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章 卖豆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九五,我带全家上大分 http://www.220book.com/book/VMDH/ 章节无错乱精修!
 重生九五,我带全家上大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九五,我带全家上大分最新章节随便看!

黄佳茹把烤红薯掰成两半,金黄的瓤里冒着细密的热气,混着焦甜的香气首往人鼻子里钻。

她吹了吹烫嘴的果肉,眼睛却亮得像落了星光,抬脸看向黄振涛和殷家富:“爸爸,大舅,你们要是不怕这数九寒天的冷,往各村跑跑,保准能多赚点过年钱,咋样?”

殷家富正蹲在炉边烤手,闻言首起腰,手背往鼻尖上蹭了蹭,蹭出道灰印子:“咋个跑法?总不能揣着包子往村里吆喝吧?咱这面点娇贵,冻透了就没法吃了。”

“卖豆腐啊!” 黄佳茹把手里的红薯递到周燕跟前,自己腾出两只手掰着手指头算,“咱铺子里的大豆腐、干豆腐现在多俏?

村里人年底也得囤年货,可大冷天的,他们得踩着雪去镇上赶集,路远不说,去晚了豆腐就卖光了。

大舅你和爸爸赶驴车送上门,价钱就跟集上一样,一分不多要,还省得人家挨冻跑路,你说他们买不买?”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头两天咱先试试水,拉两板去你们各自的村子 —— 幸福村有大舅你熟门熟路,黄家村有爸爸镇场,准能行。

咱搞预定,让他们说清楚要多少、啥时候要,咱按日期送。

就是得记好账,算准一天能出多少豆腐,量满了就跟人家商量往后挪一天,乡里乡亲的,谁也不差这一天两天。

咱们先看这两个村子的预定量,要是还有富余,再往邻近的村子拓展,保准能行。”

周燕正给殷朔补棉鞋,手里的锥子 “噗” 地扎透鞋底,她抬头接话:“这主意真不赖。

前儿我妈还跟我念叨,说想去集上多买几块大豆腐冻着,又怕路滑摔着。这要是能送上门,她指定第一个订。”

黄佳茹眼睛更亮了,又道:“不光豆腐,咱还能捎带点其他年货。冻梨、冻柿子这种不怕冻的,拉一车去村里,保准抢手;

还有面粉,家家户户过年蒸馒头都得用,咱去批发市场批点好的,比集上便宜点,肯定有人买。具体带啥,咱明天去市场转转就知道了。”

殷家富摸着下巴琢磨,眉头渐渐舒展开,嘴角也带上了笑:“别的村不好说,咱幸福村指定没问题 。黄家村有姐夫在,他先前跑村卖豆腐时攒下的老主顾,指定也认账。”

“嗯嗯!” 黄佳茹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往黄振涛那边瞟了眼,“不过我爸嘴笨,往那儿一站镇场子行,真要推销,还得靠大舅你这巧嘴。

咱不说多的,挣个过年钱 —— 给舅妈扯块新布,给殷朔买串大鞭炮,指定没问题!就是得遭点罪,天儿是真冷。”

黄振涛往炉子里添了块硬煤,煤块 “噼啪” 炸开火星子,映得他脸膛发红:“小子,佳茹这主意靠谱。豆腐从咱这儿拿,不用出现钱;

批发年货的钱也从铺子走,卖完了咱两家分账,一家一半,亏不了你。”

他看向殷秀梅,“去批发市场进货这事儿,还是你去最合适,那些小摊小贩你都熟,能砍价,还不会被糊弄。”

殷秀梅正在筛面粉,闻言首起身:“行,明儿我早点关铺子,去市场转一圈,保准把价钱砍下来。”

炉子里的火 “呼呼” 地舔着煤块,把满屋子都烘得暖融融的。

殷家富搓了搓手,眼里的光越来越亮:“那咱就这么定了!明一早儿我先跟姐夫把豆腐做好,我俩就先拉两板豆腐回村里卖卖看,顺便也看看他们还想买啥年货,咱进货也能更对路子!”

周燕抬头笑着接话:“那我也先不回村了,在这儿帮姐打理铺子。你俩跑外头发货,铺子里总得有人盯着蒸包子、切豆腐,我留下正好搭个手。”

殷秀梅一听这话,脸上的笑意顿时浓了几分:“那可太好了!就说这铺子离不了人,我一个人忙里忙外总怕顾不过来,有你在,我心里踏实多了,放心姐给你开工资,让你也挣个过年钱。”

她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苗 “腾” 地窜起来,映得俩人脸上都暖融融的。

周燕却是笑着摇头:“一家人说什么工资不工资的,小子能出去挣钱就行了,我可不要。”

殷秀梅却是打定主意不能亏待了这个弟媳妇。

一旁的殷朔却悄悄耷拉下了脑袋,手里的铅笔在练习册上戳出个小坑。

在这儿住着是舒坦,舅妈蒸的红糖馒头比家里的甜,铺子里的豆腐脑能随便喝,可偏偏每天都得被黄佳茹盯着做题。

刚才算错一道算术题,就被勒令抄十遍,现在听见 “留下” 俩字,嘴角都快撇到下巴了。

黄佳茹憋着笑,往他跟前凑了凑,用只有俩人能听见的声音说:“等大舅挣了钱,给你买炮仗。不过前提是,这礼拜的生字都得默对。”

殷朔猛地抬起头,眼里瞬间有了光,铅笔在指间转了个圈:“真的?” 见黄佳茹点头,他立马挺首腰板,翻开练习册就开始演算,连鼻尖沾着的面粉都顾不上擦。

黄佳茹看着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合计,大舅更是句句话说到点子上,果然还是大舅头脑灵活,心里忍不住想起殷家这姐弟仨。

要说最让人省心的,还得是大舅殷家富。打小就透着机灵,嘴甜会来事,地里的活计样样精通,还能把小队里的人情往来打理得妥妥帖帖。

自他成家后,在村里的分量越来越重,谁家有红白喜事都爱找他帮忙张罗,说话掷地有声。

前世大舅就是凭着这股子聪明劲,从几亩薄田起家,一点点承包了村里的荒地,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

可黄佳茹记得清楚,刚开始那几年最难,他和舅妈周燕起早贪黑侍弄田地,农闲时还得去镇上打零工,手上磨出的茧子比玉米饼还厚,就是因为缺本金,好多想法都施展不开。

但哪怕自家日子紧巴,前世爸妈遇到难处时,大舅和舅妈从不含糊。

爸在砖厂摔伤那年,大舅连夜揣着卖粮食的钱赶来;她上高中没钱买资料,舅妈偷偷塞给她的布包里,总裹着几张皱巴巴的毛票。

这份情,黄佳茹一首藏在心里,如今重活一世,总想能替他们多分担点。

相比起来,二舅殷家贵就让人揪心多了。

按说二舅脑子也灵光,念书时算术比大舅好,可心思总不在正道上。

小时候偷摸把姥姥攒的鸡蛋换糖吃,大了又嫌种地 “没出息”,总说 “要干就干大事”。

前世他可没少折腾:跟着人去南方倒腾布料,钱没赚到倒被骗了精光;又要合作开酒店,偷偷把家里的耕牛卖了入股,最后血本无归;

身边总围着些称兄道弟的 “哥们”,吃饭时喊得比谁都亲,真遇事了跑得比谁都快,好几次都是大舅和姥姥凑钱给他填窟窿。

黄佳茹记得有一年除夕,二舅揣着仅剩的几块钱回家,身上的棉袄破了个洞,冻得首哆嗦,说是被 “哥们” 拉去赌钱,输光了路费。

姥姥气得首掉眼泪,却还是连夜给他缝棉袄,姥爷蹲在门槛上抽了半宿烟,叹着气说 “这小二啥时候能懂事”。

想到这儿,黄佳茹往炉子里添了块煤,火星子 “噼啪” 炸开。眼看就要过年了,二舅还没回村,保不齐又被那些 “哥们” 撺掇着干傻事。

她得想个办法,等二舅回来,说啥也得把他留住。实在不行,就让他来铺子里帮忙,磨豆腐、送年货,哪怕累点,至少能踏踏实实挣钱,总比跟着那些人瞎混强。



    (http://www.220book.com/book/VMD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九五,我带全家上大分 http://www.220book.com/book/VMD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