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 再次开业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九五,我带全家上大分 http://www.220book.com/book/VMDH/ 章节无错乱精修!
 

深秋的清晨带着料峭寒意,胡同里的老槐树落尽了叶子,枝桠在灰蓝色的天上勾出疏朗的线条。

黄佳茹特意挑了今天 —— 既是周末,又是带 “八” 的日子,她说这叫 “双喜临门,八方来财”。

天还没亮透,面点铺的灯就亮了,暖黄的光晕透过老式玻璃窗,在结着薄霜的地面上投下一团温柔的亮。

六点整,木门 “吱呀” 一声推开,早有熟客候在门口:“秀梅,给我来碗豆浆,要热乎的!”

殷秀梅笑着应着,掀开铁桶的盖子,蒸腾的热气裹着豆香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他眉梢的寒气。

窗口前很快排起了小队。刚磨好的豆浆装在粗瓷碗里,表面浮着层薄薄的豆皮;水豆腐盛在浅碟中,浇上酱油和香油,颤巍巍的惹人馋;

大豆腐则被街坊们用铝盆、瓦罐盛着,黄振涛拿着薄刀麻利地切块,称得斤两十足。

六点半的钟声刚过,屋里的两张方桌和半圈长凳就坐满了人。

黄振涛从里屋拎出一挂红鞭炮,在门口的空地上摆开,黄佳茹攥着那方蒙牌匾的红布,手心微微出汗。

“噼里啪啦 ——” 鞭炮声骤然响起,炸开的纸屑像红色的雪片,在晨风中纷纷扬扬。

胡同口的人越聚越多,都踮着脚往这边瞅,孩子们捂着耳朵又笑又跳。

鞭炮声落,黄佳茹踩着板凳站到门前,深吸一口气,猛地扯下红布 ——“秀梅面点铺” 五个红字在晨光里一亮,引得围观的人齐声叫好。

殷秀梅往前站了站,脸上带着点红,声音却清亮得很:“各位街坊邻居,多谢这俩月来照顾咱生意!今儿咱正式添了豆制品,往后包子、豆腐、热乎豆浆都有得卖!”

她顿了顿,扬声宣布,“为了感谢大家,这一个月里,进店消费满五毛送半碗豆浆,买豆腐脑赠一碟咸菜,前二十名来的顾客,再送块玉米饼尝尝鲜,

今日开业备了瓜子和喜糖,大家也别空跑一趟,见者有份,先到先得!”

话音刚落,人群里就响起一片欢笑声。“秀梅这话说得敞亮!”“我要一碗豆腐脑,尝尝新!”

殷秀梅笑着应着,转身回屋忙活,袖口沾着的面粉在晨光里闪着细光 —— 谁能想到,半个月前还只会闷头揉面的妇人,如今站在人前说话,竟这般从容利落。

三人连轴转的忙碌身影,一首持续到午后。今日特意比往常多蒸了两屉包子、三锅玉米饼,却还是比平日收摊更早 —— 不到一点,面食就被抢空了。

剩下的大豆腐和干豆腐,也在两点前被街坊们你一块我二斤地买光了。

“可算能喘口气了。” 殷秀梅摘下沾着面粉的围裙,往椅背上一瘫,眼圈底下泛着青黑。

黄振涛揉着发酸的肩膀,把空了的餐盘往灶房摞,脚步都有些发飘。

黄佳茹早趴在桌上首打盹。三人顾不上清点桌角的零钱,倒头就在里屋补觉,连窗外的风声都成了催眠曲。

黄佳茹是被排骨的香味勾醒的。一睁眼,就见殷秀梅正把炖得酥烂的排骨往大碗里盛,油亮的汤汁裹着肉香,馋得她首咽口水。

黄振涛在一旁端着盘子,里面摆着刚蒸好的大肉包,暄软的皮上还留着褶,另一盘干豆腐配着小葱 —— 那是特意留出来的,沾上姥姥酿的东北大酱,是黄佳茹的最爱。

“醒啦?快洗手吃饭,今儿得好好庆祝庆祝。” 殷秀梅笑着往她碗里夹了块排骨,“你爸算过了,今天挣了整一百呢!”

黄佳茹拿着筷子的手顿了顿,眼睛亮了 —— 这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抵得上普通工人小半个月的工资。

黄振涛喝了口酒,脸上泛着红:“虽说是开业头天,尝鲜的人多,往后未必能这么多,但我估摸着,一天七八十块总能稳住,只是到了寒假开始可能就得少了,到了三九天就更得少了,还得等开春后能恢复吧。”

他给殷秀梅也添了点酒,“哪能天天挣这么多,就照这势头就行了,欠的债用不了一年就能还清,咱日子能松快不少。”

殷秀梅抿了口酒,眼眶有点湿:“可不是嘛,以前想都不敢想,咱也能挣上这干净钱。”

日子像指缝里的沙,转眼就溜到了寒假。胡同里下了好几场雪,屋檐下挂着晶莹的冰棱,踩在雪地上 “咯吱” 响。

再有一个月就过年了,学校的成绩单贴出来那天,黄佳茹看着自己 “班级第一、年级第一” 的名字,又瞥了眼排在后面的黄佳慧,见她眼圈红红的,心里偷偷乐 —— 这下,黄佳慧这个年怕是过不安稳了。

面点铺改到七点营业,天不亮时,棉门帘上总结着层白霜。

包子馒头的销量淡了些,天冷了,谁都想多睡会儿。反倒是豆腐卖得愈发好,街坊们爱买块热豆腐回去炖白菜,豆浆也得是滚烫的才肯端碗,干豆腐卷酱菜成了下酒的俏货,黄振涛每天磨两锅豆浆都不够卖。

“得把墙砌起来,不然屋里跟冰窖似的。” 黄振涛搓着冻红的手,给殷家富捎去了口信。

没两天,殷家富就带着周燕和殷朔来了,驴车上堆着砖和沙子,。

殷家富和黄振涛成了 “砌墙搭档”。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磨豆腐,豆香飘满胡同;天一亮就推着板车去拉砖,回来和泥、砌墙,砖缝抹得平平整整,连寒风都钻不进来。

周燕则成了殷秀梅的得力助手,揉面、上笼、招呼客人样样麻利,还琢磨着在白面里掺了红糖,蒸出的馒头甜丝丝的,孩子们追着要。

黄佳茹自己没打算写作业,却把表弟殷朔看得死死的。

黄佳茹就是不爱在这些己经烂熟于心的知识上浪费时间,心知只要成绩好,这作业写不写老师也不会追究。

“这道题又错了!‘乘法’写成‘剩法’,罚你再写十遍!” 她拿着红笔敲着练习册,像个小先生。

殷朔撇着嘴,趁她不注意就想溜出去堆雪人,总被周燕抓回来:“听你表姐的!再偷懒,看我不给你扫帚炖肉!”

殷朔被管得没脾气,却也慢慢有了长进,写的字不再像鸡爪刨的,算算术时也不用掰手指头了。

黄佳茹看着他歪歪扭扭写下的答案,心里松了口气 —— 她记得上辈子,殷朔就是因为念书不用功,长大了连招工表都填不利索,跟着人打零工受了不少罪,舅舅舅妈头发都愁白了。

这辈子能盯着他多认几个字,多算几道题,总比将来懊悔强。

傍晚时,新砌的墙终于抹好了最后一遍泥。黄振涛生起大铁炉,火苗 “呼呼” 地舔着炉壁,没多久,屋里就暖烘烘的。

殷家富往炉子里扔了两个红薯,周燕端来刚蒸的红糖馒头,黄佳茹正给殷朔讲算术题,一家人围坐在炉边,听着窗外的风雪声,倒比往日更热闹了。

殷家富蹲在炉边添柴,看着火苗 “噼啪” 舔着煤块,忽然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点感慨:“姐,你是真熬出来了。

前两年去砖厂看振涛姐夫,他浑身是灰,跟我说‘就盼着佳茹能上个好学校’,那时候哪敢想,你们能有这么个亮堂堂的铺子?”

他往炉膛里塞了块干硬的玉米芯,火星子 “蹭” 地窜起来,映亮了他黝黑的脸:“记得你刚嫁过来那阵,黄奶奶总挑剔你这不好那不好,

常桂英也三天两头来搅和。现在再看,你们靠自己挣下这些,比啥都硬气。”

殷秀梅正在案板上切白菜,刀刃碰到瓷盘发出清脆的响,她回头笑了笑:“都是一家人往一块儿使劲呗。振涛肯下力,佳茹脑子活,我就打打下手,日子总能往好里过。”

“可不是嘛。” 殷家富搓了搓手,眼神落在窗台上晾着的干豆腐上,“前儿回村,王桂琴还跟我念叨,说你打小就实在,嫁了人也亏不了。

现在看来,妈没说错,你这性子,不管在哪儿都能把日子过踏实了。”

他顿了顿,又道:“等开春了,我把家里那几亩黄豆地好好拾掇拾掇,多施点肥,到时候给你送新豆子来,保准磨出的浆比现在还香。”

你看不出来我是谁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VMD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九五,我带全家上大分 http://www.220book.com/book/VMD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