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突突突”地开进赵家庄时,己是傍晚时分,家家户户屋顶炊烟袅袅。
赵静拎着大包小包跳下车,立刻就成了全村最靓的崽…呃,最引人注目的焦点。
“哟!静静回来了!” “这是从省城回来了?买这么多东西!” “看来生意真谈成了啊!”
村民们纷纷投来羡慕好奇的目光,盯着她手里那个鼓鼓囊囊、印着省城百货大楼字样的袋子和另一个装满糕点的网兜。
王桂芬早就听到动静,小跑着迎了出来,看到女儿全须全尾地回来,还买了这么多东西,又是高兴又是心疼钱:“哎呀!咋买这么多东西!得花多少钱啊!”
“妈,没事,老板给的辛苦费和样品钱!”赵静笑着把东西塞给母亲,挽着她的胳膊往家走,“谈得可顺利了!老板对咱的样品特别满意!签了长期合同呢!”
她继续巩固着“收山货”的伟光正形象。
回到家,赵铁柱看着那些明显价值不菲的新棉袄和精细糕点,黝黑的脸上也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搓着手,有些不知所措。
赵静把新棉袄拿出来,逼着父母当场试穿。王桂芬摸着那柔软厚实的新棉花,眼圈又红了,嘴里念叨着“浪费钱”,但嘴角的笑意却藏不住。赵铁柱穿着合身的新袄子,僵硬地站在那里,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但眼神里的光亮骗不了人。
“还有这些糕点,爸,妈,你们尝尝,省城老字号的呢!”赵静又打开点心盒子,拿出桃酥、鸡蛋糕分给父母。
香甜的滋味在嘴里化开,对于一辈子啃窝头吃咸菜的夫妻俩来说,这简首是皇帝般的享受。两人吃着点心,穿着新衣,看着出息了的女儿,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
左邻右舍闻讯赶来“看热闹”,看着赵家这焕然一新的气象(主要是人穿新衣、桌上有罕见点心),更是羡慕得眼睛发红,对赵静“收山货”的生意的真实性再无怀疑,纷纷打听下次什么时候再收,标准是啥。
赵静趁机又宣传了一遍“品质至上”的理念,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也进一步稳固了自家“合法”高收入的来源解释。
夜里,打发走了来看热闹的邻居,赵家三口关起门来说话。
赵静把剩下的三百多块钱(明面上)交给王桂芬,说是这次省城之行的“利润”。
王桂芬拿着那厚厚一沓钱,手抖得厉害,感觉像是在捧着一块烧红的烙铁:“这…这么多?就那点山货…能卖这么多钱?”她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妈,跟您说了,品相好的,值大价钱!而且人家老板大方!”赵静笑道,“这钱您收好,该花就花!咱家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王桂芬看着女儿自信满满的样子,再看看手里的巨款和身上的新衣,终于彻底相信,女儿是真的撞大运,遇到贵人了!老赵家,真的要翻身了!
等父母睡下后,赵静意识沉入空间。看着角落里那堆得更多的现金(卖山货所得+之前剩下的),以及那安然无恙的认购证和股票账户卡,心里无比踏实。
省城之行,不仅带来了眼前的现金收益,更重要的是打开了高端食材的销路,验证了空间产出的巨大价值。
但她的心思,己经飞到了更远的地方。
山货产量有限,终究是小打小闹。饮料,才是能够规模化、产生巨大利润的产业!
她回想在省城看到的那些包装简陋、味道廉价的饮料,又想想自己空间里那些蕴含灵泉、口感绝佳的水果…
如果能酿成果汁、果酒,或者做成功能性饮料…
需要设备。最简单的,也需要破碎机、压榨机、灌装设备、杀菌设备…哪怕是小规模试生产,也需要投入不少钱。而且还需要场地、水源、电源…
她现有的资金,还是太少了。虽然对普通人家来说己是天文数字,但对于办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股票账户里的钱虽然多,但远在上海,而且提取大额现金非常麻烦且扎眼。
看来,最快的办法,还是得落在认购证上。要么卖掉一部分份额快速变现,要么等股票升值后抛售一部分。
“得尽快再去一趟上海了…”赵静暗自思忖,“找阿强师傅,打听行情,处理掉一部分股票或者认购证份额,套现出来,作为启动资金。”
有了目标,她的心立刻变得急切起来。恨不得明天就动身。
但她知道,刚回家,不能马上又走,得安抚好父母,处理好村里的事情。
她按捺住急躁的心情,开始详细规划下一步的行动:去上海套现,考察小型饮料设备,寻找合适的生产场地(哪怕先租个小院子)…
一个清晰的蓝图,在她脑海中慢慢勾勒出来。
这一次,静姐不仅要炒股票,还要真正地,实业兴邦(兴家)了!
窗外,月色如水。赵静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一丝创业的激动,沉沉睡去。梦里,全是冒着气泡的、金黄剔透的、散发着果香的…巨大饮料桶。
(http://www.220book.com/book/VP1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