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韩建国仿佛变了个人。
家里的愁云惨雾被一种近乎狂热的专注所取代。天不亮他就揣着两个窝头匆匆赶往红星机械厂,一头扎进噪音震耳欲聋的砂轮房。下班了,别人都急着回家,他却磨磨蹭蹭,围着那台让全车间头疼的三号车床打转,手里攥着几块用厂里报废的轴承钢边角料打磨出来的、奇形怪状的小铁块。
“老韩,又鼓捣你那‘神功’呢?”有工友打趣道,语气里带着善意的调侃和不以为然。毕竟,技术科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个老钳工靠手工打磨能成?天方夜谭!
韩建国也不恼,只是嘿嘿一笑,布满老茧的手指着那些被他打磨得异常光滑、带着特定弧度的铁块表面,眼神专注得像在看稀世珍宝。“瞎琢磨,瞎琢磨…试试,万一成了呢?”
车间主任孙大炮(孙德彪)是个火爆脾气,看着趴窝的三号车床和旁边堆着的几个磨秃了的进口轴承,急得嘴上起泡。看到韩建国又在“不务正业”,本想呵斥几句,但看着老韩那布满血丝却异常执着的眼睛,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是烦躁地挥挥手:“老韩!你…你悠着点!别耽误了正经活儿!”
“主任,耽误不了!我抽空弄!”韩建国头也不抬,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按照模糊的想法,反复调整打磨的角度和弧度,力求让接触面更平滑,应力分布更均匀。磨好一个,就小心翼翼地拿到简易的淬火槽(其实就是个装废机油的大铁桶,下面烧火加热)边,凭借经验判断温度和浸入时间,进行表面硬化处理。
一次,两次…十次…失败是常态。不是磨的弧度不对,受力不均很快变形;就是淬火没掌握好,要么硬度不够,要么首接开裂报废。车间角落里堆起了一小堆他的“失败品”。
但韩建国有一股老黄牛般的韧劲。儿子的鼓励和家庭的压力,成了他最大的动力。他仔细琢磨每一次失败的原因,手上那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近乎本能的“手感”越来越清晰。渐渐地,他打磨出的铁块形状越来越规整,淬火后的表面也呈现出一种均匀的、带着冷硬光泽的质感。
这天下午,三号车床的进口轴承又“罢工”了。刺耳的摩擦声响起,车窗无奈地停了下来。车间里一片抱怨。孙大炮看着仓库里仅剩的最后两个备用进口轴承,急得首拍大腿:“完了完了!这批货月底要交货!这下抓瞎了!”
“主任!”韩建国猛地从角落里站起来,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刚处理好的、比正常轴承小一号的“土造”替代品。他脸上沾着油污和铁屑,眼睛却亮得吓人。“让我试试!用我这个!装上去试试!”
“啥?老韩你疯了?”孙大炮瞪大眼睛,“你那玩意儿能顶什么用?别再把机器搞坏了!”
“坏了我担着!”韩建国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豁出去的决绝,“就试一次!十分钟!不,五分钟!行不行,立马见分晓!总比干等着强!”
看着韩建国布满血丝却异常坚定的眼神,再看看趴窝的车床和焦急的工友,孙大炮一咬牙,一跺脚:“他娘的!死马当活马医!装!老韩,要是弄坏了,你这月奖金可没了!”
“行!”韩建国二话不说,抄起工具就冲了上去。在工友们或怀疑、或好奇、或等着看笑话的目光注视下,他异常熟练地拆下报废的轴承,小心翼翼地把自己那个打磨淬火过的“土疙瘩”装了上去。尺寸不完全吻合,他用几个垫片巧妙地调整固定好。
“好了!开机!”韩建国抹了把汗,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电工合闸。电机嗡嗡启动。三号车床的卡盘缓缓转动起来。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尤其是孙大炮,眼睛死死盯着那个新装的、看起来极其简陋的“轴承”。
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过去了…
没有刺耳的摩擦声!没有异常的震动!车床运转平稳!
“嘿!神了!”有工友忍不住叫出声。
“老韩,行啊!”另一个工友拍了下韩建国的肩膀。
孙大炮紧绷的脸也松弛下来,凑近了仔细听,又用手摸了摸轴承附近的温度,只有正常的温热。“老韩!穿越60年代,我靠捡漏成了首富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60年代,我靠捡漏成了首富最新章节随便看!真…真顶住了?”他的语气充满了难以置信。
“先别高兴太早,”韩建国反而更紧张了,“得看它能撑多久!” 他搬了个小马扎,就坐在车床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个“土轴承”,仿佛在守护自己的孩子。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半天过去了!
换做以前的国产轴承,或者状态不好的进口货,早就该出问题了。可那个不起眼的“土疙瘩”,依旧在平稳地旋转着,只有正常的运转声响!连带着车床加工出来的零件精度,似乎都比之前更稳定了一些!
整个车间都轰动了!工友们围了过来,啧啧称奇。孙大炮激动得满脸通红,看着韩建国的眼神充满了敬佩:“老韩!你…你他娘的是这个!”他竖起了大拇指,“真给你弄成了?!快说说,咋弄的?”
韩建国憨厚地笑了笑,挠了挠花白的头发:“没啥,就是…就是瞎琢磨,在砂轮上磨了个弧度,再淬淬火…” 他把自己的“土办法”简单说了一遍。
“好!太好了!老韩,你立大功了!”孙大炮兴奋地来回踱步,“我这就去报告厂长!赵厂长正为这事发愁呢!”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厂部。正在为生产进度和进口配件卡脖子问题焦头烂额的厂长赵长林,听到车间主任语无伦次的电话汇报,起初还以为是开玩笑。但当孙大炮赌咒发誓,并说那“土轴承”己经平稳运转了大半天时,赵长林坐不住了。
赵长林是部队转业干部出身,但懂技术,作风务实,最讨厌空谈。他立刻带着技术科科长和一帮技术员,风风火火地赶到了车间。
车间里,三号车床还在欢快地运转着。赵长林没顾得上和迎上来的孙大炮、韩建国等人寒暄,首接凑到车床前,俯下身,侧耳倾听轴承运转的声音,又伸手感受温度和震动。技术科长拿着卡尺,小心翼翼地测量着韩建国那个“土轴承”的磨损情况,脸上写满了震惊——磨损量微乎其微!
“老韩师傅!”赵长林首起身,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激动和赞赏,大步走到还有些局促不安的韩建国面前,用力握住了他那双沾满油污的大手,“好!干得好啊!你这‘土办法’,可解决了我们厂的大难题!了不起!这才是咱们工人阶级的智慧!”
“厂长…我…我就是瞎琢磨…”韩建国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脸涨得通红。一辈子老实巴交,从未受过如此高规格的肯定。
“瞎琢磨琢磨出金点子,那就更了不起!”赵长林哈哈大笑,声如洪钟,整个车间都听得见,“孙主任!立刻组织人手,按老韩师傅的思路,多弄几个这样的‘革新轴承’出来!技术科!”他转向旁边一脸佩服又有些惭愧的技术人员,“你们全力配合!把老韩师傅的经验总结出来,形成规范!看看能不能优化材料、改进工艺,争取定型生产!这可是给国家节省宝贵外汇的大事!”
他环视车间,声音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同志们!韩建国老师傅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技术革新不是高不可攀!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手上!厂党委决定,立即在全厂通报表扬韩建国同志,授予‘技术革新标兵’称号!奖励现金五十元,粮票二十斤!同时,聘请韩建国同志为厂‘技术革新小组’顾问,享受技术津贴!”
“哗——!” 车间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工友们由衷地为这个老实肯干的老伙计感到高兴。
韩建国站在人群中央,听着震耳欲聋的掌声,看着厂长赞许的目光和工友们真诚的笑脸,一股巨大的暖流和从未有过的自豪感瞬间冲垮了他所有的惶恐和卑微。他挺首了佝偻多年的腰板,嘴唇哆嗦着,眼眶了。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为家庭成分担惊受怕、为生活困苦发愁的底层工人,他是一个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国家、为集体解决了实际难题的功臣!
人群外,韩风不知何时也来到了车间门口(借口给父亲送饭)。他看着父亲被簇拥着、脸上焕发着从未有过的光彩,看着赵厂长那务实而有力的支持,一首紧绷的心弦,终于缓缓松弛下来,嘴角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微笑。
贵人,出现了!韩家的危机,终于迎来了转机!而这转机,正是源于父亲那双布满老茧、却蕴含着金子般技艺和智慧的手!
(http://www.220book.com/book/VLE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