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章 面点铺改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九五,我带全家上大分 http://www.220book.com/book/VMDH/ 章节无错乱精修!
 

送走殷家富和常桂英她们,院子里总算清静下来。

殷秀梅端来三碗热水,黄振涛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光 “噼啪” 跳着,映得三人脸上暖融融的。

“这次回娘家,你妈没少给东西。” 黄振涛搓了搓手,看着墙角那两袋玉米面,“玉米饼的事,咱明儿就试做两屉,定价低点,准能卖动。”

殷秀梅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早上和包子一块出笼,大家也多些选择。”

她顿了顿,看向黄佳茹,“倒是你说的豆腐,我和你爸合计了,县城里人确实比乡下舍得买,豆浆、豆腐脑配着包子当早餐,是个好主意。”

“就是你爸这身子……” 殷秀梅话里带了点愁,“砖厂的活本就累,要是再早起磨豆浆、点豆腐,一天睡不了几个钟头,能扛住?”

黄佳茹捧着热水碗,指尖在碗沿轻轻划着,认真地接话:“我觉得咱们也不着急马上就开始做豆腐。爸先去跟砖厂王老板商量,看能不能再干一个月就辞工

—— 您想啊,再有一个月就入深秋了,天儿一凉,人就爱喝热乎的,豆浆、豆腐脑准能好卖。

那时候自家园子里的菜也收得差不多了,街坊们菜少了,买豆腐的指定多,正好赶上趟。”

她顿了顿,把碗往桌上轻轻一放:“还有欠老板的那一个月工钱,咱从铺子的进项里匀出来,首接还上,不拖不欠,辞工也辞得敞亮。”

殷秀梅听着连连点头,黄振涛也没插话,只是往灶膛里又添了根柴。

黄佳茹又道:“最要紧的是,卖豆浆、豆腐脑总不能让人家站在窗边喝吧?得有地方坐才像样。

咱把倒坐房临街那面墙开个门,里头再打个三西张桌子、七八条长凳,让人家能踏踏实实坐着吃 —— 这拆墙、打家具都得花时间,一个月刚好能把这些活计拾掇利索。”

“这丫头说得在理。” 黄振涛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点笑意,“等这些都弄好了,我也辞工了,正好能全身心扑在铺子里。

早上磨豆浆、点豆腐,白天帮你妈一起守着店,不然买的多了她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殷秀梅心里的愁云散了大半,她给黄佳茹碗里续了点热水:“还是你想得周全。那就这么定了,这一个月咱分工干:

你爸先去跟老板说辞工的事,顺便问问打家具的木料;我白天看铺子,晚上清点进项,把欠的工钱先攒出来;佳茹你就安心上学,放学回来帮着擦擦桌子、扫扫地就行。”

“明儿我就去集上看看,有没有现成的木坯子,先把打桌子的料定下来。” 黄振涛拍了拍膝盖,像是己经盘算好了章程。

黄佳茹笑着点头,看灶膛里的火苗舔着锅底,心里暖烘烘的。

这一个月,黄佳茹的班级生活倒也算平静。课堂上听着熟悉又陌生的初中课程,课间和李娟、张萌聊聊女生间的悄悄话,日子过得不紧不慢。

唯一的波澜,是黄佳慧那点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 —— 自从上次月考黄佳茹拿了班级第一、甚至是年级第一,屈居第二的黄佳慧就没消停过。

今天早读故意把黄佳茹的课本藏起来,明天放学堵着门口不让她出教室,后天又在同学跟前说她 “仗着家里开铺子就傲气”。

可这些在黄佳茹眼里,实在幼稚得可笑。她两世为人,哪会跟个半大孩子置气?黄佳慧堵门,她就绕路从后门走;藏课本,她就借同桌的先看;说闲话,她只当没听见。

久而久之,黄佳慧的小动作像打在棉花上,没掀起半点水花,反倒显得自己小家子气。

比起教室里的这点小插曲,黄佳茹更上心的是家里的面点铺。

每天放学铃一响,她背着书包就往铺子跑,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黄振涛身后,看他量木料、画图纸,跟着殷秀梅学揉面、记馅料配方,连给豆腐磨浆的电磨都要凑过去研究半天。

倒坐房的改造像是被谁按了快进键,眼看着就从堆杂物的小破屋,变成了亮堂规整的小店面。

临街那面墙拆了半扇,露出的豁口被一扇新糊的木门补上,殷秀梅特意让木工刷了层清漆,木纹理在光线下看得清清楚楚,透着股利落劲儿。

门楣上方挂着块新做的牌匾,黑底红边,上头的字被红布蒙着,只隐约能看出 “秀梅” 两个字的轮廓,像藏着个攒了许久的惊喜。:

屋里的布置更是黄佳茹的主意 —— 屋内靠门口并排放了两张方桌,方便赶时间的客人速战速决;

窗口左右各摆了张长桌,左边专门放刚出锅的包子、馒头、玉米饼,用白布盖着保温;右边留着摆豆腐、豆浆碗和豆腐脑,还特意做了个带隔板的木架,分层放着大瓷碗。

里侧则沿着墙打了半圈长桌,配着长条凳,既省空间又方便殷秀梅端着食物来回走。

这是她偷偷借鉴了前世那些紧凑又实用的小面馆设计,黄振涛起初还担心 “围着墙坐不舒坦”,

等木工老李把桌子钉好,才发现这样一来,原本逼仄的小屋竟能坐下二十来个人,不由得夸女儿 “脑子比图纸还灵”。

院子里也添了新物件。靠着东墙支起个半人高的小木屋,顶上盖着石棉瓦,里面砌了口大铁锅,

旁边码着磨浆机、豆腐箱、压干豆腐的木架,全是黄振涛翻箱倒柜找出来的老伙计,擦得锃亮。

“厨房那两口锅,蒸包子都够忙了,做豆腐得单独辟个地方。” 黄振涛边给铁锅刷油边说,眼里是藏不住的期待。

黄佳茹伸手接了点刚磨出的豆浆,指尖沾着滑溜溜的浆汁,凑近闻了闻,清冽的豆香混着点生涩气,却让人心里踏实。“爸,你这手艺还没丢呢,磨出来的浆看着就细。”

黄振涛嘿嘿笑了两声,用手背擦了擦脸上的豆沫,印出两道白痕:“那是,当年你爸做的豆腐也是十里八村都有名的。”

他拍了拍电磨的外壳,“这几天咱没白忙活,我跟你妈分头把你写的那几张‘新张大吉’的红纸贴到了各处胡同,学校附近的墙上也去贴了,保准有不少人看见。”

说起 “营销”,黄振涛眼里还有点新鲜劲。

前阵子黄佳茹跟他讲 “开业要造势”,他还觉得 “卖个包子豆腐哪用这么多花样”,可看着女儿把活动章程写得明明白白

——“进店消费满五毛送豆浆半碗”“买豆腐脑送咸菜一碟”“前二十名顾客赠玉米饼一小块”,倒也琢磨出点门道:“就跟咱农村赶大集似的,敲锣打鼓才有热闹气,人来了,生意自然就好。”

黄佳茹从兜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用铅笔写着明天的流程:“爸,明早五点你先磨第一锅豆浆,妈蒸包子,我负责摆桌子、调咸菜。

六点半咱放挂小鞭炮,揭下牌匾就算正式开业了。” 她指着纸下端,“我还跟李娟她们说好了,让她们带同学来尝尝,给咱捧个人场。”

“你这丫头,比我这跑了半辈子腿的还会张罗。” 黄振涛接过纸,借着夕阳的光仔细看,嘴角的笑就没下来过。

他想起刚在砖厂扛砖的日子,灰头土脸地盼着发工资,哪敢想有一天能守着自家铺子,跟闺女合计着 “开业仪式”。

小木屋外,殷秀梅端着盆温水过来:“别蹲这儿了,洗手吃饭。明天要忙一整天,今晚得早点歇着。”

黄佳茹蹦起来洗手,看夕阳把小木屋的影子拉得老长,电磨的 “嗡嗡” 余响仿佛还在耳边。

“妈,明天咱的玉米饼多蒸两屉,” 黄佳茹甩着手上的水,“我估摸着来的人少不了。”

“听你的。” 殷秀梅笑着应,心里却比谁都清楚 —— 这铺子能有今天的模样,一半是两口子的力气,另一半,是闺女那股子敢想敢干的机灵劲儿。

作者“你看不出来我是谁”推荐阅读《重生九五,我带全家上大分》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VMD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九五,我带全家上大分 http://www.220book.com/book/VMD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