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有了,做什么?
怎么做才能吸引人?
苏晚晴坐在小油灯下,对着那堆“破烂”沉思。
前世她被囚禁在赵家和田间地头,对外界了解很少,但也不是完全闭塞。
她记得有一次去镇上供销社卖鸡蛋,看到墙上贴着一张有些破损的电影海报。
海报上的女演员,穿着一条裤子,裤腿下面特别宽大,像喇叭花一样散开,配上紧身上衣,显得特别精神好看。
当时供销社里几个年轻姑娘还围着海报指指点点,满眼羡慕。
喇叭裤。
苏晚晴眼睛一亮。
对,就是这个名字,她前世隐约听说过,城里和南边特别流行这个。
还有,她记得有次赵麻子喝醉了酒,吹嘘自己在镇上看到“大干部”家的闺女穿一种料子做的衬衫,滑溜溜的,太阳底下还反光,特别“的确良”。
“的确良”是涤纶的俗称,在当时可是非常高档的面料。
虽然她买不起“的确良”,但她可以用现有的旧布,模仿那种款式。
把普通棉布衬衫的领子改小一点,腰身收一点,袖子改短一点,是不是也能显得精神?
还有裙子,供销社卖的都是宽大的、没什么腰身的“布拉吉”。
她记得海报上女演员穿的裙子,腰那里收得很紧,下面裙摆一层一层的,叫百褶裙?
一个个模糊的记忆碎片在脑海中拼凑、组合、清晰。
重生的先知优势,此刻开始显现。
她知道未来几年的流行趋势。
虽然现在可能还只在城里萌芽,但很快就会像春风一样吹到乡下,她要走在前面!
想法有了,苏晚晴说干就干。
她挑出一块相对完整、颜色也还过得去的旧军绿色布。
这块布厚实耐磨,正好适合做裤子。
苏晚晴小心翼翼地铺开布,拿起划粉,凭着记忆中海报的样子,还有前世做衣服的经验,开始在布上勾勒线条。
她的动作有些生疏,但眼神专注得可怕。
裤腿要首筒下去,到了小腿以下才猛地放开,形成喇叭状……
腰要收高一点,显得腿长……
裤脚要够宽,走起路来带风……
画好线,她拿起那把沉甸甸的剪刀。
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心神一定。
“咔嚓……咔嚓……”
寂静的深夜里,剪刀裁剪布料的清脆声音,是如此的悦耳动听。
昏黄的灯光将她专注的身影投射在斑驳的土墙上。
汗水从她的额角滑落,她也顾不得擦。
她的世界里,只剩下手中的剪刀、布料,以及心中那幅越来越清晰的、充满希望的蓝图。
当最后一块布片被裁剪下来,一件喇叭裤的雏形静静躺在小桌上时,苏晚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重生以来第一个真心的、充满期待的笑容。
这只是开始。
她需要台缝纫机。
靠手缝太慢了。
但一台最便宜的二手缝纫机也要几十块,更麻烦的上还需要票子。
苏晚晴摸了摸空空的口袋,眼神再次变得坚定。
摆摊,去县城。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心中成型。
她要用手上这几件改好的“样品”,去敲开通往自由和财富的第一块砖。
苏晚晴吹灭了油灯,在黑暗中握紧了拳头。
鸡叫三遍,天刚蒙蒙亮。
苏晚晴己经轻手轻脚地起床。
她昨晚几乎没怎么睡,用装了开水的搪瓷缸代替熨斗,把那条改好的军绿色喇叭裤又细细熨烫了一遍,确保线条笔挺。
还用一块洗得发白的旧包袱皮,小心翼翼地将另外两件“作品”。
一件用碎花布改的收腰小衬衫,一条用深蓝色旧布改的及膝A字裙一—包好。
今天不是苏家村赶集的日子,而是十五里外的县城大集。
她借口去公社卫生所看看头疼的老毛病,王秀莲虽然嘟囔着“又花钱”,但看她“老实”了几天,又交了工分钱,也就没多问,只让她早点回来干活。
当然,王秀莲肯定是不会给苏晚晴一分钱的。
苏晚晴揣着仅有的、省吃俭用攒下的五毛钱,背上包袱,悄悄出了门。
清晨的寒气让她缩了缩脖子,但心却是滚烫的。
村口,赶着牛车去县城卖菜的老孙头正要出发。
苏晚晴鼓起勇气上前:“孙大爷,能捎我一段去县城吗?我给车钱。”
说着苏晚晴从兜里掏出五分钱。
老孙头看了看苏晚晴那瘦小的身板和背着的包袱,叹了口气:
“上来吧丫头,坐稳了,钱就算了。”
苏晚晴心中一暖,道了谢后,连忙爬上堆着菜筐的牛车。
老旧的牛车吱吱呀呀,在颠簸的土路上朝着县城的方向驶去。
每一下颠簸,都让苏晚晴的心跳加速一分。
是紧张,更是期待。
太阳升起时,牛车终于晃悠到了县城边。
喧闹的人声、自行车的铃声、还有空气中混合的食物香气和牲口气味扑面而来。
苏晚晴跳下车,再次谢过老孙头,背着包袱汇入赶集的人流。
苏晚晴睁大眼睛,贪婪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宽阔些的街道、路两边灰扑扑的国营商店和供销社、挂着各种招牌的“个体户”小门脸、还有熙熙攘攘、穿着蓝灰黑为主色调衣服的人群。
偶尔能看到一两个穿着鲜艳一点的年轻姑娘,立刻会成为人群的焦点。
苏晚晴循着人声最鼎沸的地方走向县城的中心广场,这里就是大集的所在地了。
集市比她想象的还要大,还要热闹。
卖菜的、卖肉的、卖鸡鸭的、卖锅碗瓢盆的、卖针头线脑的……
各种摊位挤挤挨挨,人声鼎沸。
苏晚晴背着包袱,在人群中艰难穿行,寻找着合适的地方。
她不敢去那些交了摊位费、位置好的固定摊位区,只能在集市边缘、人流量相对少一些的空隙处寻找机会。
终于,在一个卖竹编筐的老大爷旁边,找到一小块勉强能放下包袱的空地。
这里靠近路口,能看到人流,但又不算太扎眼。
苏晚晴深吸一口气,蹲下身,解开包袱皮,将那条军绿色喇叭裤、碎花收腰衬衫和深蓝A字裙,小心翼翼地一一展开,铺在包袱皮上。
她没有衣架,只能这样平铺展示。
看着自己的“商品”暴露在阳光下,暴露在陌生人的目光下,苏晚晴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心全是汗。
她能成功吗?会有人看吗?会有人买吗?
时间一点点过去。
人流如织,却很少有人在她的小摊前驻足。
偶尔有人瞥一眼,也大多是好奇,或者觉得这摊位上的衣服虽然款式有点怪,但也只有这三件旧衣服,没什么看头,脚步不停就走了。
日头渐渐升高,晒得她脸颊发烫。
苏晚晴肚子也开始咕咕叫。
旁边卖竹筐的老大爷都卖出去好几个筐了。
煎熬、失望、自我怀疑……种种情绪开始啃噬她的信心。
难道她的想法错了?
这些“时髦”的款式,乡下人根本不接受?
还是她做得不够好?
“喂,小姑娘!”
一个穿着蓝布制服、戴着红袖章的中年男人皱着眉走过来,
“谁让你在这儿摆摊的?有证吗?交管理费了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VMD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