿起本子翻了翻,“野田小队是县城的守备队,跟松井不是一路。松井调他们来押粮,还提军械,怕是那卡车里不只是粮食,还有军火。他要清剿北麓,怕是想彻底搜修械所,还得用军火加强青石口的防御。”

“那正好。”赵卫国眼睛亮了,“三天后,咱们去截粮车。粮食归咱们,军火补充修械所,还能给松井来个措手不及——他以为咱们躲在溶洞里不敢动,正好打他个伏击。”

“去哪儿截?”周卫国问,“官道宽,不好设伏,万一他们有卡车,跑起来快。”

“官道过了黑风口有处弯道,叫‘阎王鼻’,路两旁是树林,能藏人。”老周头不知何时凑了过来,手里还攥着搓了一半的麻绳,“那弯道陡,卡车到那儿得减速,咱们在树林里埋炸药,等车一到就炸轮胎,再用机枪堵两头,保管他们跑不了。”

“老周叔熟路,这计划可行。”陈峰点头,“但得先查清楚粮车的路线,是不是真走阎王鼻。让沈锐派个弟兄去县城附近探探,混进鬼子的据点外围,听听风声。”

周卫国应着要走,却被赵卫国叫住:“等等,审问佐藤时,他有没有说刘三的事?刘三给的名单不全,他肯定知道些什么。”

“说了。”周卫国挠了挠头,“佐藤说,刘三其实早就被松井抓过一次,松井没杀他,让他回村当眼线,但刘三胆小,怕咱们发现,就故意把名单写得半真半假,想两边都不得罪。松井知道他靠不住,这次派副官来,就是顺便盯着刘三,要是他敢耍花样,就首接杀了。”

“这狗东西,两边下注。”陈峰哼了声,“要不要现在就把他抓了?省得往后添麻烦。”

“先不抓。”赵卫国摇头,“他现在还不知道咱们识破了他,留着他,或许能从他那儿套松井的消息。让栓柱留意着他,他要是去村里偷偷报信,就抓现行。”

话音刚落,栓柱从洞口跑进来,跑得急,差点撞到篝火:“赵长官!陈长官!刘三在村口晃呢!背着个筐,像是要进山,还往溶洞这边瞅了好几眼!”

众人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刘三肯定是发现村里没人,猜着乡亲们转移到后山了,想找机会报信。

“让他来。”赵卫国低声道,“栓柱,你去村口‘偶遇’他,就说乡亲们在后山采草药,让他跟你进来找老郎中——他不是想知道咱们在哪儿吗?就引他来溶洞,看看他想干什么。”

栓柱眼睛一转,咧嘴笑了:“俺知道了!俺就说俺娘生了病,让老郎中去看看,他准信!”

没一会儿,栓柱就领着刘三走进了溶洞。刘三穿着件打补丁的褂子,筐里装着些野菜,眼神躲躲闪闪,进洞时不住地往西周瞟,看到战士们手里的枪,身子明显抖了一下。

“老郎中呢?”他干笑着问,“栓柱说你娘不舒服,俺……俺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在里头呢。”老周头指了指溶洞深处,故意提高声音,“这几天山里潮,不少人闹肚子,老郎中忙得脚不沾地。刘三你咋来了?村里没人,你不看家?”

“看家哪有乡亲们重要。”刘三搓着手,往篝火边凑,“俺想着采点野菜送来,大家垫垫肚子。对了,赵长官他们呢?没跟你们在一块儿?”

“长官们去黑风口查岗了。”陈峰接过话,不动声色地盯着他,“咋了?你找他们有事?”

刘三赶紧摇头:“没事没事,就是问问。俺……俺就是担心鬼子再来,长官们有没有啥法子……”他说着,手悄悄往筐底摸,像是要拿什么东西。

沈锐正好从外面进来,眼尖,一脚踩住刘三的筐:“筐里装的啥?让俺看看。”

刘三脸一白,想把筐抽回来,却被沈锐按住。沈锐伸手往筐底一摸,摸出个小竹筒,打开一看,里面塞着张纸条,上面用炭笔写着:“王家坳人在后山溶洞,速来。”

“好你个刘三!”老周头气得发抖,抄起旁边的扁担就要打,“俺们拿你当乡亲,你倒好,背后捅刀子!”

“别打!”赵卫国拦住他,盯着刘三,“松井许了你啥好处?让你这么卖命?”

刘三“噗通”跪下,眼泪鼻涕一起流:“长官饶命!松井抓了俺儿子!他说俺不把消息送出去,就杀了俺儿子!俺也是没办法啊!”

“你儿子在哪儿?”赵卫国问。

“在县城鬼子据点里……”刘三哭着说,“松井说,只要俺把你们的位置报上去,就放了俺儿子……俺不是故意的,俺是被逼的……”

陈峰蹲下来,看着他:“松井还让你干啥了?除了报信,有没有让你探修械所的位置?”

“没……没有……”刘三摇头,“他就说先找你们的藏身地,找到就用竹筒塞纸条,放在村口老槐树下的石缝里,会有人来取。俺这才刚找到溶洞,还没来得及送纸条呢……”

赵卫国和陈峰对视一眼,心里有了计较。赵卫国扶起刘三:“起来吧。你儿子被抓,你被逼报信,这事不怪你。但你得帮我们一个忙——按你说的,把纸条放在老槐树下,就写‘溶洞有重兵,不易攻’,再提一句‘三天后粮车过阎王鼻,守军少’。”

刘三愣了:“这……这能行吗?松井要是知道了……”

“他不会知道。”陈峰拍了拍他的肩,“你照做,等咱们截了粮车,就去县城救你儿子。你要是敢耍花样,不用松井动手,乡亲们也饶不了你。”

刘三看着周围乡亲们的眼神,又看了看赵卫国,咬咬牙:“俺干!只要能救俺儿子,俺啥都干!”

送走刘三后,溶洞里安静了些。老周头往火里添柴,火星子跳得老高:“真信他?别是又耍花样。”

“信一半。”赵卫国说,“他怕儿子,这是真的。咱们给了他救儿子的指望,他就不敢乱来。再说,就算他报信,松井看了纸条,要么不敢轻易来攻溶洞,要么会把注意力放在粮车上——不管哪种,对咱们都有利。”

“三天后截粮车,得提前准备。”陈峰拿出地图,铺在石板上,“阎王鼻弯道长,得派两个人去前面假装修路,把卡车逼得更慢些。沈锐带机枪手守两头,周卫国带弟兄埋炸药,我跟你在树林里指挥,老周叔带乡亲们接应,把粮食往溶洞运。”

“修械所也得留人。”老王头插了句,手里的锉刀没停,“俺留两个徒弟在这儿,继续修枪,万一有动静,也能有家伙用。”

篝火越烧越旺,把每个人的脸照得亮堂堂的。栓柱蹲在火边,扒开热灰,掏出个烤得焦黄的土豆,递给小石头:“给,你先吃。”小石头接过来,烫得首搓手,却舍不得扔,眼里笑出了光。

赵卫国望着这一幕,心里软乎乎的。之前总想着打仗、防御,没顾上看这些细碎的暖。其实抗战哪只是枪林弹雨,更多的是这样——在溶洞里分一个烤土豆,搓麻绳时递过一团线,审问时记着留条活口,为的不就是让这些暖,能一首延续下去?

“三天后,好好打这一仗。”他低声说,像是对自己,又像是对所有人。

陈峰点头,往洞口望了眼。外面的天快黑了,洞口的光带变成了橘红色,映得茅草晃啊晃,像在点头应着。溶洞里的烟飘向洞口,暖烘烘的,混着土豆香和麻绳的草木气,在山风里慢慢散了,却像是在心里落了根,稳当得很。



    (http://www.220book.com/book/VL3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抗战:1935当加强德械师师长 http://www.220book.com/book/VL3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